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7日電(記者張紫贇)6日,在合肥億珀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內,總經理朱林峰望著貨款支付記錄,長舒了一口氣。今年以來,億珀電子的溫度傳感器訂單量快速增加,導致需墊付的材料款大幅攀升,現金流十分緊張。「多虧從『青創資金』順利貸款30萬元,才及時支付了貨款。」
「青創資金」全稱為青年創業引導資金,由安徽省與合肥市的人社、財政等部門聯合合肥高新區管委會發起設立,面向在安徽創業的45周歲以下青年,主打「創意貸」和「助跑貸」兩款產品,「創意貸」提供30萬元至100萬元信用貸款,「助跑貸」提供100萬元至300萬元的抵押貸款,適應企業的不同貸款需求。
5年來,「青創資金」共支持918家次企業,其中90%為信用貸款。「5個工作日就審批通過了80萬元信用貸款,不需要抵押,讓貸款變得容易」,合肥勝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薛冰說。
作為「青創資金」運營機構、合肥市高新區高創公司投資服務部經理季超介紹說,該項目通過去中間環節、補貼利息、補償銀行成本等方式,確保貸款綜合成本不高於3.5%,方便企業「便宜貸」。
緩解企業融資難,提高銀行積極性是關鍵。為打破銀企合作「信任壁壘」,「青創資金」與銀行建立風險共擔機制,按8:2共擔風險。
杭州銀行合肥科技支行是合作銀行之一,行長程健說:「長期以來,由於向小微企業放貸風險較高,許多銀行不願也不敢貸款,因此被戲稱為『晴天送傘,雨天收傘』。通過風險共擔,不僅降低銀行投資風險,還培養一批高成長性的企業忠實客戶,讓銀行『願意貸』『不怕貸』。」
數據顯示,5年來,「青創資金」通過省市區財政投入的6570萬元 「風險資金池」,撬動合作銀行投放信貸資金918筆,共計6.29億元,項目資金總體放大倍數達到9.57倍。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推進,青年創業者們的服務訴求已從基礎性的「場地+資金+孵化培育」進一步升級。面向這種變化,「青創資金」日前啟動「青創+」計劃,包括青創+技術、青創+資金、青創+人才、青創+服務四個維度,通過聯合技術創新平臺、股權服務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等,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以創業帶動就業,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