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你為什麼還要讀大學?(上篇)

2020-12-13 大學與小保學長

閱讀引導:

1.這是一篇長得想罵娘的文章,如沒有預留15分鐘以上的安靜時間,請不要閱讀。因為文章讀起來並不輕鬆,讀完後還需要完成課後作業。真正讓自己成長的路,本來就不會輕鬆。

2.本文為「小保學長」大學學業職業規劃專欄中的一節分享課。整個專欄是一個續篇系列,若你沒有看過之前的幾期文章,可先關注我們,建議從專欄第一篇文章開始閱讀.

3.專欄文章,每周六晚更新一篇。其實,看得多和快並不麼重要,關鍵是積極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思考、制定學業職業規劃和實地踐行。

疫情之下,畢業生就業如此狼狽,尤在臨近高考之際,竟然又有不少人將「為什麼要讀大學?」這鍋湯端了出來。為了讓即將高考的學弟學妹們安心考試和高考後有更堅定的求學信念,僅以此文獻給他們及其家人。

1、讀書無用論VS上大學就有好工作

實際上,對於為什麼要讀大學,在小城市或者鄉下農村的中下階層社會,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看法,即老一輩親戚做生意者的讀書無用論和傳統普通家庭父母上了大學就有好工作論的衝突。

上大學就有好工作論的延綿不絕。我是在鄉下長大的,從上大學一直到現在,只要回到村裡見了阿伯阿叔,他們總會羨慕的說道:大娃子(我在村裡的暱稱)有出息哪,考上了大學有好工作,天天坐辦公室,不用外出日淋雨曬。而我也笑著主動給他們每人遞一支煙,和他們拉幾句家常,只是心中有種莫名的無奈。這是我們那兒的慣例了,大學畢業出去的人,都被村裡人視為非常體面且收入不錯的「上等人」,回村來必須發煙,其實我不抽菸的!不過,可能是大學生依舊還是鄉下的稀有物種,又因為受到改革開放初期大學生包分配工作的年代烙印影響,所以傳統普通家庭父母依舊覺著上了大學就有好工作。

讀書無用論的漸起。近年來隨著鄉下土豪的冒頭,少部分人開始學著老王的調調了,什麼北大清華大,不如膽子大的大學無用論也日漸抬頭。我記得特清楚,前年過年回去,某位親戚兄長是做工程的,問我準備買房沒有。他嘆息幾句後,開始眉飛色舞的大談特談起來,說現在讀了大學也沒卵用,空浪費了三四年時間和五六萬的費用,還不如像他這樣多去承包兩個工程,都可以在市裡買兩套房了,瞧他在我上大學那會陸續在市區買的2套房已經快翻倍了,後面又買了兩套……

2、預備役入場券的「身價」

各位看官,以上兩種看法是不是也經常聽到呢?這是仁者見仁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大學更像是底層人邁向社會美好生活的預備役入場券。你在大學預備役綜合鍛鍊之後,上了社會的戰場能否建立自己雄厚的根據地還是個未知數,可能你會遇到土匪的偷襲,也可能遇到中央軍地強攻,甚至是外國軍人也突然殺入和你搶地盤。但是你若經過預備役,勝利的概率總是大一些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金錢方面看,且看一張圖,這是2018年網際網路大會的「東興」飯局,各大佬清一色的大學出身。這兩年桌上大部分人的身價又翻了一倍,總計逼近八千億元的身價了。

那麼,從精神方面看呢?舉個普通農村大學生的例子,我一個鄰村的髮小。雖然在省城領著三四千微薄薪水,但大學畢業第二年還是帶家人去了趟北海和南寧。這是他們家人第一次外出旅遊。他告訴我,當看到爸媽第一次看到蔚藍大海激動的神情時,他心痛並快樂著——畢竟一兩個月的工資就沒了。畢業第三年,他又帶父母去了日思夜想的北京,父母們都只有小學三四年級的文化,卻記得小學課本的東西——故宮、天安門、頤和園、長城。激動之餘,他還帶家人去了國家博物館、科技館和毛主席紀念堂等,順帶也開拓下他小妹妹的眼界,畢竟她才初一。我不知道他們被村裡人熱議了多久,因為他們全村三四百戶人家,能全家去過海邊和北京的估計不超過兩家。而村裡的幾個土豪即使比他家有錢得多,也只是豪華裝修,豪華宴會,高檔香菸和酒精而已,家人除了燻燻菸酒味,聽聽麻將和猜碼聲,似乎感受不到精神上太多的愉悅。

農村土豪的享受vs新精神文明的享受

因此,上過大學的人不僅在為社會新興行業創造財富的概率上更大一些,在精神上也更加的有追求,這是大學作為預備役的核心作用之一。

3、結語

老兄讀書無用論和上了大學就有好工作論我了解的差不多了,但大學是啥子預備役,咋這麼重要呢?

別急,請看下篇分享。

思考與行動

思考題1:你現在大幾了?之前思考過為什麼要上大學嗎?主要有哪些理由?

思考題2你怎麼看待大學對你的影響作用?

請把你的思考結果學習筆記寫下來與我們分享,哪怕只是一句話,也會讓你的理解更加深刻,收穫也會更多,也能讓其他人從你的靈感中獲得啟發你也可以將這篇文章「分享」到你的班群和朋友圈內,讓你的同學、家人和朋友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去美國讀高中那麼苦,我爸媽還要把我送來?」
    From 棕櫚大道美國高中申請微信號: palmdrive_highschool晚上,在改著學生文書的時候,突然收到在美國一所中學就讀的Ada給我發來的微信:為什麼美高那麼苦,你和我爸媽還要把我送來?後面還附了一長串的哭臉。心裏面一揪,不知道學生發生了什麼事,連發幾條消息過去但一直沒有回應。擔心會有其他問題,我趕緊聯繫Ada的父母。
  • 孔維勤:為什麼這個時代還要讀文言文
    在這場爭議中,也有一些學生反映說現在課本中的古文太難讀,老師的教育方法太死板,這也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記得有一次我向一千多位語文老師講課的時候,我邀請一位站得很遠的老師到臺前來,想送他一本書。現場全部的人都不明白我為什麼非要從那麼遠的地方請人來臺前。
  • 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
    說句實話,如果那個時候我還在讀高一或高二,我肯定會特別興奮地拿著這張報紙給我爸媽看。我會說你們看,學學人家的爸爸,都不要他女兒讀大學的,多棒。我還會跟他們說,你們別逼我考大學了,就讓我早一點工作吧,提前給你們賺錢養老,早日實現我的價值,多好啊。  現在想起來,為什麼高一、高二的我會這麼認為呢?
  • 寫作那麼難,為什麼我還要寫作?
    細細回想,我是在大學的時候,突然萌發了創作的想法。就是頭腦中有一些想法,很想創作出來,很想以正規的文章的方式寫出來,記錄下來。那時我讀的專業也不是中文,也不太喜歡有些憂鬱的文學,想寫些積極正能量的文字。那時的博客很火,我也會在博客裡記錄。
  • 為什麼要讀大學?北大教授六圖談大學的意義
    大學帶給我們的除了知識,還有什麼?「大學的質量也許不在於校園本身,而是因為這裡的人。」北京大學教授強世功回答,「讓一位思想家真正影響你的生活」。書不是謀生工具,而是思想家眼中的萬千世界。聆聽讀書之道.....為什麼要讀大學?
  • 劉同: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
    今天想和大家說的題目是「我們為什麼要考大學?」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免不了回憶過去,感慨萬千,那是我不願意回首的日子,因為它對我來說太黑暗了。 三年前《人民日報》發了一篇新聞,說是一個父親不想讓自己的女兒讀大學,因為他認為讀大學要四年時間,一共要花掉八萬的學費。讀完之後找的工作可能一個月工資也就兩三千塊錢,他認為好不划算。
  • 還有必要讀國際部嗎?遠在美國的學長說:世界那麼大,一定去看看
    孩子到底還要不要去國外留學?今年還要不要選擇國際部?前段時間疫情正瘋狂的時候,一位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讀大四的成都籍留學生楊宇辰,接受了小編的越洋採訪。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給備受困擾、即將進入高中的學弟學妹及其家長,說出了他的心裡話。
  • 劉同:我們為什麼讀大學!【致高中生】
    最近偶然讀到劉同在綿陽中學的演講稿「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便想把這次演講內容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給予現在迷茫的同學們,尤其是即將踏入大學校園的高三畢業生們一點幫助。劉同 / 演講稿: 「綿陽中學的同學們,你們好。
  • 波蘭留學「中篇」|世界那麼大,為什麼要選擇波蘭?
    在上篇中,我們介紹了波蘭這個國家的概況,那麼這個歷史悠久且格外神秘的國家一直在默默發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那麼今天這篇推文,我們就來盤一盤波蘭教育的小優勢,以及給我們帶來哪些價值。波蘭留學的小優勢1.
  • 溫州肯恩大學:世界那麼大 我們帶你去看看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記者林露 實習生張安)「世界那麼大,外面很精彩,為什麼不去看一看?」溫州肯恩大學招生辦主任應永宏今天上午在做客人民網時如是說,「溫州肯恩大學的最大亮點就是,到了溫州肯恩大學從此就走向世界。」
  • 鄭強:你為什麼讀大學?
    線上分享,線下圈子,盡在微信:EMBACLUB===================================本來是問同學們的,為什麼要讀大學?我第一床被子縫了三個小時五十分鐘,而且當中有無數次把自己的手指給扎破了。我覺得那個時候的艱苦是我最難忘的。我有時候在想,今天的幸福,今天一切一切為你們準備好的東西,到底是對你們今後的成才、成長是利多,還是弊多。實際在大學期間,多經受一些磨難、困難,哪怕是上一次郵局,哪怕是自己去寄一次錢,都是對自己的一種歷練。讀大學到底是為什麼?
  • 讀了這麼多歷史,半點幫助都沒有,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歷史?
    怎麼讀歷史才能有用呢?2.當你讀一本歷史書,讀到書中的古人面臨重要的抉擇關頭時,請你這時立刻把書合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處對方的位置時,你會如何決定?做什麼樣的決定?為什麼對於學歷史有沒有用,過去和現在的認知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事實上,不是歷史沒有用,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方式出了問題。現代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種時代的產物,是為了因應工業革命以後,填補各種專業人力的需求而設計出的教育。
  • 文科博士太難了,為什麼我還要讀?
    沒你想像得那麼糟。怎樣讀博讀得爽?也沒你想像得那麼好。對於文科博士的精神健康而言,能一起吹牛B的學術共同體很重要。而流水化論文生產與知識分子的地位激變,則影響著文科博士的自我認知。2020年各大高校的博士招生簡章正陸續公布。念書,還是工作?困擾著很多文科生。
  • 王財貴教授:為什麼說讀經就夠了?因為讀經是培養大能力!
    一個人去學功課,假如你的能力太小,你必須用八個小時,全心全意地投入,去學這些功課。假如一個人的能力,是有一百倍,他只要用幾分鐘就把八個小時要學的功課全部學完。你為什麼不培養孩子的大能力,為什麼要讓他用八個小時學他那些沒有用的東西,我問你?那麼這樣講,是不是我們自己在吹噓呢?
  • 你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還如此「傲嬌」?
    一位老阿姨對她高學歷的捉急:「你看她讀到博士,沒什麼用。女孩子不要讀太多書,把自己都耽誤了,相當難配!」 有個爺叔把她形容為郊區房:「男的就是銀行卡,女的就是房產。長得還行,又沒結過婚,這個房型還可以。但是她年紀大了,所以她這個房子在郊區。」
  • 高職高考也只是個專科學歷,為什麼還要考?
    高職院校讀了有用嗎?大專學歷有用嗎?大專讀了還要升本科,本科難考還要費時間,地位還低。為什麼辛辛苦苦學習了那麼多年,出來找工作還要被歧視?曾經我也走過這些道路,作為一個中專畢業生,也因為學歷被不公平對待過,為此我也埋怨過,埋怨這個世界的不公,社會的歧視。
  • 上大學讀本科,那麼大學本科中的「本」字是什麼意思?你了解一下
    高考填志願,上大學讀本科可以說是七八月份最火熱的幾個詞組了。那麼對於即將要去上大學讀本科的本科生們,你們知道本科中的「本」字是什麼意思嗎?
  • 美國中小學如此糟糕為什麼美國大學那麼牛?
    史丹福大學的馬立平博士曾經做過一個對比研究,發現23名隨機調查的美國小學教師,只有9個人正確做出14除以2的答案;而72名中國小學教師,全部都做對。另外,對於「除以二分之一」的數學概念,沒有任何一個參與研究的美國小學教師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所有的中國小學教師都正確答對。教師如此,學生的水平可想而知。於是,很多中國人百思不得其解:美國的中小學教育那麼糟糕,為什麼美國的大學那麼牛?
  • 8個事實,告訴你為什麼東莞人都喜歡在本地讀大學!
    1年一度的高考已經結束,東莞又有一批童鞋要為自己選一所怎樣的大學而糾結抓狂,全國那麼多大學,我究竟選哪家好呢?
  • 深思考-14、你為什麼要讀大學?(好文推薦)
    【認知這個世界-深思考-第14期-你為什麼要讀大學?深思考-14、你為什麼要讀大學【深度好文】02:19來自認知這個世界有一天,一個朋友到我家串門,在聊天中問了我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讀大學?這個問題好像很好回答,但是又很難回答,因為我不知道他問題的真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