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最珍貴的企業資源。」
——從創始人謝易初先生開始,正大便留下了重視技術和人才的傳統,擁有國際觀的謝國民更是如此,他曾多次在高層管理人員會議上說:「你們永遠記住,沒有技術、沒有人才,就沒有正大。」
為此,正大推行「人本主義」,對人才知人善任,用其所長。同時推行人才本地化戰略,積極選拔、培養和使用當地人才,使他們才得其所、才盡其用。正大專門聘請行業內的高級人才和專家權威組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智囊團。在正大辦公大樓裡,專門有一層是專家辦公室。被聘的專家們不必每天都來上班,但一到公司,就可以四處走動,了解情況,然後向集團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議,指導經營生產,有時公司遇到難題了,也請他們把脈、診斷、開藥方。
「把世界的市場當作我們的市場,把世界的原料當作我們的原料,把世界的人才當作我們的人才。」
——謝國民為正大成為國際企業做的核心定位。
正大的國際化首先體現在市場上:以雞肉為例,日本人喜歡吃腿肉,正大就將腿肉出口到日本,同時向喜歡雞胸的歐盟國家出口胸肉,而在一些相對貧困的亞洲地區,暢銷的是翅膀等其他部位的產品,正大就在那裡銷售這些產品。向全球銷售的同時,正大致力全球化的生產。比如,中國的肉雞生產成本低,正大就在中國發展肉雞養殖業,通過屠宰加工後,出口到日本、韓國和歐盟等地區。
「我們要做世界的廚房,人類能源的供應者,提供『生命之食品』『精神之食品』『生活之便利』。」
——進入新世紀後,正大集團更是展現出猶如創業般的發展態勢。其間,謝國民更以集團過去的厚實積累,提出「從農田到餐桌」的戰略,將正大集團從一個全球性農牧生產企業,轉變成一個品牌化、高利潤率並擁有自己供應鏈和分銷渠道的全球化食品公司。如今,從種子開始,一直到有關製成品為止,在食品從生產到送上餐桌的每一個環節,正大集團都有紮實的布局並且以統一品牌行銷進而獲得更高利潤:雜交作物種子、牲畜、動物營養食物、抗生素和疫苗、禽畜肉類、冷凍熟肉,以及相關零售業,這些都是正大的地盤。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贏利不是企業的唯一追求,我們的事業要對社會有貢獻,對人民大眾有利,這樣才能得到政府和各界朋友的支持,才能發展壯大。」
——多年來,謝國民時時不忘對祖國的回報,在投資企業的同時,帶領正大集團懷著奉獻愛心的情懷,重視社會公益事業的參與。多年前,正大集團就與中央電視臺合辦《正大綜藝》節目,為中國千家萬戶家庭帶來歡樂,並開創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全新的模式。「非典」期間,正大集團向中國政府捐贈人民幣1千萬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正大集團向四川地震災區累計捐贈人民幣3千餘萬元。此外,正大集團還無償捐助國內外教育事業並多次捐助國內各大學和其他教育研究機構,積極扶貧救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農民沒有市場,他們冒的風險最高,所以我認為應把它顛倒過來,讓企業家替農民冒風險。」
——謝國民認為,一個國家如果農民不賦予,那麼這個國家就不會安穩,而發達的國家是農民先富,農民是一個國家的基礎。
「中國人只挑選長子作為繼承人的傳統文化,是造成許多華裔富不過三代的主因。」
——謝國民認為,歐洲國家的家族事業,許多都能傳承逾十代,這主要與歐洲國家選擇能者居之的文化不同。「歐洲人不管長幼的排序,而我們中國人則只是給大的。」他指出,歐洲人習慣在孩子13至15歲的時候,就開始觀察他們,以找到一位能當家做主的孩子。
「如果兄弟之間利字當頭,一定會發生兄弟鬩牆的情況,家族事業也將無以為繼。」
——曾一手把家族企業變成專業性企業組織的謝國民透露,如果他們四兄弟不是把企業發展與穩固擺在首位,他也無法成功領導家族企業的轉型。
「吃虧當吃補,施比受更有福!」
——謝國民說,一名領導人須懂得吃虧,把吃虧當著福氣,以及懂得給予,因為給予越多就會得到越多回報。一個人付出金錢,得到的回報未必是金錢,而可能是一個社會地位及名譽,以及大家的稱讚,而這些都是再多錢都買不到的。
「當董事長,一定不能有個人事業,這是一條鐵律,一定要犧牲個人的利益。」
——謝國民認為,一個企業的領導人不可能有權、有錢又有社會地位,因為這樣形同壟斷,往後一定會出問題。
「作為一個明智的商人,無論在什麼樣的形勢下,無論在經濟高潮還是低谷的時候,都要有清醒的頭腦,並量力而為,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太多。在最好的時候,做最壞的打算,在最壞的時候,做最好的打算。」
謝國民回憶,亞洲金融風暴是他一生中碰到的最大困難,當時的情況猶如「四面楚歌」。
因為金融風暴是在泰國引爆,當時所有銀行都要收回正大集團所欠的錢,就連沒關係的地區也都受到影響,特別是中國及香港。謝國民不得不賣掉泰國境內「蓮花超市」的80%股份,以還清債務。同時全面收縮戰線,退守其核心業務。
謝國民說,企業家必須要居安思危,隨時都要準備應對可能隨時出現的、驟然降臨的危機,並有準備地、積極地去面對危機、渡過危機。在市場高潮的時候不要被一時的虛假繁榮衝昏頭腦,同樣,現在經濟低谷的時候,也不要被暫時的不利環境衝掉信心,要看到危機中有契機、有轉機。在別人都在因為危機而收縮的時候,你敏銳地抓住這些契機、轉機,及早行動,搶佔先機。
「有資本還不足,尚須曉得引進現代技術為用,否則錢亦會輸光的。」
——謝國民重視科技、重視人才,把企業經營和科學研究、人才使用結合起來,這也成為他成功的保證。
「我每天的工作內容有95%是為未來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作計劃。」
——謝國民說,自己是為未來而工作,至於那些已經試辦成功並有成績的業務則很少插手,最多只佔他工作內容的5%,其餘都歸常任人員負責。
「應當把孩子放在師傅的腳邊,而不是立刻讓他們做老闆。」
謝國民規定,家族的子女不能到正大已經成功的公司裡去,「如果你的孩子真有本事,那就讓他們去創建新公司,另打天下,自己去獲得社會的承認。」
「跟著政策走,一定能賺到錢」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正大集團有著諸多成功經驗值得國內企業學習,在如何投資和發現中國市場機會方面,謝國民也毫不吝嗇的表達了自己的心得。
30多年間,正大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成為在華投資規模最大、投資項目最多、投資金額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之一,並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個在中國引進了工業飼料(配合飼料)的概念,使中國的養殖業開始了從傳統養殖到現代化養殖的轉變,幫助中國培育了飼料工業;第一個在中國引入動物營養概念,使料肉(蛋)比大幅度提高,節省了大量的糧食資源;第一個在中國建立了原種雞場——艾維茵肉用原種雞,使中國從此不需要再從國外引進種雞,使中國的肉雞質量達到國際水平,成為世界重要的雞肉出口國家;第一個在中國建立了從種禽、飼料、飼養,到屠宰、加工、熟食生產的一條龍特大型農牧企業,開創了中國現代農業企業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