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專家: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儘管維多利亞瀑布既不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也不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但它1708米的寬度和108米高度這兩個指標綜合起來就使其成為世界最大的瀑布。維多利亞瀑布大約是北美尼亞加拉瀑布高度的兩倍。維多利亞瀑布的寬度,僅次於阿根廷和巴西的伊瓜蘇瀑布。這個瀑布為辛巴威和尚比亞兩個國家共有,瀑布兩側建有兩個國家公園。瀑布由於巨大的雨霧,形成了一塊雨林環境,還生活著大量珍稀野生動物。在瀑布旁建成的水電站,為兩個國家提供了電力資源,是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撐。
一個瀑布兩個公園
維多利亞瀑布位於尚比亞和辛巴威邊境,是贊比西河最著名的地貌,是上下贊比西河的分界線。在瀑布的辛巴威一側叫維多利亞國家公園,面積為23平方公裡。在瀑布的尚比亞這一側,是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面積66平方公裡。在當地的索託語中,這個瀑布叫作莫西奧圖尼亞,意為「雷鳴般的煙霧」,世界遺產名錄採用了這個名字,但同時承認維多利亞瀑布和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這兩個名字。
瀑布周圍還有馬特西狩獵區、卡祖馬鹽沼國家公園和南部的萬基國家公園。現在維多利亞瀑布周邊的國家公園是五國卡萬戈-贊比西河跨越邊境保護區的一部分。卡萬戈-贊比西跨邊境保護區沿著贊比西河,橫跨安哥拉、波札那、納米比亞、尚比亞和辛巴威的部分地區。
公園裡有高大的河岸森林,還有大量的野生動物,包括大象、開普水牛、長頸鹿、格蘭特斑馬和各種羚羊。瀑布上方的河流中有大量的河馬和鱷魚。非洲叢林象在旱季會來到河邊飲水。在贊比西河峽谷中,還可以看到獵鷹、黑鷹、遊隼和古爾禿鷹等35種猛禽。這條河裡生活著100多種魚類。林地和草原有多種鳥活動。
瀑布噴出的水花以及多水多霧的環境讓瀑布下面形成了一片特殊的微觀環境,竟然長出了一小片雨林。這片微型雨林中生長著桃花心木、烏木、象牙棕櫚、野生棗椰樹、巴託科李子,以及一些藤本植物,這些植物在非洲高原的荒漠和稀樹草原環境中極為罕見。這片微觀雨林生態系統的形成和演化讓生物學界和生態學家驚嘆不已,大自然真的很神奇,能在荒漠和稀樹草原創造雨林,就是一個真實和自然的荒漠高原雨林博物館。
維多利亞自然奇蹟
贊比西河水沿著玄武巖高原的斷裂帶,垂直落入深深的峽谷中,形成維多利亞瀑布。在維多利亞瀑布上方,河流經過一片水平玄武巖構成的區域。廣袤的稀樹草原點綴著片片綠島,森林和稀樹草原在河流上部廣闊的平坦區域中佔據主導地位。隨著河流接近瀑布,綠島的數量也在增加。瀑布頂部的巖石島將水簾分開,當洪水不足時,巖石島將水簾分成多個溪流。
贊比西河從11月底到次年4月初是雨季,其餘時間是旱季。每年洪水季節是2月到5月,在4月達到高峰。瀑布噴出的水花可高達400米,在48公裡之外都能看到。在洪水季節,由於雨霧,幾乎看不到瀑布的底部和它的大部分水簾。在靠近瀑布懸崖邊緣的地方,水花向上噴射,形成巨大的雨霧環境。在贊比西河瀑布觀景大橋上,看到這種雨霧的景觀會更加震撼,很多遊客來到大橋就是為了體驗這種水花噴射在身上的感覺。
贊比西河河水在經過了一段平坦高原,到達瀑布,從近2000米寬、100多米高的懸崖跌入第一個峽谷,形成了巨大的維多利亞瀑布景觀,這一段的瀑布也被稱為「彩虹瀑布」,然後匯入110米寬的一條狹窄峽谷,再繼續下洩,在那裡開鑿出一個深潭,深潭的直徑約150米,當地叫作「沸鍋」。河水向右急轉,進入之字形峽谷,瀑布以南250米,有一條長2.15公裡的第二峽谷。這條峽谷上建有維多利亞瀑布大橋。在距離瀑布以南600米有一條長1.95公裡的第三峽,建有維多利亞瀑布發電站。繼續往南1.15公裡,出現長2.25公裡的第四峽。距離瀑布以南2.25公裡則是3.2公裡長的第五峽。繼續向南5.3公裡,出現了長3.3公裡的第六峽谷,也稱松威峽谷,最深處140米。
贊比西河至關重要
贊比西河是非洲第四長河,其盆地面積為139萬平方公裡,長2574公裡。這條河發源於尚比亞,流經安哥拉東部,沿納米比亞東北邊境和波札那北部邊境,到達尚比亞和辛巴威之間的邊境,然後通過莫三比克,從那裡流入印度洋。贊比西河發源地位於尚比亞西北部省份伊克倫格地區,海拔約1524米的米奧姆博,發源地周圍是國家紀念區、森林保護區和重要的鳥類棲息地。
贊比西河流經多個國家公園,包括恩貢耶瀑布國家公園、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贊比西國家公園、維多利亞瀑布國家公園、馬圖薩多納國家公園、馬納波爾斯和贊比西生物圈保護區。
卡裡巴水電站為尚比亞和辛巴威提供電力,莫三比克卡布拉巴薩水電站為莫三比克和南非提供電力。尚比亞一側的贊比西河沿岸還有兩個小型發電站,一個在維多利亞瀑布,另一個在伊克倫格區的卡林尼山附近。瀑布的水力資源為周邊國家和社區提供了大量電力能源,是周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在贊比西河沿岸還生活著很多非洲部落居民,他們世世代代以贊比西河及周邊的高原自然資源為生。贊比西河及瀑布就是他們的家園。
2019年,罕見的乾旱極大地減少了贊比西河的水量,專家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和氣候模式的變化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目前維多利亞瀑布正面臨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2020年2月,國家地理雜誌的文章指出,極端天氣條件和上遊對於水資源的利用有可能造成贊比西河斷流,會威脅瀑布的自然存在。
旅遊資源開發利用
蘇格蘭傳教士和探險家戴維·利文斯通於1855年11月16日來到這裡,並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為瀑布命名。利文斯通還引用了一個更古老的名字「彩虹之地」。
歐洲人於1900年左右在瀑布地區定居,這片地區叫作羅德西亞。英國南非公司在贊比西河上建設了一條穿過瀑布上較平緩河道的航道。1905年,這家公司建成了第一座橫跨贊比西河的大橋,公司老闆塞西爾·羅德斯堅持要把橋建在瀑布水花能落在火車上的地方,所以選擇了在第二峽谷即現在的地點。從現在的旅遊需要來看,這樣的設計非常棒,能讓遊客從正面看到瀑布,也能體驗水花噴到臉上的感覺,這就是維多利亞瀑布的感覺。1904年,維多利亞瀑布酒店開業,以接待乘坐火車抵達的遊客。
在英國殖民統治羅德西亞期間,維多利亞瀑布鎮成為旅遊中心。在1964年的獨立運動中,北羅德西亞成為獨立的尚比亞國。次年,南羅德西亞(現在的辛巴威)單方面宣布獨立。這沒有得到尚比亞、聯合王國和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還受到聯合國的制裁。1966年尚比亞封閉了邊境,直到1980年才完全重新開放邊界。1980年,辛巴威宣布獨立,並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隨著和平的到來,瀑布旅遊業高速發展。
這個瀑布的旅遊發展為辛巴威和尚比亞兩個國家及其周邊的老百姓創造了經濟收益。到20世紀90年代末,每年有近40萬人遊覽這個瀑布,進入21世紀,這個數字已經達到100多萬人。這兩個國家都允許遊客在一天之內跨越邊境,從兩個角度觀看瀑布。截至2017年1月,其費用在50至80美元之間。外國遊客可以購買50美元的籤證來瀑布旅遊,這種籤證允許遊客在尚比亞和辛巴威之間旅行30天。兩個國家都很重視保護這片珍貴而美麗的自然景觀,並在瀑布周圍修建了很多道路,遊客能夠通過公路和步行路逕到達各個景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遊客比國外遊客多,而辛巴威一側的遊客人數歷來遠遠高於尚比亞一側的遊客人數,因為那裡的旅遊設施更好。
在這一地區,受歡迎的活動還包括在三峽泛舟、從橋上蹦極、釣魚、騎馬、皮划艇和飛越瀑布。遊客可以在維多利亞瀑布周圍的許多度假村和酒店居住。在驅車和徒步旅行期間,遊客有機會觀賞大象、水角牛、南方白犀牛、河馬、大羚羊和其他各種羚羊群。在河裡可以看到鱷魚,附近建設的鱷魚場館為遊客提供了近距離觀賞鱷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