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首都兒科研究所黨委書記劉中勳在做客「2019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時透露,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就診高峰,首兒所已制定應急工作方案,當醫院一周內門診量增長超過10%時,就啟動冬季高峰門診應急工作方案。屆時,醫院每個診療單元將增10%的號源,並增加夜間內科綜合門診的醫生數量。
每年冬季,首兒所的門診量就會呈現上升的趨勢。「醫院日均門診量在6000人次左右。」劉中勳透露,當一周內門診量增長超過10%時,應急工作機制啟動,提高工作效率,加大號源供給量,延長門診時間,全院聯動。應急機制啟動後,每個診療單元會增加10%的號源供給,覆蓋所有科室,確保醫生能接診更多患兒。
為減輕急診科的接診壓力,就診高峰期時,首兒所還會在原有夜間內科綜合門診的基礎上,增加醫生數量,各專業醫生針對呼吸道感染等兒科常見疾病進行綜合救治,盡最大可能滿足患者需求。
半小時就能檢定流感分型
作為一所研究型醫院,首兒所還擁有病毒研究室,平時,研究室的工作人員會從臨床抽取一定的病例樣本,對流感病毒進行動態監測、趨勢預判,及早發現當年流行的流感病毒類型,配備有效的應對藥物。當流感高峰應急機制啟動後,病毒研究室也會迅速行動,快速檢測患者是被哪一種病毒感染,通常在半小時內就能為患兒確定流感分型,從而指導臨床醫生有針對性地用藥,幫助患兒儘快康復。
劉中勳透露,由於現在醫院的流感病例數還處在比較低的範圍內,所以目前尚未啟動應急工作機制。一般來說,患兒冬季就診高峰大約會在12月左右到來。
晚間就醫會不會等很久
傍晚來醫院看病,會不會等待很久?劉中勳透露,為減少患者等待時間,醫院會根據夜間內科綜合門診每日掛號的需求量進行動態調整,如果當日需求量大,排班醫生的數量就會多一些,否則就會少一些。
「我們希望患者學會利用這些就診平臺,普通的感冒、發燒儘量別都扎堆兒去掛急診。」
建議就診時間段可精確到30分鐘
首兒所提醒廣大家長,可以通過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114),或者京醫通微信公眾號、自助機,預約掛號。複診患者,可在醫生工作站複診預約,部分慢性病患者還可以通過京醫通微信平臺的「精準複診預約」。目前首兒所分時段預約就診,建議就診時間段可精確到30分鐘,家長儘可能地按照建議的就診時間段就診,避免醫院周邊擁堵,也減少在醫院的滯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