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處理藥劑市場越來越穩定,藥品種類已達到成熟,總體發展速度已進入穩定期,發展速度高於傳統經濟發展速度。據工業統計,2015年至2018年,全球水處理藥品市場規模從268億美元(約247億元)增加到350億美元(約240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320億元。隨著中國現代水處理藥品技術的引進,我國水處理藥品的發展比發達國家晚了30年左右,但發展速度較快,自主研究和工業化體系正在形成。
2017年,中國水處理劑產量達到70多萬噸,銷售額為82億元。如果加入活性炭和混凝劑,分別為170萬噸和131億元。根據水處理製藥工業的分析,國內現代工業,如鋼廠、發電廠、石化廠、化肥廠、造紙廠等。,都離不開對冷卻水、工藝用水和汙水的處理,這給水處理製藥行業帶來了蓬勃發展的市場,促進了水處理製藥行業的快速發展。有機磷和聚丙烯醯胺的產量居世界首位,並大量出口,具有良好的國際競爭力。2018年,26個海水淡化項目共建成26個,日產水量超過80萬噸,天津、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等9個省市共建成日產水量926905噸,海水淡化項目分布在中國沿海9個省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和缺水嚴重的島嶼。2019年,中國水資源總量達272666.9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總量達262663.9億立方米,中國水資源本身缺乏,淡水儲量僅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6%,中國人均可再生水資源僅佔全球平均水平的25%,其中四川、湖南和廣東人均水資源最多,3052.88立方米,237.353.56立方米,2131.24立方米。2020年,國家確定了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頒布了第十二個五年發展規劃。對水處理製藥業的分析表明,水處理行業是我國七大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強調水處理行業的重要性。在水處理行業,政府規劃的重點包括水處理設備的開發和產業化、新解決方案的開發和相關服務的開發。這些新規劃將共同促進我國水處理化學品行業對特殊產品、解決方案和現場服務的發展。
那麼,水處理藥劑到底有什麼用,都有哪些,使用情況如何,效果怎樣呢?
緩蝕劑對金屬材料或設備的腐蝕有較好的緩蝕作用,適用於水管道和冷水設備的防腐阻垢劑能抑制水中鈣、鎂等鹽類化學物質的形成,廣泛應用於油田水、鍋爐水和工業冷卻水系統;殺菌劑,又稱殺菌劑,用於抑制水中藻類等微生物的生長,防止微生物的形成,具有殺菌、剝離、腐蝕等功能,具有較高的發展前景;絮凝劑用於降低水中濁度和懸浮物,加快水中雜質和汙泥的沉降速度。 已廣泛應用於城市汙水處理、造紙工業,也廣泛應用於油田作業高效預膜劑可在金屬表面預先形成保護膜,有效防止電化學腐蝕和水垢下腐蝕,延長設備壽命。
一般來說,絮凝劑可以加強固液分離效果,一般用於一次沉澱和二次沉澱過程。脫水劑主要用於脫水前的剩餘汙泥調理,用於真空過濾、板架過濾、離心脫水等工藝;消泡劑,主要用於消除曝氣或攪拌過程中的大量泡沫,如矽(resin)、表面活性劑、烷烴和礦物油。
例如,水處理劑具有不同的效果。一些目標水處理劑也很流行,如氨氮去除劑。正如其名稱所暗示的,它們被專門用來去除水中的氨氮。添加後,廢水中的氨氮被製成不溶性氮、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水,廢水中的氨氮轉化為游離態,有助於去除鱈魚和脫色。在電鍍工業、電路板、印刷、化工、城市汙水和其他容易超過氨氮的工業中很常見。
進而化學除磷藥劑一般選擇金屬鹽藥劑、氫氧化鈣等,與汙水中的溶解性磷離子結合生成難溶解性的化合物,通過堆積作用使磷元素析出。 鋁鹽、二價鐵鹽、三價鐵鹽、熟石灰等都適用。
目前,世界各種水處理藥劑的銷售總額約為360億美元。 我國水處理藥劑的總產值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 水處理藥劑行業是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比較成熟的專用化學品行業。 目前世界水處理技術領域水處理藥劑應用最廣泛,使用量最多的專用產品。 從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我國水處理藥劑行業的發展還有很多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