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是根據美國黑人投資家Chris Garder的真實故事改編。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981年的美國舊金山,一開場就通過裡根總統的電視講話,來鋪敘美國經濟的不景氣狀況。經濟危機導致經濟蕭條、工人失業、很多人流落街頭……
影片中的主角是一對父子,而在現實中,這也是一對有著血脈之親的父子。父親克裡斯·加德納由當時美國極具影響力的男星威爾·斯密斯飾演 ,兒子克裡斯·託弗則由威爾·斯密斯之子賈登·斯密斯飾演。影片講述了而立之年的克裡斯是一名骨密度掃描儀推銷員,以賣醫療器械為生。貧困的生活讓妻子對未來毫無信心,忍受不了經濟壓力,妻子選擇離開克裡斯,留下5歲的兒子和克裡斯相依為命。克裡斯得到一家聲名顯赫的股票投資公司實習的機會,但實習期間沒有工資,而且在眾多實習人員中只能有一人可以留下來。面對妻子離家遠走紐約,自己瀕臨破產的窘境,因為沒有錢支付房租,他帶著兒子睡地鐵裡的衛生間,排隊住收容所。最終,他憑著聰明的頭腦和勤奮的精神,成為一名優秀的股票經紀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該影片沒有任何異於偉大勵志片的俗套劇情,從不幸開始到幸福結束,實現了大團圓的結局。但上映以來,好評不斷,常常被人推薦,自有其獨特的魅力。無論是威爾.史密斯精湛的演技加分,還是故事本身將底層勞動人民 的壓力與艱辛和盤託出,我們都能夠從故事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中找到屬於通向幸福的道路。這部影片把親情的陪伴和走向幸福的災難刻畫的淋漓盡致,無數人在觀影后受到感染。
一: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影片中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均是由於愛和教育、陪伴和精神相依鑄就的。一開始影片有這樣的獨白:我第一次見到我父親時,已經28歲了,我兒時就決定,將來我有了孩子,我的孩子一定得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看似無關緊要的幾句話,道出了豐厚的內容。在克裡斯童年時期,他一定是缺愛的。這樣的心理陰影肯定給他帶來無盡的麻煩和不安全感 ,同時,暗示了,今後的生活,無論多艱難和貧苦,他一定會選擇做一位合格並稱職的父親。 生活的舉步維艱如期上演,但克裡斯卻依然微笑面對,陪兒子聊天、講故事……
有些陪伴看似輕鬆,實則淚影重重。在克裡斯被旅店老闆 掃地出的那一晚,父子倆被迫到地鐵站的座椅上過夜。當孩子說手裡的骨密度掃描儀不是時光機時,克裡斯順勢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稱這是時光機,可以穿越到遠古時代,這樣就找到了在衛生間過夜的藉口了。跑到衛生間後,克裡斯不顧一切的反鎖了門,當孩子沉浸在睡意中時,有人不停的敲門。克裡斯一邊摟 抱著熟睡中的孩子並捂住他的耳朵,一邊用一隻腳死死擋住門,眼睛裡噙滿了淚水。相信看到這一幕,再鐵石的心腸 都會被濃濃的愛意融化。這一刻,克裡斯是狼狽的,也是無奈的。他的眼淚代表著對現實生活的無力和尷尬,對兒子的愛護之心昭然若揭。這時候的父親,已經單純的超越了陪伴,更是一種愛和責任。
二:苦盡甘來,奮鬥是走向幸福的終極道路。
一個很普通的題材,導演硬是把它拍成了經典,還在於大眾對於苦難的感同身受,對於小人物在孤立無援下,上演人生劇情反轉的 渴望,對於夢想的堅守所散發的奮鬥歷程的讚賞。
克裡斯是一名普通的推銷員,一心想要改善家庭條件的他,傾盡所有購買了很多骨密度掃描儀,準備轉手賣給各大醫院。這些儀器只比X光精確一點點,價錢卻高出一倍。克裡斯每月需要賣出兩臺儀器才能支付房租和託兒費,而現在他卻一臺都沒賣出去。一天,克裡斯遇上一個從豪車上下來的男人,問他是幹什麼職業,如何入行?男人告訴他,自己是股票經紀人,只需要數學好,會為人處事就行。自此,克裡斯萌生了成為股票經紀人的想法,但妻子卻對他冷嘲熱諷。儘管如此,克裡斯還是決定去試試。一個月後,克裡斯還是沒有收到面試通知。他找到證券公司人事部主任,可主任有急事要出門,克裡斯編了個理由跟他一起坐車。克裡斯抓住機會推銷自己,但主任對他毫無興趣,並不怎麼搭理他。機緣巧合下,克裡斯乾脆向他展示玩魔方的正確解鎖姿勢,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克裡斯終於完成了魔方。人事部主任顯得有些震驚。要知道在當時,魔方可是新興事物,沒有幾個人能夠拿捏得當。此時計程車的計價器已經到達17美元,克裡斯囊中羞澀,無奈之下,拔腿便跑,狂奔上地鐵,儀器卻被卡在外面。回到家,克裡斯發現,妻子帶著孩子不見了,此時,證券公司打來通知電話,要求克裡斯記下號碼。一陣慌亂之中,發現家裡連支筆都沒有,只能記在腦中。克裡斯已經拖欠幾個月的房租了,懇請房東再寬限一周,作為回報,他需要粉刷牆面。巧的是,此時警察找上門來,因為克裡斯違章停車的罰單遲遲未交。克裡斯將自己僅有的錢寫在支票上,但還是必須在監獄呆一晚。第二天,克裡斯沒來得及換衣服,便去參加面試,周圍的人都是西裝革履,只有自己穿著不得體。但他的坦誠和幽默,面試中的精彩表現,給他贏得實習機會。實習期間沒有一分錢工資,二十個實習生中,只有一個能留下。
回到家,陷落在失望和貧困中的妻子對他徹底失去耐心,打算離開。當晚,克裡斯就打電話給人事部主任答應實習,隨後克裡斯帶著兒子住到汽車旅館。在實習期間,他每天要打電話給潛在用戶,為了能多打幾個,他省掉了喝水上廁所的時間。克裡斯間歇的賣掉剩下的掃描儀,但卻遇到納稅的麻煩。政府毫不留情地收走他600美元的稅金。萬般無奈下,克裡斯遇見地鐵站撿到自己掃描儀的人,拿回了掃描儀,準備賣給一家醫院,沒曾想,掃描儀竟被摔壞了。因為沒錢付房租,克裡斯只能帶著兒子住在地鐵的廁所裡,只能去爭取教堂免費的住處。夜晚,借著微弱的燈光,克裡斯修起了掃描儀。為了買配件,克裡斯決定去賣血,用賣血的錢買了配件,掃描儀終於修好了。在那一刻,掃描機的燈照亮了兒子的面龐,父子倆的生活終於看見了希望。
影片的最後,克裡斯被正式僱用,他激動到眼泛淚花。他衝到樓下擁擠的人群中,手舞足蹈,感嘆自己終於被幸福敲了門。他跑到小克的幼兒園,緊緊抱住小克,與兒子享受這久違的幸福時刻。之後,克裡斯在證券公司工作了六年,最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影片沒有華麗的情節,沒有花哨的剪輯,卻用普通人演繹的「美國夢」詮釋了努力和奮鬥的意義。有些人在奔跑中成功,有些人在逆境中成功,還有的人在家中就能成功。每個人想法不同、思維不同、見識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家境不同,所以請不要羨慕別人,也不要小看別人,更不要輕易否定別人。就像在劇中,兒子想成為一個職業籃球運動員,克裡斯對兒子說的這番話:別讓大家給你說,你成不了大器,即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 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 就要去努力實現, 就這樣。克裡斯作為一個父親,以身作則,不斷的奔向幸福的大門。毫無疑問,已經在兒子的心中埋下了「希望」和「夢想」的火種。
生活的常態便是承受苦難,歲月靜好只是一種理想。我們奮鬥的意義主要是更快更輕鬆的淌過苦難,走上短暫的美好,繼而再次走進更大的苦難,直至死亡。沒有人可以打破這個怪圈,死亡是我們的終極歸宿。但即便這樣,努力奮鬥依然有意義,這便是我們生而為人想要去尋找的終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