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的八大美院,想必喜愛書畫的人都有所了解。八大美院有著深厚的美術教育傳統和底蘊,一直是國內藝術發展的主陣地,培養出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及藝術從業人員。在社會轉型期和藝術力量迅速崛起的當下,八大美院在全國藝術界仍保持極高的聲望及影響力。從這裡走出來的著名教授和藝術精英,在構建中國美術發展道路和藝術審美體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始終走在藝術和教育的前沿,以各自對藝術的獨特理解,以相對獨立的姿態和純粹的藝術語言,豐富並定義著與當下現實密切相關的當代中國畫。
以傳承中國書畫為使命的九鼎國粹書畫院,籤約了許多來自八大美院的教授畫家。作為美院教授,他們將對時代的思考融入到美術學院深厚的學術傳統和藝術創作之中,開闊視野,深入生活,積極實踐,推動藝術走向社會,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作為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展現了中國高等美術院校對於包容、開放、當代原創等藝術品質與藝術價值觀的理解與推崇,普遍表達了自身對當代社會變化的敏感性,藝術語言不再局限於傳統模式,而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同時也呈現出八大美術學院各自的優勢學科和教學發展理念。
下面就來介紹幾位九鼎國粹書畫院籤約的美院教授,他們的畫作各有風採,同時對當代畫壇的發展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
一、張孝友
清華美院教授
北京湖社畫會副會長
中國收藏家協會諮詢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
考證清明上河圖權威專家
曾為天安門正中繪毛主席像
為人民大會堂馬、恩、列、斯巨像四幅
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創作作品
受董希文先生舉薦繪製《開國大典》並被上海博物館收藏。
其作《南鄉舊夢》流傳之廣,遍於國內外,有當代張擇端之稱,被國內重要媒體重點報導譽為「驚世之作」。
近幾年,張孝友以北派山水、工筆界畫、人物畫見稱畫壇,被譽為當代張擇端。他的寫意山水自成一派,強調結構,光和色,同時又強調透視關係,題材更廣泛。其代表作「礬樓夜市」為中央電視臺轉播、北京日報以驚世之作譽之。多創作反映古代江南城鎮水鄉之巨幅寫實界畫風土人情之作,其水平之湛為當代之最,其後如文藝報、「畫廊」報導、人民畫報、中國收藏等諸多媒體紛紛報導張孝友先生。
2008年前後,在中國電視大學、中央電視臺科技臺合作下,歷時二年多,錄製了張孝友全部的山水界畫作品和畫稿,並進行了技法示範,張孝友還公開了一些自己研究出來已失傳的技術,材料方法和配方研製。 雖然退休多年,仍不忘他自己是一個人民教師,並出版無數書籍。 張孝友出版的很多書籍是全國各大高等美術院校和各大美院指定教材,必讀刊物。並且一版再版,還被翻譯成英、法、德、日、韓等多國語言,暢銷世界。並獲得了美術界重要的大獎,為新中國美術界帶來深遠影響。
近年來,張孝友寫意山水被國內外藏家所追捧,由於張老師年事已高,作品數量有限,其作品在市場上一畫難求。
二、宋玉成
新彩墨花鳥畫創始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現任魯迅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美術史論教學與研究30餘年;
2000年赴歐洲八國進行藝術考察;
2006年獲美術學博士學位;
2007年以特約專家身份參加全國外國美術史教學與發展戰略研討會並發表學術論文;
出版多部學術著作,其中兩部已經被選為本院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的教材;
在外國美術史論學科研究領域成就卓著,同時還多次從事策展與美術批評等大型藝術活動;
多次在全國高校美術史學年會和外國美術史論學術研討會上發表學術報告,其中《對畢卡索「亞維農少女」的質疑與價值顛覆》學術論文,獲得國內外學者一致好評,被譽為「將要更改歷史之作」。
【藝術成就】
《叢林飛鳥》和《幽靜百合》參加第六屆中韓藝術大展,並獲優秀獎;
《夕陽下的鷺鷥》參加2017年當代藝術大展;
2014年作品《叢林一角》被義大利華人孟雪濤收藏;
2015年彩墨作品《鶴鄉》被日本宮崎法子收藏;
2016年彩墨作品《牽牛花下的小鳥》被日本籍華人鄒女士收藏;
2016年《百合》被一畫網主編朱同先生收藏;
2016年《叢林黃鸝》被遼青發展基金會李德恆先生收藏;
2017年《春之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管理主席弗朗索瓦·科爾伯特先生收藏;
宋玉成的作品用墨用色十分巧妙,將潑墨、潑彩、枯彩、渲染、沒骨等多種方法並用,光色表現極為豐富自然。由於水墨和色彩層層疊加,畫面更顯得飽滿、厚重,幽深的空間層次感異常明顯,營造出夢幻般五彩繽紛而神秘迷人的意境。他的水墨重彩花鳥畫探索,創造了中國畫的彩墨與印象派的光色融合的新樣式,無疑給傳統中國花鳥畫注入了新的活力,對當代中國花鳥畫的出新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三、寇月朋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創作高級研修班導師;
中央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中國畫教研室主任;
2014年獲「2013最受山東書畫市場歡迎與關注的中國畫名家年度人物」最具收藏潛力獎。
觀寇月朋的作品,令人心生敬信,從心而發的感受到佛陀的慈悲和智慧,甚至會感受到佛力的加持,像是被一股無形控制的力量帶到了安靜平和的世界,使人褪去浮躁,忘卻急功近利。忽然的,人們開始靜下來,關照自己的內心。
他創作的《清淨系列》佛畫,表現手法自然和諧,構思巧妙。打破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誇張的背景結合現代觀念領域裡的構成因素,使得整幅畫面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和辨識度。
四、陳明信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著名畫家霍春陽先生入室弟子;
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一級美術師;
中國書畫家雜誌社特聘專業畫家;
【部分獲獎記錄】
2004年全國青少年人才選拔賽,作品《墨竹》榮獲一等獎。(教育部,文化部,關工委)
2005年《環保杯》全國書畫展,作品《遠瞻》榮獲銅獎。(中國美協,中國書協)
2006年中韓首爾國際書畫文化交流展,作品《荷之韻》榮獲一等獎。(首爾美術家協會)
2008年紀念董仲舒2200周年全國著名書畫家精品邀請展作品《群鳥鳴玉枝》(中國美協,中國書協)
2013年全國中國畫展,作品《清滿乾坤》獲優秀獎。(中國美協)
2013年首屆八大山人全國中國畫展作品《一年好景君切記》入選。(中國美協)
2013年10幅作品被國家郵政局特邀出版發行。(分別為郵票、電話卡)
2014年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國中國畫展作品《綠色家園》入選。(中國美協)
2014年全國第十二屆美展暨建國65周年優秀作品展,作品《盛世安居》。(河北)
2008年山西企業家報推介專版青年畫家信子花鳥作品專刊。
2009年天津美院畫家喻建十、劉文生、信子《三人行》中國畫精品展。(河北)
2010年中國書畫報推介專版信子國畫作品專刊。
2010年孜孜好學小有成陳明信及花鳥藝術中國書畫報專版報導。
2010年鹹陽日報推介專版《水墨含情》青年畫家信子國畫作品專刊。
2012年中國書畫報推介專版《清意養心,秀潤天成》信子國畫作品專刊。
2013年大陸藝術家走進臺灣中國書畫聯展,作品《喜得貴子》。(臺灣)
2015年匠心傳承《裡面的魅力》蘇百鈞師生展。(北京)
2015年《九州同春》學院派新勢力邀請展(山東)
陳明信的畫很文氣,筆墨之間透露出秀潤與空靈,不經意間流露出難得的沉靜與清雅,畫貴淡然,意貴養心,在這樣一個充滿浮躁虛榮的時代,其作品顯得尤為可貴。古人所謂的「清心」不應該是「務心」,最有價值的東西是純樸的、自然的、淨化心靈的。
恩師霍春陽評價陳明信:「他對藝術孜孜以求,對傳統文化有深刻的領悟,他為人謙和、踏實,再加上他聰慧敏銳、勤奮好學以及良好的創作心態,在未來的藝術之路上有望大成。 」
五、王其鈞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東方壁畫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1984年國畫《雪盡春來》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
2008年油畫《蜀國石韻》入選第二十九屆國際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並被組委會收藏
2014年個人畫展《江南敘事》在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展出
2014年水彩畫《都市中的一抹霞光》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獲優秀獎(與李曉明合作)
2013年《中國著名畫家王其鈞》畫冊由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4年油畫《春訊》、《灘上歡歌》入選國務院僑辦、文化部主辦、中國美協協辦的「全球華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五周年書畫展」
2015年水彩畫《樂山大佛》入選「百年華彩——中國水彩藝術研究展」
2015年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評為2014年度畫家
2016年北京大學舉辦《生命望鄉的行吟——北京大學海外訪問學者王其鈞畫展》
2017年《長歌集——中國著名藝術家王其鈞精品集》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其繪畫作品多次獲獎並在國外展出,藝術理論書籍多次獲獎並被翻譯成英、法、德、日、韓等多國語言。被多家媒體譽為「學者型畫家」。
他與已故畫家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等,共同被評為「建國以來最具代表性得60位畫家之一」;他榮獲中國美術最高獎,每5年評選一次的——「中國美術獎」,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美協展;他的巨幅作品《盛世長歌》,被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欄目、《人民日報》等媒體予以評論和報導;他不僅擅長油畫、國畫、書法,對設計也很有研究。並且在中國傳統民居和古建築領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專家。被中國著名美術評論家邵大箴評價為「全才」。
在國內的藝術市場上,王其鈞的作品受到了收藏家們的重視,成為國內最具增值潛力的藝術收藏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