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是一座充滿小資情調的城市,它浪漫溫情卻又充滿活力。談到小資,人們很容易將它和裝修精緻的咖啡館聯繫起來。然而你很難想像在廢棄的舊廠房裡,竟然存在著這樣一個咖啡館。
設計師:張瑋
30多年前,這裡曾是華美捲菸廠的鍋爐房,機器的嘈雜轟鳴聲每天不絕於耳。現如今,曾經繁忙的景象不在,廠房內的基本設施也早已被清空,只留下空曠的廠房結構。在設計師張瑋的巧手改造下,這裡變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格調咖啡館。
舊廠房整體是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的典型工業風格,帶有濃烈的包浩斯氣息。一走進這裡,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時代氣息。
「挑高的舊廠房,黑色的鑄鐵窗戶、樓梯,比較完整的保留著原本的建築形態。」
張瑋被它的古舊氣質深深吸引。2015年他第一次來到這裡,看到保留如此完整的舊車間,就感到莫名的興奮,像是發現了寶貝。很快他就租下了這裡,打算對舊廠房做一個創新性改造。
張瑋的改造理念很簡單:以不變應萬變。他不對空間做大刀闊斧的改造,而是遵循已有的結構,對很多細節進行優化,賦予它們合適的功用,從而滿足這個空間新的需要。
抬頭一望,貫穿整個空間的兩個大漏鬥,以前是鍋爐送煤的裝置。現在就把一些設備和管線全部隱藏在裡面,改造成空調裝置,為空間輸送冷氣。
原來支撐鍋爐的十六根柱子,只是加了一個桌面,就成了一張張獨一無二的餐桌。
原本工廠裡的大型射燈,因為時間久遠已經無法使用了。設計師將它倒放,成為了盆栽容器,為咖啡館帶來了勃勃生機。
在張瑋眼裡,無論多麼華麗的現代化裝飾也代替不了這些帶著時光印記的老物件。因為它們能讓人們感受到時間的流逝,體會到歲月賦予它們的溫度和厚度。
當陽光灑在斑駁的木桌上,點一杯咖啡靜坐於此,仿佛世界都慢了下來。這時候你也許會莫名的被當下的這個瞬間打動。
曾經在這個舊廠房上班的老鍋爐工人們,無意間路過此處,也對這個新空間充滿了好奇,他們會興奮地走進來,到處看看逛逛。
「除了對於這個場景,這個記憶的一種緬懷,跟感慨以外。也是同時對新的時代,新的這個空間,還可以以這種狀態跟姿態呈現給這個社會,他們也是由衷的欣慰跟開心,也跟我聊了,跟我分享了很多。以前這邊是什麼,這邊是什麼。然後以前這個墩子當時是怎麼用它,是怎麼樣的一個由來。」
這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讓張瑋十分感動,他更加堅定了他的設計理念:努力探尋設計背後的故事,做出有人情味有厚重感的作品。
END
項目名稱:廈門D.house
建築師:張瑋
項目地點:中國,福建,廈門
項目面積:1500平方米
項目時間:2016年
攝影: 何煉
主持人:田 川
導 演:梅 苑
攝 影:劉 崢
撰 文:楊若涵
編輯:設計娘、撕紙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