每天學點國學: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2020-12-13 中國管科院德育中心

【原文】

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

【出處】

《偶成》

宋·程顥

年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鑑賞】

古人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古代聖賢給予後人的諄諄教誨,的確,能做到此點,實屬是大丈夫!此為儒家基本人格,程顥是儒家人物的繼承者和發展者這首詩中的觀點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他的主張和看法,此外,在結構上,這兩句對仗工整,含義雋永,值得細細品味。

(作者:黃 鳴 編輯:王寧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兩個學派的開端 |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程顥極其稱讚張載的《西銘》,因為《西銘》的中心思想是萬物一體,這也正是程顥哲學的主要觀念。在他看來,與萬物合一,是仁的主要特徵。他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此道與物無對,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萬物皆備於我,須反身而誠,乃為大樂。
  • 草木榮枯自有時 萬物從容皆自得
    草木榮枯自有時 萬物從容皆自得  人生漫漫,時光匆匆。我們每天都在忙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常常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其實,人生無需太匆匆,腳步可以放慢一點,好讓自己的心靈有個喘息的機會。忙中有閒、身忙心不忙的人,才是真正的灑脫。正如禪語所說,草木榮枯自有時,萬物從容皆自得。
  • 有一杯好茶,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
    各種的姿勢,生活刻劃著不同方面:茶座上全坐滿了,笑的,皺眉的,有的抽著旱菸……」林徽因曾在《昆明即景茶鋪》如此描述彼時的知識人「泡茶館」景觀。在生活物資條件最為匱乏的時代,日後成為國之棟梁的年輕學子反而爆發出人之所有的極大精神潛能。告別聯大歲月經年後,汪曾祺仍然記得當年有位姓陸的同學「是一個泡茶館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