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工業廢鹽中有機物脫除和資源化技術:有機物熱解碳化、氧化、高溫熔融

2022-01-20 環境工程

李 強1 戴世金2 鄭怡琳2 牛冬傑2 唐 武1 金順龍1 陳 彧2 趙由才2 林順洪3

(1.光大綠色環保管理(深圳)有限公司;2.同濟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汙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3.重慶科技學院)

工業廢鹽(以下簡稱「廢鹽」)主要產生於農藥中間體、藥物合成和印染等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固液分離、溶液濃縮結晶及汙水處理等過程,具有種類繁多、成分複雜、來源眾多、處理成本高、環境危害大等特點。2016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把多種生產過程中的蒸餾和反應殘餘物、廢母液與反應罐及容器清洗廢液等廢棄物正式列入危險廢物名錄。近年來,我國廢鹽產生量不斷增加,預計年產生量超過500萬t,其中農藥佔30%,精細化工佔15%,醫藥佔10%,其他佔45%。目前,廢鹽普遍實行企業建庫集中暫存的方式進行處理,但如何對其進行徹底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與處置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現有廢鹽的末端處理技術主要為填埋、焚燒和無害化綜合利用。填埋是將廢鹽經過混凝土等固化後,按照填埋技術規範送入剛性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處置。焚燒是將廢鹽加熱到900 ℃,無機鹽熔融流入爐底,經冷卻後回收,有機物在高溫下揮發和分解。由於廢鹽熔點區間波動大,在焚燒處理過程中極易發生結渣、結塊等不利現象,影響工藝穩定性。一些臨海國家採取廢鹽無害化處理後傾倒入海洋,但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不具備實施條件。在此背景下,廢鹽的無害化資源化綜合利用成為廢鹽的必然出路,而制約其資源化大規模發展的因素主要為廢鹽中有機物的去除。目前,國內外對廢鹽的相關研究較少,本文通過闡述廢鹽的產生現狀和分析廢鹽中有機物的去除技術,進而提出對廢鹽處理設施建設和末端產品管理的建議,為未來相關行業發展提供參考。

工業廢鹽的資源化逐漸成為其處理處置的發展趨勢,而廢鹽中有機物的去除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點和難點。介紹了我國工業廢鹽中有機物的產生環節及其特點,針對含機物的工業廢鹽的處理處置需求,總結了熱解碳化、高溫熔融和氧化法3種有機物去除方式,並比較了各工藝路線的適用條件和應用現狀,同時研究了工業廢鹽資源化產品的出路和相關標準規範,提出了「源頭節流—完善標準—行業監管—鼓勵創新」的廢鹽管理建議。

我國涉及廢鹽產生的行業眾多,如農藥合成行業、氯鹼工業、煤化工行業和環保行業。產生的廢鹽種類包括單一廢鹽、混鹽和雜鹽(含雜質),工藝的特殊性和生產環節的差異導致不同行業產生的廢鹽有較大差別,主要類型的特點如表1所示。我國各行業廢鹽的產生量尚無確切的統計數據。李唯實等認為,生產1 t農藥產品平均產生1 t左右的廢鹽,其主要來源於農藥中間體和原藥的生產過程,因此農藥廢鹽年產生量可達到100多萬t。農藥廢鹽中有機物含量較多,主要為滷代烴類、苯系物類複雜成分,所含有機物沸點和熱分解溫度均在200~600 ℃內。印染行業的基本生產原料包括萘系、蒽醌、苯系、苯胺及聯苯胺類化合物。這些物質在加工生產過程中易和金屬、鹽類等物質發生螯合,使得染料廢水中含高濃度鹽、重金屬,同時存在COD高等問題,從而造成副產廢鹽中有機物稠環類有機物含量高,同時還可能伴有重金屬。在水處理過程中,高鹽廢水蒸發處理也會間接產生廢鹽。此類廢鹽在前置水處理環節中多已經過有機物氧化分解工序,因此殘留有機物多為難降解有機物,去除難度較大。

除此之外,石油化工、煤化工、氯鹼工業、冶金等行業也產生廢鹽,但有機物含量相對較低,處理難度較小。煤化工行業中廢鹽主要來自除鹽水和循環水生產環節引入的鹽分,成分主要為NaCl和Na2SO4等簡單鹽類,不含有機物。但依據《現代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試行)》規定,該類廢物暫時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氯鹼工業上用電解飽和NaCl溶液的方法來製取NaOH、Cl2和H2,並以之為原料生產一系列化工產品。此類鹽泥產量大,主要成分為NaCl,基本不含有機物,可回收利用價值高。

1)成分複雜,難降解有機物居多。

由於工業廢鹽來源眾多,導致其組成成分相對複雜,表觀性狀亦有差異。圖1為3種來源的廢鹽,表觀白度和性狀明顯不同。劉錚等認為,各行業產生的廢鹽組分差異大、特徵不穩定是阻礙其有效處置的主要原因。表2列舉了幾種農藥廢鹽的工業和元素分析數據。可知:7種廢鹽(HWS-1~HWS-7)中NaCl含量為40%~90%,其他無機物含量為1%~15%,有機物含量為1%~25%。從工業分析可看出,揮發分和灰分含量較高,固定碳含量較低。廢鹽中有機物成分大多為難降解有機物,含量差別較大。

圖1 3種不同有機物含量的工業廢鹽(有機物含量見表2)

2)沸點和熱分解溫度相對較低。

雖然廢鹽中的有機組分成分複雜,性質存在差異,但有機物的沸點和熱分解溫度集中在200~500 ℃。雖然不同類型廢鹽的熱解/燃燒特性存在明顯差異,但利用有機物高溫易揮發或熱解成易揮發性物質的特點,可採用合適的設備和工藝在中低溫區將有機物從鹽分中除去,達到無害化處理的目的。

有機廢鹽熱解碳化是在低於無機鹽熔點溫度和控氧氣氛條件下,對廢鹽中有機物進行分解碳化,使廢鹽中有機物一部分熱解為揮發性氣體,另一部分變為固態有機碳並形成灰分的工藝,其基本流程如圖2所示,該過程的反應溫度一般控制在300~800 ℃。李唯實等指出熱處理法工藝簡單,能有效去除有害物質並可回收資源如活性炭,但不同的熱處理條件和設備會導致固體廢物的熱處理過程和產物差異較大。

根據有機物含量不同,熱解碳化工藝可分為一步熱解碳化和分級臨界碳化技術。胡衛平等採用一步熱解,工藝簡單有效,所需熱量較少,但有機物去除效率不高。長鏈有機物和芳環、稠環和雜環有機物常常發生聚合結焦反應,不能徹底分解,這導致廢鹽中類似焦油的有機聚合物含量上升,毒性不減。張繼宇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分級碳化工藝,針對每種工業廢鹽所含有機物多樣性及其理化特性不同等特點,設置若干級分解碳化爐(圖3)。利用該工藝處理某農藥生產企業的副產工業廢鹽,所得產品為NaCl含量98.9%,有機物含量0.003%,其他物質為1.097%。

熱解碳化工藝的反應系統主要包括進料系統、熱解系統、煙氣處理系統和鹽回收系統。其中,熱解系統的反應器類型會對有機雜質的去除、傳熱傳質、反應效率和成本產生重要影響。目前國內外研究中反應器類型是固定床和流動床。固定床反應器主要用於氣固相反應,與流動床相比,該類型反應器易於設計、管理和維護,反應過程中催化劑機械損耗小,但其局限性在於裝置的傳質傳熱性能差(圖4a)。由於廢鹽的特殊性,固定床熱解常常面臨碳化不均和設備黏結的問題。

流化床反應器也是熱解反應常用的反應器之一(圖4b),其傳質、傳熱性能較好,同時反應器中的流態物質提供了較大比表面積,能使熱量與原料充分混合。廢鹽的流化提高了傳熱傳質效果,從而提高了有機物的燃盡率。王鳴彥等認為,該方法中物料與熱空氣呈噴動流態進行熱交換,使物料深度碳化,碳化鹽純度提高;碳化溫度和鹽的表面軟化易控制,可避免物料黏結,有利於連續化生產;但由於特殊的流化需求,該方法將產生大量的煙氣,可能增加二燃室的能耗以及增加機械磨損。另外,有機物與鹽顆粒的相互作用可能影響廢鹽的理化性能。

除此之外,微波方法較適合於小型處理系統,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進一步驗證,尤其是空氣氣氛下的二噁英產生。

相比於熱解碳化,高溫熔融是在更高的溫度下對廢鹽進行處置,反應溫度通常為800~1200 ℃,此溫度高於廢鹽的熔點,使廢鹽在爐內全部成為熔融態,避免了低溫焚燒爐鹽容易與耐火材料黏結的特性,同時有機物能夠在此高溫下完全分解,提高了廢鹽的純度。

高溫熔融與焚燒系統類似,採用改造傳統冶金爐或等離子熔融爐,廣泛用於飛灰和冶金廢渣的處理,處理較為徹底,工藝流程示意如圖5所示。高溫熔融的能耗較高,一般應對高溫煙氣進行餘熱回收利用,以節約能耗降低成本。另外,廢鹽的種類不同,熔點差異較大,應根據混合物料的熔化性能選擇工藝條件參數。相比於低溫熱解碳化而言,高溫熔融技術反應溫度高,有機物分解徹底,且對廢鹽的形態和有機物含量要求不高,但由於溫度高、能耗大、產生的煙氣量大且鹽顆粒夾帶嚴重,會降低資源化率。

有機物氧化法即通過把廢鹽溶解在水中,通過水處理領域中的深度氧化技術降解有機汙染物,實現廢鹽的無害化。常用的有機物氧化技術包括高級氧化法、溼式催化氧化和水熱氧化技術。有機物降解達標後,經過除雜、蒸髮結晶等手段,可以有效回收廢鹽。由於廢鹽中的有機物大部分為難降解有機物,且成分複雜,因此常常需要配合多種技術進行處理。超臨界氧化和水熱氧化技術也可實現有機物的去除,但適用性窄且成本較高,且大部分處於研究階段。此技術的選擇性較強,針對不同的有機物類型,需要不同的組合來實現廢鹽的達標處置,故目前應用受限。廢鹽的不同處理技術具有不同的優勢,其對比如表3所示。高溫熔融技術處理徹底,產品純度優於其他工藝,但耗能高且可產生煙氣夾帶。分級碳化工藝溫度低,但產品需進行不斷檢測,以保證無害化處理,目前市場認可度較高,國內已有少量實際案例,尚無普遍推行的設備和工藝。溶解氧化法處理效率低、成本高。面對物性比較複雜的雜鹽,單獨使用一種技術不能滿足要求,常採用多種技術組合的方式提高處理效率。因此,有機物低溫碳化工藝成套設備的開發、多種組合式工藝的應用將是廢鹽有機物處理的主流方向。廢鹽資源化的主要目標是獲得純淨的工業鹽,在降低總有機碳含量(TOC)後,即可進入市場流通。以江蘇某化工企業與臨近某氯鹼廠籤訂廢鹽接收指標為例,資源化產品的主要考核指標見表4。資源化產品可回用於兩鹼、食用、畜牧、道路、日化、印染、建築、冶金、皮革、藥用、保健等幾十種行業,表5列舉了資源化產品的利用途徑。對於氯化鈉型廢鹽來說,由於其產量大且成分簡單,經適當處理後可回用於氯鹼工業和融雪劑等,對於硫酸鈉型廢鹽,可處理後用作元明粉或硫化鹼。

表5 主要廢鹽種類及可能的資源化回用途徑

我國兩鹼行業用鹽量最大,每年NaCl用量可達4000餘萬t,是未來大宗廢鹽資源化產品的主要出路。有機物和氨氮是資源化產品的主要控制指標,但目前資源化產品缺少相關的國家、地方通用標準和行業流通標準。現今在建項目多數按照GB/T 5462—2015《工業鹽》作為產品標準,但針對前述分析討論的特徵因子TOC、氨氮和重金屬等,該標準未作規定。另外,2019年4月起,《煤化工副產硫酸鈉》《煤化工副產氯化鈉》《草甘膦副產工業鹽標準-氯化鈉》等標準正在制定中。另一方面,從資源化管理的角度來看,現階段部分在建項目依據HJ/T 176—2005《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建設 技術規範》設計建設,二燃燒室氣相高溫區停留時間、爐渣熱灼減率、出口煙氣氧含量以及急冷區滯留時間等均按該標準選取,廢鹽有機物熱處理等技術的相關標準規範也亟待建立。

1)優化各行業生產流程,源頭降低廢鹽產生量。

由於副產工業鹽品質一般較差,其中含有的有機汙染物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為此應首先考慮對化工廢母液等進行「去毒」,通過進一步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產品回收率、增加預處理等措施,大幅削減廢母液中的有毒害物質含量,從源頭降低副產工業鹽的汙染物。

2)完善相關法律標準,推薦廢鹽資源化應用。

我國尚缺乏副產工業鹽系統利用處置的相關技術規範,以及處理後的精製工業鹽產品對標標準。目前來看,建議加快制定副產工業鹽熱處置技術規範,規定處置過程的裝備要求、技術路線、汙染防治以及處置後鹽的有害物質控制要求。同時,根據處理後精製鹽的資源化利用途徑,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建議處理後工業鹽的產品標準可與兩鹼行業聯合制定,根據副產工業鹽的來源及所含雜質明確處理後產品中有毒害物質含量限值。

3)創新監管措施和機制,促進工業鹽專業化處置。

為更好地解決副產工業鹽問題,建議以園區為單位,鼓勵企業設農藥副產工業鹽資源化處置利用中心,對副產工業鹽進行統一的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實現副產工業鹽利用處置的專業化和規模化。尤其是在江蘇、山東和浙江等農藥企業較為集中的地區,根據化工企業數量、分布,副產工業鹽生產及處理置情況進行集中布點,對園區乃至周邊區域的副產工業鹽統一規劃、集中處理。

4)制定先進技術和產品名錄,合理開發新技術新裝備。

對副產工業鹽資源化利用給予政策支持,制定發布副產工業鹽利用處置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名錄,推動開展副產工業鹽循環利用技術應用示範,加快推進副產工業鹽資源化利用技術的工藝進步和成熟。鼓勵研發並應用示範能低成本有效去除廢母液中機汙染物的技術,開發高效、低能耗的副產工業鹽有機物處理裝備。

來源:李強,戴世金,鄭怡琳,牛冬傑,唐武,金順龍,陳彧,趙由才,林順洪.工業廢鹽中有機物脫除和資源化技術進展[J].環境工程.2019,37(12):200-206

相關焦點

  • 汙泥生物瀝浸及資源化利用技術
    汙泥高含水率和重金屬的存在已成為制約我國汙泥處置與資源化的一個瓶頸,而生物瀝浸技術被證實是一種既能提高汙水脫水性能又能去除重金屬的生物方法,也在工程上得到了應用。南京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學科點點長,固體廢棄物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6~2010),全國勘察設計註冊環保工程師資格考試專家組成員(2009~至今),中國土壤學會土壤化學專業委員會及土壤環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4~至今)。從事市政與工業汙泥處理處置研究近30年(1987~至今),主編有全國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教材《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2007)。
  • 哈爾濱工業大學孫飛副教授:碳材料對燃煤煙氣硫脫除及資源化研究進展
    為揭示硫元素在碳材料內的吸附轉化機理並進一步探索硫的高效資源化方法是提高碳材料脫硫及再生性能、降低使用成本的關鍵。哈爾濱工業大學孫飛副教授綜述了基於碳材料的燃煤煙氣硫脫除及資源化的研究進展,分析了碳材料內SO2多相反應機制及其影響因素,討論了碳材料再生及硫資源化路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性能煤基活性焦的低成本宏量製備的技術需求。
  • 《環境工程》2019—2020年度高影響力論文榜單
    海綿城市的地區分類建設範式任南琪,黃鴻,王秋茹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環境工程,2020,38(4):1-4(點擊題目閱讀原文)鉻汙染場地修復技術進展>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毒性效應機制研究進展洪亞軍,馮承蓮,徐祖信,廖偉,閆振飛,劉大慶,符志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環境工程,2019,37(11):1-9(點擊題目閱讀原文)工業廢鹽中有機物脫除和資源化技術進展
  • 製漿造紙工業中存在的腐蝕問題 製漿造紙廢水處理與資源化
    光催化氧化法是在特殊的光照射條件下發生的有機物參與的氧化分解反應,最終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毒物質的處理方法。光催化氧化法由於產生的電子—空穴對具有較強的氧化和還原能力,能氧化有毒的無機物,降解大多數有機物,最終生成簡單的無機物,使中段水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 焦化廢水中有機物的識別汙染特性及其在廢水處理中的降解
    摘要:採用液-液萃取輔以矽膠、氧化鋁淨化的方法,並結合GC/MS 分析技術,系統分析了焦化廢水中有機物的組成. 在焦化廢水中檢測到15 類558 種有機物.
  • 化工園區揮發性有機物防治現狀與對策研究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工業生產過程中化工企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佔有很大比重,作為PM2.5和O3的重要前驅體,對大氣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文中對江西省化工企業VOCs排放特徵、治理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從化工園區VOCs綜合整治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開展化工園區VOCs防治與減排提供技術支撐。
  • 生態環境部:《石油煉製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本標準適用於石油煉製工業的廢氣治理工程,可作為環境影響評價、工程諮詢、設計、施工、驗收及建成後運行與管理的技術依據。2 規範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標準。
  • 天津:《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徵求意見稿)
    前 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天津市環境空氣品質,防治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汙染,促進各行業工藝和汙染治理技術的進步,保障人體健康
  • 上海交大研發廢水處理撒手鐧,超臨界水氧化秒殺有毒有機物
    交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申哲民教授團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單愛黨教授團隊強強聯合,經過10年艱苦的技術攻關,研發水體汙染治理「撒手鐧」破解這一難題!攻克高毒難降解廢水處理,這塊工業生產領域的硬骨頭。處於超臨界狀態的水能與有機物完全互溶,同時還可以大量溶解空氣中的氧,而無機物特別是鹽類在超臨界水中的溶解度則很低。利用超臨界水作為特殊溶劑,水中的有機物和氧氣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徹底的氧化反應,把有機物徹底「秒殺」。02超臨界水氧化工作原理
  • 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石油煉製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範(徵求...
    石油煉製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範   1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石油煉製廢氣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管理的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石油煉製工業的廢氣治理工程,可作為環境影響評價、工程諮詢、設計、施 工、驗收及建成後運行與管理的技術依據。
  •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是在盲人摸象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是在盲人摸象北極星VOCs在線訊:2016年冬,全國多地屢次陷入重度霧霾。機動車限行、工業企業減產限產等各種應急措施紛紛施行,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與威脅。對此,人們在朋友圈裡極盡調侃,在生活中口罩相伴。
  • 危險廢物熔融處理技術與標準研討會 - 文字實錄-新華直播_新華網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工業固廢與危廢處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力奇]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行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謹代表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工業固廢與危廢處理專業委員會,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作為工業固廢與危廢領域的全國行業性專業組織,我們很榮幸能夠承辦此次危廢熔融處理技術與標準研討會。
  • 造紙廢水處理詳解 製漿造紙廢水處理與資源化
    目前我國造紙工業廢水排放量及COD排放量均居我國各類工業排放量的首位,造紙工業對水環境的汙染最為嚴重,它不但是我國造紙工業汙染防治的首要問題,也是全國工業廢水進行達標處理的首要問題。據統計,我國縣及縣以上造紙及紙製品工業廢水排放量佔全國工業總排放量的18.6%,其中處理排放達標量佔造紙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49.3%,排放廢水中COD約佔全國工業COD總排放量的44.0%。
  • 《福建省紡織染整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報批稿)》
    本標準起草單位: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蕭山生物工程中心、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泉州市石獅生態環境局、泉州市染整清潔生產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石獅市新盛染整清潔生產技術服務中心、北京服裝學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洪培山,蔡奕濱,吳光育,葉銀容,張晶,龔?,郭晟材。
  • 這篇文章告訴你什麼是高級氧化技術
    臭氧能氧化水中許多有機物,但臭氧與有機物的反應是有選擇性的,而且不能將有機物徹底分解為CO2和H2O,臭氧氧化後的產物往往為羧酸類有機物。且臭氧的化學性質極不穩定,尤其在非純水中, 氧化分解速率以分鐘計。在廢水處理中,臭氧氧化通常不作為一個單獨的處理單元,通常會加入一些強化手段,如光催化臭氧化、鹼催化臭氧化和多相催化臭氧化等。
  • 熱等離子體處理危險廢物技術原理及應用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介紹了等離子體的相關概念及用於固體廢物處理的等離子體發生裝類別,闡述了熱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危險廢物的機理過程,並分析了熱等離子體用於危險廢物的處理的優點及適用性,介紹了該技術在國內外實際工程應用中的案例。
  • 江西:《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 :有機化工行業》
    本部分適用於現有有機化工企業或生產設施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以及新、擴、改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工程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及其投產後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管理。   本部分適用的有機化工行業具體範圍見附錄A。
  • 全國危險廢物填埋汙染控制標準與廢鹽雜鹽處理處置技術研討會
    之前做過不完全統計江蘇省要超過5.4萬噸,很多園區找到我們說危廢鹽怎麼辦,現在環境管理的政策缺失。第二是高含鹽有機廢液生產的過程中因為有大量的有機物和一些鹽分。整個含鹽存在的問題就是來源廣、範圍大、產生量大、混合鹽偏多,且成分複雜。市場上有的有機廢液以及在合成過程中帶來的有機雜物。還有化工園區廢鹽歷史儲存量大,除填埋外基本無處置去向。
  • 什麼是高級氧化技術?
    高級氧化技術又叫深度氧化技術,在高溫高壓、電、聲、光輻照、催化劑等反應條件下,以產生具有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OH)為特點,使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氧化成低毒或無毒的小分子物質。常見的有光氧化、催化溼式氧化、臭氧氧化、電氧化、Fenton氧化。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王琪:廢鹽處理要根據其本身雜質含量和特性進行
    新華網南京11月2日電 1日上午,全國危險廢物填埋汙染控制標準與廢鹽雜鹽處理處置技術研討會暨中環協工業固廢與危廢處理專委會2018年會在江蘇南京召開。2日上午,會議繼續圍繞以《廢鹽、雜鹽處理處置新技術》為主題的專項進行了研討。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琪與參會嘉賓分享了主題為《廢鹽的無害化管理》的主題發言。    王琪從三個方面對廢鹽的產生到處置進行了解讀:首先,廢鹽是怎麼產生的?怎麼分類的?第二,廢鹽的主要危害是什麼?為什麼要進行無害化管理?第三,廢鹽應該如何處理?出路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