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金華永康人潘某因工廠經營不善,欠下1000多萬元債務。為還巨額債務,他開始了以在銀行存積數貸款為名,拆東牆補西牆的詐騙方法。目前,潘某因涉嫌詐騙被永康市檢察院批准逮捕。
經營不善欠下高額債務
2008年,22歲的潘某在永康市經濟開發區經營一家小型五金機械廠,從事模具製造、數控加工和五金產品製造。
由於經營不善,潘某向銀行貸款100萬元,又陸續以最高3%的月利息在民間借款。截至2013年底,欠款本息已達到1000多萬元。
2013年底,被債主逼急的潘某萌生出了一個歪念頭———以在銀行存積數用於貸款的名義詐騙,用騙來的錢還債,解燃眉之急。
零點一過便被取走1000萬
「我要向銀行貸款,在12月27日前必須存足4000萬元的積數,我出5萬元利息。」2013年12月中旬的一天,潘某聯繫之前合作過的尹女士,讓她幫忙牽線。為表示誠意,潘某當天就用POS機劃給了尹女士3萬元。尹女士要求潘某新開一張銀行卡,並將新卡、密碼、網銀U盾、身份證和手機動態密碼器都交給她。尹女士聯繫到一名願意做這筆生意的陳先生。
2013年12月23日晚6時許,陳先生在家裡準備將籌集來的1800萬元轉入潘某的銀行卡。為驗證潘某的銀行卡和U盾是否一致,他嘗試登錄該銀行的網上銀行。陳先生打電話向潘某詢問登錄密碼,得到的卻是一個錯誤密碼,輸錯6次後便被鎖定。「我可能把密碼忘記了。」潘某讓陳先生放心。
「我考慮到第二天一早就要到銀行把密碼重置,先把錢打過去也沒事。」陳先生通過網銀將1800萬元轉到潘某提供的帳號上。當天晚上12時許,陳先生還特地登錄轉帳寶查看,發現匯過去的錢還在。
可零點剛過5分鐘,潘某就從這張銀行卡上取走1000萬元。第二天早上7時許,陳先生在查看轉帳寶餘額時才發現少了1000萬元,潘某也失去聯繫,於是他馬上報警。
詐騙來的錢基本用於還債
身份證、銀行卡、U盾都在陳先生手中,錢是如何被轉出去的呢?原來,潘某交給陳先生的U盾根本就和銀行卡不配套。
據調查,潘某轉走的1000萬元多用於償還債務,自己只留下了2萬元零用。當天凌晨3時,潘某坐車逃往建德。他在當地租了一間單身公寓,還換了手機號碼。今年3月,永康警方在建德將潘某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