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其實沒你想的那麼神秘
專家詳解口罩的防護原理和選購佩戴注意事項
□ 本報記者 彭 燮
全民防控疫情,口罩是從醫院到家庭最關心的商品。最近,鍾南山院士也在號召大家,不要去瘋搶N95口罩,把它留給真正需要的醫護人員。那麼,到底對於老百姓來說,應該戴什麼類型的口罩?佩戴口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帶著大家普遍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江蘇省特種安全防護產品質檢中心主任錢輝。
網絡口罩熱文存在多處錯誤
近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裡都轉了一篇關於如何選購口罩的文字,閱讀量非常高。但是,錢輝卻給記者指出了這篇熱文中存在的4個嚴重錯誤:
一是專業術語中所說的醫用防護口罩,包括N95型醫用口罩,但不包括KN95型口罩;二是從口罩分類看,沒有所謂的防霧霾口罩,正確說法應為日常防護型口罩,執行的標準應該是GB-T 32610,而並非文中說的GB2626-2006;三是N95是口罩類型,不是產品名稱,更不是3M公司的專屬產品;四是文中提到的「正規口罩都有LA認證和QS標籤」,這種說法不對,LA屬於自願性認證,QS準入已於2019年取消。
口罩並不複雜
在錢輝看來,很多人眼中神秘的口罩其實很簡單:「說到底就是布」。據他介紹,不管是醫用口罩還是工業用防護口罩,其主材料都一樣,就是熔噴無紡布(材質多為聚丙烯),然後再根據產品類型,添加PP紡粘、PET滌綸針刺棉等材料。口罩的防護能力取決於兩方面:過濾性能和防護效果。過濾性能主要靠材料,防護效果取決於口罩與面部的貼合度,比如鼻夾、耳帶的設計等等。
很多人在買口罩的時候都會被一次性醫用口罩、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等一堆名詞給繞得有點暈,甚至有的口罩外包裝上也沒有明確寫清屬於什麼口罩。針對此,錢輝提供了一個好辦法,即認準口罩外包裝的執行標準,從數字就能分辨其到底是哪種口罩:醫用一次性口罩YY/T0969-2013;醫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2010;N95口罩GB2626-2006+NIOSH認證;KN95口罩GB2626-2006。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我國醫療管理機構的建議,對於醫護工作者等與感染者密切接觸的人群,建議使用:通過NIOSH認證的N95(對於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5%)醫用口罩;符合中國標準的醫用防護口罩和KN95級別防護口罩(對於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5%);通過FFP2認證(對於油性顆粒物和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4%)或KF94認證的口罩。
而對於普通人群來說,日常防護沒必要選擇防護級別那麼高的口罩,因為防護級別越高,相對來說,戴起來的舒適度就越低。對於這個問題,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在接受中央電視臺和人民日報等媒體採訪時也強調說,一般的醫用外科口罩就能夠阻擋大部分的病毒和汙染物,對於普通防護來說足夠用了。
曹陽 攝
口罩不能洗
雖然專家都建議口罩是4到6個小時就得換,但是很多網友為了節省口罩,想出了消毒後二次使用的「妙招」,包括用微波爐高溫殺菌、用蒸鍋蒸、用烤箱烤等等。但是在錢輝看來,這些辦法都不提倡,「從安全的角度,絕對不建議防護口罩二次利用」。
錢輝說,之所以口罩戴幾個小時後就建議更換,是因為口罩內水汽過多會降低防護效果。前文提到,口罩的過濾材料是熔噴無紡布,這是一種超細靜電纖維布,通過靜電吸附的原理來阻隔病毒、粉塵進入我們的呼吸道。如果長時間處於溼度較大的環節中,熔噴布的靜電吸塵能力會被破壞,從而降低口罩的過濾效率,導致防護效果降低。同樣,用水洗或者用高溫蒸煮,也會使熔噴無紡布的靜電吸附功能喪失,「那就真成了一塊布了。」另外,研究表明,口罩吸附的汙染物(病毒、細菌)會分布在口罩的表面和內部,目前沒有辦法通過消毒來完全殺滅細菌並保留阻隔功能。
口罩也有保質期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人來不及買或者買不到口罩,只能戴上好幾年前買的口罩。甚至有網友說,自己戴的還是2003年非典時期買的口罩。
錢輝表示,口罩也是有保質期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溫溼度的變化,容易導致口罩材料性質發生變化、破壞熔噴布的靜電吸附能力,導致口罩過濾效率大大降低,從而失去防護作用。因此口罩企業一般都會在外包裝上標準保質期或使用年限,一般是2~5年。他們在實驗室測試發現,以N95型口罩為例,存放5年之後,防護效果大概要下降65%左右。
另外,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各地企業加班加點生產口罩,可市面上依舊是供應吃緊。錢輝說,除了此次防控疫情需求量特別大之外,口罩生產還有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冷知識」:醫用口罩生產完之後,不能馬上銷售,需要等上十幾天。這是因為我國標準要求,合格的醫用口罩不得檢出幾種特定的致病菌和細菌、真菌菌落總數量不應超標,因此企業在生產醫用口罩時一般都會用環氧乙烷等進行殺菌消毒。為了避免口罩上的消毒劑殘留過多,影響使用,所以醫用口罩生產出來之後一般都會放置一段時間,讓消毒劑慢慢釋放後再上市銷售。而普通口罩因不需要消毒,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記者發現,為了讓呼吸順暢一些,很多人選擇帶呼吸閥的防護口罩,在錢輝看來,如果普通人群佩戴,確實可以讓自己舒服一些,但是如果是疑似或確認感染的病人,千萬不能帶這種口罩,因為這樣可能會將飛沫排出口罩,傳染其他人。
1.選購時,應選擇標識齊全,有正規廠名、廠址、產品執行標準、生產日期的產品。必要時可以查看其是否經過有資質檢測機構的檢測。
2.應根據所處實際使用環境,選擇不同防護等級的口罩。普通場景下,建議選擇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日常防護型口罩;病毒傳染期建議選擇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汙染嚴重的工作場所下則須選擇KN95等級及以上的產品。
3.現在市面上口罩類型有好幾種,比如摺疊型、杯型、魚型等,優先選擇與自己面部貼合程度高的口罩。如果貼合不好,過濾效率再好的口罩,也無法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4.呼吸困難者(如哮喘、肺氣腫患者)及兒童應謹慎戴口罩。
1.佩戴前先聞一聞,如果有刺鼻或其他異味應立即停止使用;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正確佩戴,保持鬆緊適宜。
2.優先選擇佩戴舒適、呼吸阻力小、重量輕的產品。一次性口罩使用至規定時間後,應堅決丟棄;可更換濾片口罩應及時更換濾片。
3.霧霾天氣出行時,不建議選用呼吸阻力較大的工業防塵口罩代替日常防護型口罩。因其呼吸阻力較大,長時間佩戴容易出現頭暈、噁心以及嘔吐等症狀。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