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之後,準媽媽們不但要面對身體各方面的巨大改變,承受懷孕帶來的種種不適,還要面臨層層孕檢,像升級打怪一樣,這一道道關口的背後,都需要強有力的經濟力量支撐,對孕媽來說,也是不小的考驗。
孕媽怒懟醫生:「沒必要的檢查還讓我做?孕婦油水多是吧?」
準媽媽心蕾第一次到醫院做產檢時,由於沒有經驗,也沒有詳細了解過產檢項目。醫生簡單地詢問了幾句,就開出了一長串的單子,讓她挨個去做。
心蕾心想:生寶寶這麼大的事,可不能省錢,於是心蕾和老公一整天在醫院大樓裡跑上跑下,繳費、排隊、等候、檢查,好不容易拿到了檢查結果,第二天去給醫生看。
醫生簡單掃了一遍,說:「嗯,沒什麼事,一切正常,回家好好養著吧!」
心蕾老公比較心細,拿著其中一張單子問醫生:「您看這個微量元素是不是有點問題?」
醫生都沒接過去看,輕描淡寫地說:「這個不礙事,沒啥參考價值,微量元素會隨著孕期增加而隨時變化,不用管它。」
心蕾一聽有些不對,「不用管它?說明這個檢查不重要是吧?那沒必要的檢查你幹嘛給我開單子非讓我做?您是不是覺得我們孕婦身上油水多啊?好給你們送錢是吧?」
醫生一時汗顏,被一個孕婦懟還是第一次碰到,但還是盡力維護自己的面子:「多做一個不是保險嘛!這不也是為你好嗎?」
心蕾還想理論,但被老公拉走了。
醫生開的產檢項目,孕媽要注意哪些並沒有必要,別花冤枉錢
1)微量元素檢測
這項檢測早在6年前就被叫停了,很多城市已經看不見了,但有些醫院還在用這項檢查當作為醫院「創收」的收入來源,雖然價格不是很貴,但確實沒必要做。
不止是孕媽和寶寶,所有人體內的微量元素都是在隨時變化的,相隔一周時間都會有變化,並沒有一個固定標準。而且一天內不同時間,一個人不同部位所含的微量元素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血液和頭髮、肌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會有很大差異。所以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孕媽還有寶寶都沒必要花這個冤枉錢。
2)葉酸含量檢測
從備孕階段到孕期結束,都需要堅持攝入葉酸,這是無可爭議的。孕媽的葉酸需求量是普通人的4倍之多,會趨於一個均值,只要堅持服用就可以,足以保證媽媽的需求,這項檢查完全沒必要做。有不少醫院推出所謂的「高純度」「高檔」葉酸,就是利用孕媽焦慮腹中寶寶的心理,打出的幌子,沒必要花重金購買。
3)孕酮水平檢測
孕媽剛剛懷孕時,孕酮水平都是很低的,隨著孕周增加,孕酮水平也會逐漸升高,達到寶寶生存需要的標準,如果孕酮偏高,不會對寶寶有什麼不良影響,孕酮低的話,會出現其它反應,求助醫生保胎即可,這個孕酮水平檢測並沒什麼用。
必做的產檢項目,一定不要省錢
1)常規檢查
整個孕期增加,媽媽們的身體會有各種變化,常規檢查如身高、體重、血壓等等,就是為了監測媽媽的變化,從而了解寶寶的生長曲線,看是否在正常範圍內,如有出入,及時調整。
2)血、尿常規
這也是在醫院裡很常見的檢查項目,能從中看出媽媽是否有妊娠併發症的徵兆,從而早發現,早介入,早治療,保證寶寶不受影響。
3)B超檢查
這當然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夠比較直觀地看到子宮內寶寶的情況,寶寶是否在宮內著床,是單胚胎還是多胚胎,孕囊的大小和位置,還能預估出媽媽的受孕時間,以及預產期。
4)特殊檢查
這就需要醫生根據不同的孕周和孕媽的個人情況做重點檢測了,比如唐篩、NT檢查等等,為孕媽和寶寶多設一層保障,確保寶寶能健康地降生。
準媽媽們要對產檢項目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