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概況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放射科成立於1958年,由我國著名放射學家朱大成教授創建。在歷任科主任朱大成教授、鄭溱元教授、何維庶教授、鄭英明教授、丁文煦教授、朱銘教授、李玉華教授,以及現任科主任汪登斌教授的帶領下,學科幾代人經過60餘年的努力,在醫教研、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影響力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新華醫院放射科是影像醫學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上海市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放射診斷專業出基地考核的7個考點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影像醫學和核醫學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及博士後培養單位。放射科醫療設備先進,擁有9臺高端CT、6臺高端MRI等影像診療設備。全科員工100人,其中醫生37人,包括教授、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5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人。
學科特色
放射科依託醫院優勢,兼具成人和兒科影像診斷,是上海市乃至全國具有鮮明特色的學科,亞專業齊全,積累了豐富臨床實踐經驗,影像診斷能力均處於國內先進水平。相關專家如汪登斌主任在乳腺及腹部影像、李玉華主任在小兒及神經影像、李文華主任在神經及盆腔影像、李惠民主任在胸部影像、金彪主任在小兒影像、任剛主任在消化道影像方面等均具有較深的造詣。目前已被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遴選為「全國乳腺影像培訓基地」。目前,汪登斌主任兼任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放射醫學專業委員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乳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人工智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專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李玉華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李文華主任等在國家級的學會中亦均有兼職。
新華醫院的門急診工作量數年蟬聯上海市首位,放射科作為全院的平臺學科,每年醫療服務人次60餘萬,名列全市前列。基於學科優勢,汪登斌主任牽頭組織乳腺疾病多學科精準診治中心(MDT),李玉華主任參與兒童實體瘤MDT、李文華主任參加婦產科MDT,李惠民主任牽頭肺小結節多學科MDT等,放射科有關專家還參與了普外科、泌尿外科、肛腸科、神經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感染科、新生兒科等多個MDT。配合醫院「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工作,放射科開展夜間急診CTA檢查和後處理為早期診斷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腦血管意外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科教學工作
學科帶頭人汪登斌教授十分重視教學工作,獲得教學課題數項。近兩年,汪主任領銜教學團隊成功申請到醫院「放射診斷學特色課程教學」、「醫學影像學公共平臺學科教學」2項教學激勵計劃。學科在完成新華臨床醫學院、交大醫學院影像學系、交大醫學院整合教學理論大課及OSCE考試培訓的教學任務之外,每年積極承擔在交大醫學院和新華臨床醫學院開課並編寫相關教材,譬如研究生選修課「醫學影像學進展(中英雙語)」、本科生選修課「醫學/專業英語」及「醫學影像學進展」,均受到學生們的歡迎。汪教授主講的全英文課程 「Medical Imaging」被上海市教委授予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榮譽稱號。在帶教實踐中,汪登斌教授提出理論與實踐能力並重,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如疑難病例討論、教學閱片、高級職稱講座、術後病例隨訪讀片、論文演講賽、英語病例讀片等,全年各類教學活動共計420餘項。根據季度考核、年度考核、英文講座及病例討論、年度論文演講和疑難病例讀片競賽、科研產出等成績,每年評選學科「優秀研究生」、放射科專業基地「優秀住院醫師」等,這些已成為放射科的品牌!在培養臨床和科研能力之餘,鼓勵學員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和競賽,開拓視野,在鍛鍊中提高。幾乎每年都有研究生參加國際著名的學術大會包括RSNA、ECR、ISMRM等代表新華醫院作大會發言、幾乎每年都有放射科住院醫師被評選為「上海市優秀住院醫師」榮譽稱號。同時,培養學生們的奉獻精神,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服務,如參與大型學術會議的志願者,展示年輕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人才隊伍建設及科研
放射科日常教學活動豐富,包括專業英語學習及交流能力的培養,每年開展中英文演講和讀片競賽。多名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和「上海高校優秀畢業生」和「上海交通大學優秀畢業生」。每年舉辦4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包括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研討會)、研討會等;牽頭舉辦第八屆全國乳腺影像學新技術研討會、東方影像醫學國際高峰論壇等。鼓勵年輕醫技人員及研究生積極參加全國性及國際性學術交流。
近年來,放射科青年醫師獲得了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資助、醫苑新星、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院境外人才培養計劃資助等,每年均選派骨幹赴美國、歐洲等地著名大學醫學中心進修學習。累計9人入選新華醫院以及中華醫學會境外人才培養計劃,2人獲得上海市科委「揚帆計劃」,1人獲得上海市「醫苑新星」青年醫學人才培養資助,1人入選中國醫師協會放射分會的「攀登計劃」(2018年度上海唯一),至美國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診斷思維能力的教師培訓,另1人將作為團長帶隊參加2021年的相關活動,1人入選我院Climber計劃。
放射科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上海市科委、衛計委課題上海教委,以及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等50餘項,承擔上海市高校「示範性全英文教學課程」等教學項目4項。近五年來,發表中文統計源期刊論文200餘篇,發表SCI收錄期刊論文50餘篇,參編多本醫學專著。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臨床科研方面,少部分涉及分子影像學及其探針研究等基礎研究。
學科所獲榮譽
在醫院領導關心和學科帶頭人汪登斌主任的帶領下,近年來學科發展迅速,放射科團隊先後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行業「五四紅旗團支部」,上海交通大學「共青團號」、「三八紅旗集體」,醫學院先進班組(崗),醫院年度「激情科室」、「服務標兵班組」,教學工作獲醫院「人才培養獎」、「教書育人獎」、「循影致道,桃李芬芳」文化品牌獎、「示範教研室/專業基地」、「優秀基地主任」、「優秀帶教老師」、「優秀教學管理人員」等榮譽。汪登斌教授成為上海交通大學「教書育人獎」(個人獎)提名獎和醫院年度「感動新華人物」獲得者。
研究生導師介紹
博士生導師
汪登斌
主任醫師,教授
博士生導師兼專業學位導師
研究方向:
乳腺、腹部影像學診斷;分子影像學及靶向探針研究
郵箱地址:
dbwang8@aliyun.com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放射科學科帶頭人、放射科主任、醫學影像學教研室主任。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主任、上海市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主任。上海市衛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學術兼職包括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放射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乳腺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人工智慧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乳腺組組長,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乳腺組、兒科組、分子影像組顧問,上海健康醫學院教育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衛生系統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評委,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評審專家,«放射學實踐» 副主編,以及北美放射學會(RSNA)、美國放射學會(ARRS)、歐洲放射學會(ESR)通訊會員。在乳腺及腹部影像學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在國內較早開展乳腺病灶的影像學定位和活檢,顯著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診斷率,是我國「乳腺MRI檢查共識」執筆人;較早開展肝臟MRI特異性對比劑的臨床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報導肝纖維化星狀細胞在體MR分子影像學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近20項,獲得包括上海市衛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在內的人才計劃7項。負責主講的「Medical Imaging」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授予「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教學課程」榮譽稱號。迄今,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其中SCI收錄40餘篇,累計影響因子超過120分;參與編寫專著18部,其中四部為副主編。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領銜完成科研成果:「乳腺疾病影像學系列研究」,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及「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各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等獎項多項。在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方面,重視年輕人的能力培養(包括外語能力)、錘鍊和開拓視野,鼓勵年輕人站上國際最高的學術舞臺,發出中國人的聲音,達到拓展學科影響力。其積極倡導國際交流,曾參與組織中日韓乳腺影像會議、曾受邀在2019年中日韓乳腺影像會議及2019年RSNA上代表中國同行做演講,闡述我國乳腺癌診斷問題及乳腺影像學的狀況等,受到國際同行的肯定,達到了預期效果。其十分重視教學工作,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面向研究生開課:「醫學影像學進展(中英雙語)」;領銜主講新華臨床醫學院「醫學/專業英語」和面向本科生「醫學影像學進展」。
李文華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兼專業學位導師
研究方向:
腹部、盆腔及神經影像診斷
郵箱地址:
wenhualimyj@sohu.com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醫學影像黨支部書記、放射科副主任、崇明分院放射科執行主任。目前以兒童及成人神經影像學、盆疾病影像學診斷和研究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尤其在中樞神經系統和婦科腫瘤診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國內率先開展顳葉癲癇和老年痴呆(Alzheimer病)的影像學診斷研究工作,對顳葉癲癇的病因、發病機制、影像學表現、診斷和鑑別診斷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較高的學術造詣。2002年4月赴美國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MONTEFIORE醫學中心放射科進修學習兒科和成人放射診斷學。近年來,以利用磁共振波譜(MRS)、彌散成像(DWI)等新方法和分子影像學等新技術等檢測盆腔腫瘤性病變的血管密度、腫瘤細胞活性等生物學作為主攻方向和專業特色。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SCI10餘篇。當選2018-2019年度崇明區衛生健康系統「瀛洲十佳」先進醫務工作者。
碩士生導師
李玉華
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兼專業學位導師
研究方向:
兒科影像診斷為特色尤其擅長兒童神經系統疾病、實體瘤影像診斷以及眼、耳疾病影像診斷
郵箱地址:
liyuhua10@sina.com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放射科副主任。目前兼任全國放射學會兒科專委會委員,中國醫師學會兒科影像專委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專委會影像學組委員,上海市醫療事故鑑定專家,中華放射性雜誌及中國計算機成像雜誌等審稿專家。曾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學習兒童神經影像學。近5年在國內期刊源雜誌發表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論著20餘篇,其中SCI收入論文5篇。以第一項目負責人承擔上海市科委項目科研2項。
金彪
主任醫師
專業學位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胸部影像診斷(心血管專業)及兒童影像學診斷
郵箱地址:
kking1105@163.com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放射科副主任。上海市崇明區長興人民醫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分院副院長。學術任職有中國醫師協會放射學分會頭頸專委會委員,上海醫學會放射專委會委員兼區屬醫療機構協作組組長及頭頸組副組長,上海中西醫結合影像專委會常委,上海生物醫學工程放射專委會委員,上海放射診斷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先後參與國家級及市級科研項目多項,課題《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影像診斷新技術應用研究》曾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及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以第一作者發表SCI及統計源核心期刊論著40餘篇。
任剛
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兼專業學位導師
研究方向:
胃癌影像診斷和小兒腹部腫瘤的影像診斷
郵箱地址:
rengang527@163.com
在胃癌的綜合診斷方面有獨到見解。在小兒腹部腫瘤的術前診斷和分期上有豐富的經驗。作為第一負責人,已完成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生局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課題各一項。截止目前共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要論著表在Oncotarget,World J Gastroenterol,Cancer Medicine, Journal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中華內科雜誌,中華腫瘤學雜誌等上。論文Dynamic CT in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Cancer: Correlation With Surgical Findings and Pathology被94屆RSNA大會(北美放射年會,國際放射界最高級別大會)錄用並做大會發言。論文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CT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T2gastric cancer被2010年ECR(歐洲放射年會)錄用為大會發言。參編著作三本;2010年。目前擔任世界華人消化雜誌、實用醫學影像雜誌、實用醫學雜誌、腫瘤學雜誌編委。同時兼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放射學專業委員會會員、上海市科學技術專家庫成員、中國教育部科技評價與評審信息系統評審專家、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論文評審專家和上海市醫學會放射科專科分會第十屆委員會腹部學組成員。
畢業生風採
不忘初心,教書育人,循影致道,桃李芬芳。學科培養的研究生均順利畢業。外院專家點評道:基本功紮實,臨床及科研能力均強。近年來,學科指導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SCI論文50餘篇;培養的博士後姚德帆、博士劉歡歡先後獲得2018年及2019年「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楊帆計劃資助」,2人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4人次獲得「上海市優秀博士畢業生」,4人次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優秀畢業生」,3人次獲上海交通大學「三好學生」;研究生20餘人次參加放射界權威國際會議並大會口頭髮言和壁報展示交流:如北美放射學年會(RSNA)、歐洲放射學年會(ECR)以及國際磁共振年會(ISMRM)等,在國際舞臺上自信地展示了新華影像學科年輕人風採,其中博士研究生崔豔芬和劉歡歡先後獲得北美放射學年會頒發的「Trainee Research Prize」國際級獎項(當年度中國大陸僅3人)和歐洲放射學年會評選的「Invest in the Youth」 品牌人才項目(當年度中國大陸僅10餘人)。
崔豔芬博士獲獎
劉歡歡博士手持五星紅旗(紅箭)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下期預告: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專題(十九):藥學部
來源:放射科
相關閱讀
精準核醫 診療一體:核醫學科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專題(七)
厚積薄發 再創輝煌:環境與兒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專題(九)
原標題:《循影致道 桃李芬芳:放射科|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專題(十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