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土豪村,村中有近百位千萬富翁,走出4000多個老闆

2021-01-13 各地的風景很美

中國第一個土豪劣紳區,村裡有近百個百萬富翁嗎?來自4000多個老闆!

說到對土豪劣紳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山西煤船和廣東包機的概念上,但你知道嗎?事實上,中國有一個村莊,那裡有近100名百萬富翁和4000多名老闆,這個村子是中國上海市閔行區七寶市九星村,它是中國最富有的村莊。

其實,當人們看到自己的地理位置時,就不難想到九星村為什麼那麼富有,也就是說富豪村,九星村位於上海市西南部,臨近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北臨上海虹橋樞紐,作為全國的經濟中心,上海自然有很多富人,但是,改革開放之初,它歷史悠久,其實上海人也不是很富有,類似的是七寶市九星村也很窮,村民的年收入只有3000元,而且還欠了不少貸款,這讓人很難過,財富的背後有許多悲傷和脅迫。

村裡富裕的最大原因是新的村長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帶領全體村民走上了農產品商品化的道路,積極建設了村裡的基礎設施、道路和房屋,這些變化使這個村莊變得繁榮起來。

500多位百萬富翁有4000多位老闆,這是中國當地第一大財富村,在股份制建立之前,九新村已經開始實行股份制什麼時候,如果人們覺得他很有錢,一定很佩服全村村民的進步思想,面對現代化的洪流,他們沒有受到內部貧困的壓迫,相反,他們開闢了一條更適合村民發展的道路,我不知道每個人都有中國第一個土豪村,你想說什麼?

相關焦點

  • 高州這條「教師村」走出了上百位教師
    高州石鼓鎮的三文田村有的一個家庭就有十幾位教師這裡尊師重教風氣濃鬱家家戶戶以培養教師為榮1000多人的村莊走出了上百位教師在村委會辦公室,茂名晚報記者見到70多歲的退休教師劉傳均,他是三文田村人,2007年從當地中學退休,從教38年。他說,他家女兒及兒子、媳婦,包括自己4個教師,但並不算多。最多教師的家庭是村中廖承美和廖明家庭,均有十幾個教師。據介紹,村中最老資格的是廖貞彬老師,1947年開始執教。村民廖承高家中有二個女兒,師範畢業後均從事教師工作。村中像這些「教師家庭」很多很多,幾乎家家戶戶都出教師。
  • 「雲南第一村」要拆了!網友:昆明即將誕生一批千萬富翁
    在六甲街道下轄被列入拆遷的5個城中村(新二社區、金家社區、福保社區、新一社區、永勝社區)中,福保村是推進最慢的村子之一,究其原因,應該是這個當年的「雲南第一村」太有錢了。 福保村不僅僅有「雲南第一村」的稱號,它曾經還是「中國十大名村」、「中國十佳小康村」。
  • 號稱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村民究竟有多土豪?看完難以置信!
    號稱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村民究竟有多土豪?看完難以置信!在中國境內,有著很多的村莊,由於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差異,因此每個村莊的發展水平也是不相同的。可是有一個村竟然能夠號稱天下第一村,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福建省數千小水電造出上百位千萬富翁
    記者從昨天成立的福建省小水電行業協會上了解到,福建曾被譽為「全國小水電搖籃」,小水電的發展極其迅速,目前小水電的數量佔全國總數的15%,早期小水電的投資者都賺取了第一桶金,其中不乏千萬富翁,而「電老闆」正是業界對這些小水電投資者的別稱。
  • 臨沂「木梳第一村」有個「第一梳記」
    所謂「第一梳記」,真名叫做劉恩夫,1975年出生的他是山東省稅務局派駐到臨沂市莒南縣板泉鎮東高榆村的第一書記。而東高榆又是國內有名的木梳生產專業村,有「中國木梳第一村」之稱。劉恩夫到崗之後不久,為了幫助推廣村裡的木梳產業,就取諧音把自己的微信名稱改成了「第一梳記」。
  • 埠村煤礦「冬季圍獵」獲利千萬
    對於這個已有半個世紀開採史的老礦來說,行業下行並不意味著機遇全無,「冬季」同樣是圈地圍獵、開闢新戰場的絕佳時機。  1858年建礦的埠村煤礦是淄礦集團老區目前惟一一個還在開採的老礦井,鼎盛時期曾轄3對生產井口,年產量達到180萬噸。然而,隨著開採時間的延長,埠村煤礦已有的主力礦井變為資源瀕臨枯竭的老礦。
  • 廣州又要誕生一批土豪村!今年272個舊村改造,周邊房價直飈……
    世上有一種羨慕叫同人不同命這年頭,連投胎都是一項技術活每隔一段時間廣州都會湧現一批土豪村這次,又輪到哪?說起廣州城中村改造,很多人都會想到「土豪村」三個字。全面改造的村中,超過100公頃的項目達到五個,面積最大的為洛浦街沙溪村,面積134.6公頃。3增城:有11條村已納入更新計劃增城有11條村已納入了省「三舊」改造標圖建庫範圍和廣州市城市更新項目庫,其中夏街村、金星村,群星村、新何村、東華村、甘湧村、長崗村等7條村已列入廣州市272條城中村改造三年(2019-2021)行動計劃。
  • 從「打工村」到「淘寶村」 武義樓王村電商產業初露崢嶸
    2018-09-30 15:5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萬菁武義縣桐琴鎮樓王村原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村子,近年來,依託桐琴與永康隔江相望的區位優勢,桐琴發展出成熟的五金產業平臺,「近水樓臺」的樓王村積極培育農村電商,「中國淘寶村」、「
  • 佛山土豪村有哪些名單?大墩村分紅賣地總價23億元(圖)
    佛山繼樂從騰衝村、大墩村後,又將多一個「土豪村」。  支票中所提及的地塊,為佛山禪城區2016年的首拍地塊,位於張槎街道大富村西南面。該地塊在2016年2月24日於禪城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轉讓,3月25日以總價23億多元成交,用地面積達170650.17平方米,近256畝。
  • 廉江有個「老闆村」!村裡盡出牛人,致富原來靠這個……
    自陳東後,荔枝頸人又辦起「百花」「龍集」「萬迪」「樂仕達」「粵新」等50多家小家電企業,全村有100多人創業當老闆。>「我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村中父老鄉親們的支持和提攜。「智囊團」召集村中父老鄉親,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2016年初創辦廣東百德玻璃製品,2019年創辦廣東銀湖電器,去年家裡蓋起了小洋房,前兩個月還買了一輛80多萬元的小汽車。生意依然做得有聲有色。
  • 新疆有撒拉族4000多人,其中一半居住在此處,被稱新疆撒拉第一村
    在新疆,約有撒拉族4000多人,其中2000多人集中居住在伊寧縣薩木於孜鄉撒拉村,薩木於孜鄉撒拉村因此被稱為「新疆撒拉第一村」。其後便有了撒拉族人陸續遷往伊犁,多為參與反清起義鬥爭失敗而被流放的人及其家屬,也有起義失敗後,為了躲避殺戮自行舉家遷往新疆的。村裡的老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歷史是這樣的:當年從循化新疆的撒拉族人成為了兩撥,一撥遷徙到阿勒泰,一撥來到伊犁。此次來伊犁的撒拉族人共有40多家,有一部分被分到今薩木於孜鄉種地,後來,其他人看到這裡土地肥沃,適宜耕種,也便陸續遷往這裡。
  • 廣東一城中村「中頭獎」,或將誕生千個「億萬富翁」,不是皇崗村
    在新建過程中,更多的是建造高樓大廈,與房地產掛鈎,所以在城中村的拆舊過程中,不僅會有安置房還會有巨額的拆遷款。所以「拆」也成為了很火爆的話題。在一些大都市中,拆遷就會誕生眾多「億萬級富豪」,在廣東境內就有一村將要拆舊,誕生上千個富豪。
  • 山東「土豪村」,境內集團收入超1000億,村民享受雙倍工資待遇
    自然,山東今天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不只是靠山東人的好客,還有山東人的勤勞,山東資源豐富,金子產量居全國之首,而勤勞的山東人則把握了這個資源優勢,你會看到許多山東人都喜歡帶著一條大金鍊,看上去很有錢,但山東人卻有著一種土豪氣質,除了發展黃金農業外,也是山東引以為傲的資本,富饒的土地生產出許多高品質的水果,你一定聽說過煙臺的紅富士。
  • 外出創業致富後 湖北千萬富翁回鄉任村支書
    大專畢業後,宜都市陸城街道尾筆村的黃攀虹選擇了自主創業,「在城市站穩腳跟,更有前途。」一如他們,渴望改變貧窮命運的後生們也一批批走出鄉村,留在村裡的多是老弱婦孺。村空了,窮依舊。他投資900多萬元現金辦企業、入股金店,家底豐厚。進村前,又買了一臺近百萬元的越野車。「村裡的工資,還不夠車子油費呢。」他呵呵一笑。凌晨3點的電話聲如果說,回村與不回村的選擇是考驗;回村後面對的現實,則是更大考驗。
  • 「蘇大強」又現「土豪村」?GDP總量排名前3,可與華西村一較高下
    當然,這與中國人民乃至各省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公布的上半年中國省市GDP排名中,共有16個省市GDP突破萬億大關。與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相比來看,今年全年突破萬億大關的省市數量將進一步增加。「GDP大哥」廣東省雖GDP增長率為-2.5%,但仍然位居全國第一;緊跟其後的是江蘇省,實現了0.9%的增長。
  • 「土豪村」沒落了?曾每家開豪車住別墅,如今卻是負債纍纍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到大城市去謀求發展,然而不一定每個農村人都會羨慕大城市。就連馬雲也曾經表示,未來的財富一定會掌握在農民手中。而我國其實從發展以來,一直都是一個農業大國,可以說每個人的前幾代誰還不是農村出身呢?
  • 「村」與「城」,可以有多近?最好的答案在這裡→
    今天,《浙江日報》頭版刊登《浙江首個「村域小城市」培育試點——花園村,「村」變「城」 》具體說了什麼?和小布一起來看看吧!「村」與「城」,可以有多近?在東陽,距城區16公裡的花園村,將這個距離拉近為零。
  • 中國能有多少億萬富翁,多少千萬富翁?
    中國能有多少億萬富翁,多少千萬富翁?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對於富豪的統計,胡潤的數據可以說是最權威的。在今年4月,胡潤研究院發布了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2017年度胡潤財富報告》,報告中對中國的富豪們有了一次較為系統的統計。
  • 陝西「天下地窖第一村」,進村後看不見房屋,聞聲卻不見其人!
    陝西關中腹地有一個柏社村,距今已有1600年的歷史。有人這樣描述:「看見樹,看不見村莊,看不見房屋,聽不見人。」!這樣描繪的村莊是一張什麼樣場景呢?天下地窖第一村,柏社村蘊含著古老的本土文化基因!它擁有200多處地下窯洞,展示了鄉土環境的分布和獨特的關中窯洞文化,享有「天下地窯第一村」和「生土建築博物館」的美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單,被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上山不見山,進村不見村,炊煙平地起,忽聽雞犬聲。在這種洞穴裡,就地挖一個方形的坑,把牆壁鑿成洞穴,形成四合院。窯子和普通農舍沒有區別,但是人在平地上,只能看到院子的樹梢,看不到房子。
  • 百年村前書聲琅(美麗中國)
    在江蘇無錫北郊的惠山新城堰橋西高山麓,有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村前村,佔地面積只有50多畝,卻保留著百年鐘樓、百年積穀倉、胡氏蒙學堂等99處明清古建築遺存,因而被文博界譽為「鄉村建築露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