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14:00,i睿思教育攜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袁慧琴女士於西鄉金海路匯潮科技大廈13樓1309——i睿思教育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教育公益講座——「孩子釋壓從家長開始」。本次活動邀請了有需要減壓的家長隊伍、學生隊伍和教師隊伍前來參加,旨在從家庭教育的角度提供解決孩子考前焦慮、青春期叛逆、手機網癮、家長焦慮抑鬱等問題的合理方案。
小艾老師也全程參與了本次活動,接下來讓我帶你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本次活動的全過程吧!
首先,我們來對本次主講老師袁慧琴老師做個了解吧:
袁慧琴女士簡介:
√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 深圳市鵬程青少年成長中心特聘講師
√ 系統式家庭治療師
√ 家庭教育指導師
√ 催眠治療師親子引導師
√ 財富引導師
√ 天賦導讀師
√ 情境卡分析師
風格:敏銳,耐心,幹練。
擅長服務:家族關係,親子關係,人際關係,事業財富,婚姻情感、疾病健康、全息覺照,家庭團體諮詢。
接下來,就跟著小艾老師一起進入正式的講座現場吧!全程乾貨!
在講座開始,袁老師和講座中的一位家長進行了簡單溝通,這位家長一直焦慮於孩子成績提不上去,不好好學習。但是孩子在體育、舞蹈、管樂方面很突出,也喜歡畫畫,但是學了不見孩子練習就覺得是學得不好。這裡就體現出家長的一個錯誤認知:體育、舞蹈、管樂和畫畫不叫學習,只有文科理科的科目才是學習。袁老師通過這個現象,引導家長看到孩子的優點,不要覺得孩子是學習不好的,因為我們的觀念會在生活的不知不覺中把情緒傳遞給孩子,這樣孩子自己也會感受不到認可。通過孩子喜歡體育和舞蹈這表象,袁老師看到孩子是體覺型學習管道這一本質,同時還發現孩子是偏文科,但是家長覺得男孩子應該學理科,這就是家長的意識在對峙孩子的潛意識(天賦),所以出現了家長和孩子在學習溝通上出現了問題。這裡就需要家長多去傾聽孩子的想法了。
進入正式課堂,袁老師先是給我們分享了她最近的幾個成功案例,讓我們感受到了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的重要性和其神奇的效果!接著通過早上催孩子起床的事例,給我們明確了正向引導的重要性:
從科學角度出發,我們的人腦分為左腦(理性腦:判斷推理)和右腦(祖先腦:潛意識)。我們人從胎兒孕育過程中就已經開始產生潛意識,胎兒在母體裡的10個月,外界的各種因素就已經會給孩子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影響。0~3歲,是孩子右腦——潛意識成長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孩子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基本沒有評判能力,孩子靠外界的影響不斷促進右腦潛意識的發展,而這一階段又是孩子發育的飛躍時期,0~3歲,孩子的潛意識已經佔全腦的60%。等到4~8歲,孩子們全腦的開發速度放緩,左腦潛意識與右腦理性思維同時開發,孩子們也開始接觸數學等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逐漸產生評判意識以及主觀意識,潛意識和意識比例佔全腦的80%和10%,9~18歲,全腦剩餘的10%繼續開發,潛意識和意識最終佔比發展為88%與12%,所以潛意識可以說是決定了人的一生。基於這樣的大腦發展規律,所以孩子從4歲開始,會逐漸和家長展開辯論、說起大道理,闡述自己的主觀觀點,而當家長想要表述自己觀點時,往往會被孩子排斥。這是因為孩子大腦中出現了「評判區」,這個「評判區」就像一個屏障,阻隔在主觀意識和潛意識之間,會讓孩子在接觸外界事物的過程判斷他是否是我想要聽到的?是否是符合自己心意的?基於我們人「趨樂避苦」的本性特點,孩子會將他覺得負面的語言隔離在潛意識之外,因而無法將其成為自己潛意識中的習慣,而我們的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往往就是強制的,負面的!「評判區」便起到了作用。那如何打破這個「評判區」,直接進入孩子潛意識,讓孩子開始改變呢?那就是潛意識的正向引導!
回到早上叫孩子起床的話題上,如果你對孩子說:「還不起床?遲到了!」那孩子潛意識裡接受到的信息是「不起床」和「遲到」,那他就會不起床和遲到!有些家長就會說,那是不是將語言換成:「該起床了,不能遲到了」,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就是「起床」和「不遲到」?No! 前面我們說到人的本性是「趨樂避苦」的,在孩子的潛意識裡,孩子是接受不到「不」這樣的負面表述的!,所以他接受到的信息是「起床」和「遲到」。我們應該將語言轉變為:「該起床了!要按時到校!」那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才是「起床」和「按時到校」,孩子才會有起床和按時到校這樣的動作,這就是語言的威力!因此,我們家長在平時與孩子溝通的過程當中,應該給孩子在潛意識裡做正向引導!因為潛意識是全盤接收的,慢慢地,孩子就會有所改變!家長們不妨試一試,就從語言的轉變開始!
講座上,袁老師還帶家長和老師們做了一個十分有趣的遊戲,用催眠的方式,讓原本更「短」的一隻手變得更長!看似很不可思議,但結果就是如此神奇!家長們不妨在家自己試試,具體步驟如下:
①將兩隻手掌沿手踝處紋路對齊;
②選擇更短的那隻手(若一樣長,那就隨機選擇一隻),手心朝自己,放在眼前;
③用另一隻手輕輕撫摸它,並溫柔地對它說:「平時讓你受苦了,總是拿你幹活,我以後會好好呵護你」;
④撫摸的速度不斷加快,語速漸漸加快,繼續不斷重複地說:「你會越來越長,越來越纖細,快快長長,快快長長!」
⑤大約1分鐘後,再對比手指長短。這時,你會驚喜地發現,原本短的那隻手竟然「變」長了!其實,這就是心理暗示!教育孩子也是這樣!
課程最後,袁老師帶家長和老師們體驗了一次釋壓的元氏催眠體驗。通過袁老師30分鐘左右的引導,家長和老師們都進入了淺睡眠狀態,逐漸卸下了心中的包袱和壓力。體驗結束後,大家都覺得自己心情更加平靜,生活中的壓力得到了舒緩。
經過這次心理講座,家長和老師們都受益匪淺,今後我們還會與袁老師進行更多合作,幫助家長和孩子們進行心理疏導和釋壓!歡迎家長們前來參與!另外,袁老師的團隊2月1日-2月2日有兩場免費線上公益課,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哦~
本次活動照片集錦
最後,在小艾老師我的見證下(因為我是拍照的那位),整個公益講座活動圓滿落幕,取得圓滿成功!
結語: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使我們對未來也有了更好的定位,也將會創新出更多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教書育人」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也是我們i睿思正在踐行的理念。後期i睿思教育還會開展更多公益活動,如公益微課堂,專家大咖教育講座,社區公益公開課等等,更多活動敬請關注我們公眾號哦~
睿達思辨,篤志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