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杯、大杯、中杯、小杯的小米小背包系列!

2020-12-25 科技子曰

大家在選擇背包上應該都有選擇困難症吧,家中大大小小的背包絕大數的數量會超過五個以上的吧!背包選擇上無疑就是外觀、容量、舒適三個維度進行選擇,這三個維度也是評價一款背包好壞的標準。

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目前使用最多的幾款背包,都是屬於小背包系列的,從日常通勤到休閒娛樂都覆蓋了我的整個生活圈。小米小背包作為小米推出的雙肩包之一的產品,該款產品也被小米打造成為了一款爆品系列。全網銷量已經突破了500萬隻的爆品水準。

小米小背包的款式分為20L、10L、7L、15L四款常使用的容量,在容量選擇上我使用了20L、10L、7L並沒有使用15L這款的。

外觀

小米小背包的外觀與顏色都是百搭款式,顏色上更是選擇了高純度的色彩,給用戶眼前一亮的神奇感覺,更有混搭的彩色雙拼系列的。外觀上並沒複雜的設計在裡面,去除了那些無用的裝飾設計,正面僅有的就是小米的LOGO。

設計

在背包的面料選擇上使用的是4級防潑水面料,雨天也不用擔心背包被淋的溼漉漉的。可以達到即擦即幹的效果。可放心大膽的出門通勤。背包兩側擁有小型側包,可以將水杯等物品放置其中。

小米小背包20L的後背有透氣背板的設計,透氣網布加棉板,在貼合人體背部時,可以起到涼爽的作用,同時也增加了肩帶的寬度,更好的將力量進行了劃分,背負起來減少太多的負重感。20L與10L的背包內部均有分層板,可以進行空間的劃分,合理分配空間收納。

肩帶卡扣採用的是質量較高的Nx Lite扣具,拉鏈則採用的是YKK的拉鏈,相信大家對這個拉鏈的品牌都是比較熟悉的。目前絕大數產品都是選擇該品牌的,質量是相當的好。

舒適感

在背包的舒適感上,由於各個容量體積大小的不同,舒適程度上也是不盡相同的。由於我大部分的時間背負的是10L的通勤背包,在舒適程度上,可以達到適中的一個水平,給肩部帶來的力量也是處於放鬆的狀態。

20L的背包就是屬於正常尺寸書包了,承載的物品增加。得益於在背包背部加入的透氣背板設計和肩帶的增寬,重量的增加,舒適度也是極為輕鬆的。這款系列的背包整體也是符合與一個平均的水準,滿足於我的預期效果。

容量

關於小米小背包的不同容量裝入物品的多少是一個絕大數朋友都比較關心的話題。也給大家一一說明一下。從我目前實測的物品數量決定的。7L屬於目前我出短距離的行程的時候會使用到這個容量。雨傘和必備的充電寶均可完美的放置在7L的小米小背包中。

10L的容量就相對於與提升了一點點的空間,但是塞入更多物品數量也是增加了,更多的是作為我日常通勤的背包選擇,大小合適。其外置的口袋增加了拉鏈的設計,背包的大空間也改成的雙拉鏈的設計,方便的開啟背包拉鏈,同時也增加了左右各一個側袋,用於放置水杯等方便且日常使頻率高的物品。

20L的背包就對於其他兩個容量7L和10L就在設計是有了諸多的增強,不經提醒在肩帶和背面的透氣棉設計上。可以將我的15.6寸的筆記本電腦放入到其中。筆記本電腦所帶來的重量,也限制了其他物品的空間布局。這個搭配也是舒適的。

平時周末出門的時候,我會將比較換成相機+三腳架的搭配方式。空間上有很多的剩餘容量,即可在平時購買的產品隨手放入到小米小背包中。

以上的這幾種的容量上的搭配方式都是根據我自身的習慣進行的實際的搭配方案,大家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不一樣的容量,從而滿足於自身所要需求。達到最合理的使用體驗上的快感。如果需求不一樣的場景,大家可以將小米小背包系列的四款容量都買入,精準適用每一個場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星巴克咖啡是中杯、大杯和超大杯而不是小杯、中杯和大杯?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老羅有一個視頻,是在星巴克點咖啡,為了中杯和大杯一直在爭論的故事?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要在星巴克點一杯高杯、大杯或超大杯,而不是標準的小杯、中杯和大杯呢?星巴克的規模背後其實有一段歷史。
  • 手機廠商的「中杯、大杯、超大杯」,杯杯都有學問
    而無獨有偶,小米10系列的「超大杯」機型也在日前迎來曝光,例如120Hz AMOLED材質屏幕以及高頻版驍龍865主控等配置,也讓這款新機備受外界的關注。事實上,不僅是小米與vivo兩家,縱觀各大主流手機廠商在本世代推出的旗艦級產品,其產品序列已經從此前的SE或Lite版、標準版、Pro版,已經變成了如今的標準版、Pro版,以及Pro+版。
  • iPhone 12全家桶曝光,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
    近日,外網phonearena曝光了iPhone 12系列的渲染圖,來和小星一起看看吧~這次iPhone 12系列將會有四款機型,分別是:iPhone 12(5.4英寸)、iPhone 12 Max(6.1英寸)、iPhone 12 Pro(
  • 手機也分「中杯,大杯,超大杯」?網友表示:「超大杯」買不起
    相信各位小夥伴們都喝過咖啡吧,星巴克的咖啡分為3個規格,他們分別是中杯、大杯和超大杯,那麼這三杯跟手機廠商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小編就給各位講講吧!中杯、大杯和超大杯隨著科技發展力的提升以及用戶的體驗需求增長,手機廠商在發布手機時,一般同一系列,會推出多個配置版本,例如華為的P40、P40 Pro和P40 Pro+,不同版本之間
  • 小杯中杯大杯?一加9系列或包含三款手機 新增一加9E
    來源:CNMO2020年,不少廠商在推出手機時採用了星巴克式的中杯大杯超大杯的組合,一個系列三款機型同時亮相,遍布多個價位,形成了強勢的競爭體系,2021年,或許這將繼續流行下去。對於一加來說,往年會推出標準版和Pro版兩個機型,今年的8T則是單獨一款,至於說明年的一加9系列,現在也有了一些新的消息。一加9系列據推特爆料者Max Jambor消息,明年的一加9系列新品或許會增加一款名為一加9E的新機,一加便形成了小杯、中杯、大杯的杯型組合。
  • 雷軍喝星巴克 網友:中杯大杯超大杯
    6月5日消息,小米創始人、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微博表示,自己喜歡星巴克、脫脂牛奶不加糖,以前是喜歡超大杯,為了控制咖啡上癮改喝中杯。雷軍自述是星巴克的老鐵,考慮購買星巴克的股票,做個小股東,這樣喝星巴克可能會更有成就感。
  • 來一杯咖啡嗎?中杯大杯超大杯你分得清嗎?
    : Small 小杯 Medium 中杯 Large 大杯 此外還可以說: - I want it dry/wet.
  • 大杯中杯or小杯,星巴克這個操作,背後隱藏著一套營銷邏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星巴克的咖啡分為中杯、大杯、超大杯,卻沒有小杯?難道其中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確實是的。首先,要製造歧義,顯得與眾不同起初,星巴克並不是被廣泛接受的咖啡品牌,「沒有小杯的咖啡」漸漸成了消費者共同議論的新鮮話題,隱隱透露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氣息,轉而成為了星巴克品牌文化的傳播記憶點。
  • 同樣是中杯、大杯、超大杯,蘋果、華為和三星有啥不同?
    你好,請給我一杯這個中杯拿鐵。不好意思先生,這個是大杯。那個才是中杯。你就給我這個中杯就可以了。不好意思先生,這裡是中杯、大杯、超大杯。被杯型整蒙圈的不止有羅老師,還有現在的手機消費者。從「標準閹割版」升級到「標準版」回顧一下各家歷年的發布機型,其實蘋果、華為、三星這三家頭部手機廠商並非第一次嘗試在同一個系列當中推出三種不同機型。但今年他們所推出的新品(蘋果是去年)才真正稱得上是「中杯、大杯、超大杯」。
  • 小米11系列還有超大杯:IP68防水+天花板拍照,價格創下新高!
    時至12月中旬,年底新品手機市場再次熱鬧起來,就拿近期來說,關於各大廠商即將發布的新機消息便是層出不窮,華為的nova8系列、OPPO的Reno5 Pro+、小米的11系列、vivo的X60系列是爭相鬥豔,一時間引起了諸多小夥伴的關注,而談起其中熱度最高的機型,小米11系列應該算是數一數二的,作為小米新一代數字旗艦,定於12月下旬發布的小米
  • 蘋果、三星和華為,都熱衷於「小杯中杯大杯」,緣於有「貓膩」
    星巴克的小杯、中杯和大杯,竟然與國際知名前3為手機廠商在營銷他們自己的智慧型手機竟然套路一樣,聰明的你是否覺察到其中的商業秘密?希望閱讀本篇文章僅需10分鐘,對你買5G手機所參考幫助!在2015年,華為對於品牌的運營進行了「微創新」,由「雙黃蛋」模式,悄然玩起了「小杯」、「中杯」、「大杯」模式,在2015年初,發布了P8 Lite、P8、P8 Max三個型號,估計「孤掌難鳴」的原因,見三星和蘋果沒有跟進,華為就沒有再玩這種品牌運營模式。
  • 星巴克的小杯到底是個什麼杯?
    點擊播放 GIF 1.3M「大杯是中杯,中杯是小杯,我們沒有小杯。」「你要的小杯是這個中杯,還是中間這個杯?」星巴克重新定義杯型的方式困擾了消費者近四十年,並且從來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你很難在短時間內參透為什麼要這麼做,店員也很難說得清楚,你只有向網際網路尋求結果,結果卻顯示全世界的網友都存在和你相同的困惑。星巴克咖啡師總是被中杯和小杯困擾。為什麼星巴克咖啡師不按正常語法標識杯型?為什麼星巴克裡的中杯指的是小杯?
  • 中杯 大杯 超大杯 我們該如何選擇
    2020年3月26日,華為公司在巴黎發布會上發布了今年的上半年的新款旗艦手機P40系列。此次P40系列包括了三款手機,很多消費者在看會發布會後會產生一個疑問:「這三款手機哪一個更值得購買呢?」為創服務就來推薦一下哪一款手機適合購買。
  • iPhone 12或全系標配三攝,小杯中杯大杯尺寸更鮮明
    從這位外國網友給出的實拍圖來看,今年的iPhone12系列或許與去年的iPhone11系列一樣,都會推出三個尺寸版本,不過在具體的尺寸方面會有所改變,僅保留iPhone11的6.1英寸版本,閹割掉小屏板的5.8英寸和大屏版的6.5英寸,取而代之的是5.4英寸的小屏iPhone和6.7英寸的超大屏iPhone。
  • 手機廠商為何喜歡做中杯、大杯、超大杯,我們要的小杯哪兒去了?
    昨天,我跟某位文章讀者進行了深度互動,討論了SE的火爆銷售和安卓陣營不出小屏手機。iPhoneSE我就不說了,這幾天說的太多,我們今天主要就來聊聊,為何安卓陣營手機屏幕尺寸越來越大。安卓手機越做也大其實是有跡可尋的,從時間節點上來說大概就是從2015年左右開始用廠家的話說,是貼合用戶,用戶喜歡大屏打遊戲,看電視甚至還說出來中杯、大杯、超大杯的梗來詮釋自家手機。但是,其實有好多手機用戶,真的就不在意打遊戲看電視的體驗,特別是男生尤為明顯、因為大屏手機揣不到兜裡。那麼,我們要的小杯哪兒去了?
  • 小米11超大杯曝光:採用屏下攝像頭方案!
    參考2020年2月份發布的小米10系列,小米11系列至少會包含標準版和Pro版這兩款機型。但是,根據網際網路上的最新爆料信息顯示,小米11系列很可能會提供超大杯,也即小米11 Pro+。並且,小米11 Pro+有望在2021年登場,從而採用更為先進的屏下攝像頭方案。相對於打孔屏的設計方案,屏下攝像頭方案顯然更加受到用戶的期待。
  • 雷軍解答小米 10至尊版為啥不叫 Pro + :產品超大杯 英文名小米10...
    IT商業新聞網8月7日訊,昨日晚間,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微博上解答了關於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幾個問題。  首先是為什麼要叫至尊紀念版,雷軍表示:這個產品首先是超大杯,其次是十周年獻禮作品,意義非凡。單叫至尊版,或紀念版,都不太合適。於是我出了一個主意,把這兩個詞結合在一起了。大家簡稱至尊版吧。  為什麼不叫Pro+?
  • 一文看懂榮耀30系列中杯/大杯/超大杯區別 定位精確在哪裡?
    4月15日,榮耀30系列在線上發布,榮耀一口氣帶來了榮耀30、榮耀30 Pro和榮耀30 Pro+三款5G手機,新品擁有70°超曲OLED飛瀑屏、5000萬像素RYYB IMX 700超強主攝、50倍超穩遠攝和自研5G SoC旗艦晶片等亮點。這一次榮耀30系列採用「中杯、大杯和超大杯」的產品線劃分,新品在外觀、性能和影像上有什麼主要區別?
  • 中杯、大杯、超大杯你更期待哪個?
    中杯、大杯、超大杯你更期待哪個?沉寂了一個多月,紅米終於又要發布新機了!這次直接一口氣發布三款Note9系列新機,但具體是哪三款,官方並沒有明確給出答案。根據外界猜測估計是Note9、Note 9 Pro、Note 9 Pro max,一款4G手機兩款5G手機。起售價不用猜,依然是千元起步。
  • 售價有點懸,iPhone 12將有四個版本:小杯、中杯、大超、超大杯
    雖說沒有更大的創新,但小意外還會有一些的!之前,蘋果搞出中杯、大杯、超大杯之後,國產品牌也在跟著學習了,不過今年的iPhone 12又開始了新玩法,預計它將推出iPhone 12標配版、iPhone 12 Max、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等4個版本,就是說該系列中將會有小杯、中杯、大超、超大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