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局勢風雲變幻,除了剛剛過去的美國「大選月」外,澳大利亞最近成為了世界各國所關注的焦點。近來,由於對華挑起爭端、澳駐阿富汗士兵暴行敗露,澳大利亞屢屢被推上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雖然莫裡森政府多次滅火,但如今的中澳關係依舊被世界各國廣泛關注。
據《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然而莫裡森沒想到的是,隨著事情越鬧越大,自己又收到了2則壞消息,這回出手的不是中國。
綜合澳媒報導,這份網上流傳的葡萄酒企業名單引發了一場關於外國資本控股或部分控股澳企業的全國性大討論,有人呼籲該國企業應提高透明度,並對看似是澳大利亞企業、實則是中資企業的產品進行抵制。有頭腦清楚的網民評論稱,不論資金來自哪裡,這些企業是澳大利亞人在經營,薪水也是發給澳大利亞人,抵制他們的產品完全是弊大於利。
雪梨大學中國商業與管理學教授漢斯·亨德裡施克對此表示,澳大利亞網民這種「嘴炮一時爽」的做法並不會對中國產生任何影響,反而會給澳大利亞這樣的貿易小國帶來傷害。
除此之外,在剛剛舉辦的一場重要會議上,莫裡森也罕見被禁言了。據《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聯合國、英國和法國主辦的「氣候雄心峰會」將於12日以視頻方式召開。然而,由於近年來澳大利亞在氣候承諾上表現不佳,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參加該會議的澳總理莫裡森沒有獲得發言機會,而他上周還向國會承諾,將代表澳政府在會上「糾正誤解」。
《雪梨先驅晨報》稱,作為峰會主辦國英國的「五眼盟友」,澳大利亞被「禁言」是一種莫大的冷落。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氣候行動特別顧問哈特對此解釋稱,因為澳大利亞不符合在峰會上發表演講的條件,所以沒有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