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名美國大學新生入讀深圳大學,「借讀模式」有哪些看點?

2020-09-20 熊丙奇看教育

據媒體報導,9月16-17日,深圳大學敞開懷抱,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餘名本科生和3000餘名研究生,其中98名帕森斯大一中國籍本科新生也來校註冊報到。

本文圖片來源:深圳商報

嚴格說來,是98名被美國新學院大學(The New School)帕森斯設計學院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錄取的學生,在中國開展全球校外學期(Global Offsite Semster)學習。深圳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是帕森斯設計學院選擇的中國合作學校。按校外學期設計,帕森斯設計學院98名大一中國籍本科新生和60名高年級中國籍本科和研究生將在深圳大學校園學習和生活一個學期。

最近,針對部分留學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各國(地)入境、籤證、航班等政策限制,不能出國上學,教育部提出,允許國內高校提供短期學習交流機會。允許高校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過與境外合作高校籤訂交換生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生先行在國內借讀學習。可以說,帕森斯設計學院和中國高校的合作已經先行一步。

被國外大學錄取的留學生能否在國內高校借讀,首先取決於國外大學是否允許留學生在國內高校借讀,承認借讀課程的學分。而這又取決於國外大學與國內高校之間是否有交換生協議或者學分互認協議,如果此前就有交換生協議或者學分互認協議,那留學生選擇到有交換生協議的學校「交換」一個學期或者一年,並不會影響其學業,而如果沒有,則需要國外高校和國內高校籤訂相關協議。

帕森斯設計學院的中國籍留學生,能在國內高校開學時,就同步開學進入大學校園學習,這得益於該校為應對疫情而推出的全球校外學期(Global Offsite Semster),據報導,這一項目與深圳大學的聯接從今年6月中旬就開始。除了在中國推出全球校外學期(Global Offsite Semster)外,該校還在法國、韓國和以色列推出推出全球校外學期。

當然,這些學生並非深圳大學的學生,而是在深圳大學校園進行校外學期學習的美國大學學生,這可以視為應對疫情的臨時性措施,開啟「借讀模式」,但也可視為推進育人方式轉變的全球合作模式,學生可以任選自己想去的學校在不同的國家的校園學習,完成學業。

疫情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受疫情影響,各國高校的留學生,甚至本國學生,都有在當地學校「借讀」,完成線下課程學習的需要。包括我國高校的留學生,由於受航班限制,無法來我國學習,除了上網課之外,如果在所在國有和我國籤訂交換生協議的高校,留學生就可在這所高校就讀。

從這一角度說,這一模式也是值得我國高校學習借鑑的。推進這一模式,需要開放的辦學理念,以及學分互認制度,即學校承認學生在其他大學校園的校外學期所獲得的學分。簡單來說,一所學校的學生,可在全球不同國家的大學校園學習,完成規定的學業學分,就可畢業獲得學校的文憑,這會讓學生接受更開放、多元化的教育,但也對學校的教學管理、質量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為受疫情影響的留學生提供借讀機會,與國外高校籤訂交換生協議,建立學分互認制度,其影響還不只限於國際交流合作,這也是我國高校改革招生制度和學籍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契機。總體而言,當前,國內高校為留學生提供入學和就讀機會,採取的還是「計劃外模式」,面向獲得海外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留學生擴招的項目,是只授予海外大學文憑的中外合作項目,而借讀的學生最終獲得的文憑也是海外大學的文憑。如果一名中國籍學生要獲得國內高校全日制學籍、文憑,按規定,必須參加高考,被錄取才能獲得全日制高校學籍。

建立海內外高校間的學分互認制度,也就為推進國內高校的招生和培養改革提供了基礎。當然,要讓一名在國外大學讀書的中國留學生轉到我國的全日制高等教育體系就讀,還需解決公眾最為關注的公平公正問題,具體而言,需要高校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多元評價體系,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在招生、培養、學位授予中,不存在「放水」的問題。

相關焦點

  • 98名美國大學新生入讀深圳大學借讀模式有何看點
    2020-09-20 00:57:08 來源:北京青年報熊丙奇據《中國青年報》報導,9月16日至17日,深圳大學敞開懷抱,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餘名本科生和3000餘名研究生,其中98名美國深圳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同時作為帕森斯設計學院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承擔本次校外學期對同學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為學生提供校園學習和生活經歷。本次帕森斯設計學院選拔98名大一中國籍本科新生和60名高年級中國籍本科和研究生在深圳大學校園學習和生活一個學期。
  • 疫情受阻,98名美國大學新生入讀深圳大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深圳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芳 通訊員 張同歡)9月16-17日,深圳大學敞開懷抱,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餘名本科生和3000餘名研究生,其中98名帕森斯大一中國籍本科新生也來校註冊報到。
  • 美國新學院大學近百名新生在深圳大學開啟校園生活
    來源:讀特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影響,位於美國紐約的新學院大學(The New School)於2020年秋季學期進行遠程教學,並同時在中國、法國、韓國和以色列開設「全球校外學期」(Global Offsite Semster)。
  • 教育部官宣:留學生可在這 68 所國內大學入讀
    、美國大學協會(AUU)成員,密西根州立大學牽手了位居 &34; 第四的上海復旦大學,以及南京農業大學。& 復旦大學、杜蘭大學 & 紐約師範大學、里海大學 & 復旦上交、雪城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等中美高校的聯手合作,也讓廣大留學生們在有機會於國內名校度過秋季學期的同時,磕出了自家大學和國內高校滿滿的 cp 感。
  • 美國大學新生教育模式的經驗與啟示
    經過長期的探索、研究與實踐,南卡羅來納大學已構建起目標清晰、內容科學、運行規範、多元協同的新生教育工作模式,對我國大學改進與優化新生教育工作具有啟示與借鑑意義。關鍵詞:美國大學;新生教育模式;大學101項目;啟示新生教育在美國大學被稱為「新生適應教育」或「新生定向輔導」,目的是使新生儘快適應大學校園環境,迎接新挑戰,更好地實現角色轉換,從而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 教育部官宣:留學生可在這68所國內大學入讀!清華上交我來了
    ,也讓廣大留學生們在有機會於國內名校度過秋季學期的同時,磕出了自家大學和國內高校滿滿的cp感。與國內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達成合作的康奈爾大學,允許因為疫情原因無法返校的中國籍或持有中國綠卡的國際學生,申請入讀以下八所國內頂尖名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
  • 教育部官宣:留學生可在這68所國內大學入讀!清華上交我來了
    根據密西根州立大學留學生學者辦公室的公告,MSU已經正式開始了一個叫做「MSU中國新學期」的項目,參與該項目的留學生有機會在南京農業大學或者上海復旦大學度過2020年秋季學期。 秋季學期無法正常入學的三一學院大一新生,可以參加復旦大學和三一學院教師聯合授課的教學項目。
  • 教育部官宣:留學生可在這68所國內大學入讀!清華交大我來了
    與國內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達成合作的康奈爾大學,允許因為疫情原因無法返校的中國籍或持有中國綠卡的國際學生,申請入讀以下八所國內頂尖名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東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另外,一些在中國擁有校區的美國大學,也紛紛建立了讓中國新生先去國內分校就近開學的體系,既能減少在返校路途上被感染的風險
  • [新華社]重慶大學與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合作辦學 68名新生入學
    新華社重慶10月17日電(記者 張琴)重慶大學與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合作辦學,首批電氣工程和機械工程專業的68名新生近日入學。    重慶大學副校長劉慶介紹,合作辦學首批以電氣工程和機械工程專業為試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採用「4+1」模式,全英文授課,前四年在重慶大學,第五年在辛辛那提大學,繼續讀一年則可獲碩士學位。此外,該合作辦學還安排帶薪實習,每年學制3學期,第4學期為實習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
  • 為什麼名校紛紛設立深圳校區,在深圳讀大學有什麼優勢呢?
    這樣的出色表現,也讓人不禁開始期待電子科技大學(深圳)的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多所985、雙一流名校也在深圳開設了校區和研究院,或者計劃在深圳開設校區。 為什麼這麼多名校都要到深圳辦校區呢?在深圳讀大學真的有優勢嗎?
  • 學習模式不同內地 到香港讀大學要過哪些「關」
    原標題:學習模式不同內地 到香港讀大學要過哪些「關」 學習模式不同內地 掌握粵語要多開口 到香港讀大學要過哪些「關」 高考結束,當大部分同學調整為放鬆、狂歡模式的時刻,一群有志於到香港求學的同學繼續保持備考狀態。
  • 深圳大學現有學院明年全入一本
    原標題:深大現有學院明年全入一本 深圳大學將籌建應用技術學院,2016年招生。該學院深圳市坪山新區的校園2018年投入使用。待時機成熟,該學院將獨立成為綜合性大學——深圳應用技術大學。與此同時,深圳大學現有學院2016年將全部進入一本招生。9月16日的新生開學典禮上,校長李清泉明確了未來深大的發展方向。
  • 在香港讀大學有哪些優勢?
    有六百九十萬人口的香港擁有八所大學。香港有驕人的學術環境,豐富的社會和文化生活自不待言。香港的大學之間,以及與中國內地和海外的學術機構,都有緊密的聯繫, 非香港人若得到符合招聘外地專才條件的僱主所聘用,可獲香港政府發出的工作籤證。
  • 哈佛大學2024屆新生報告:入讀率創新高,3類專業受追捧
    每年的八月,哈佛大學校報The Harvard Crimson都會針對大一新生的家庭背景、學術能力、宗教信仰等問題進行調查。今年的調查結果已於本月初陸續公布,有76%的新生參與了此項調查。哈佛的大一新生到底「長啥樣」?TA們都有哪些特點?
  • 杜克、UIUC等近20所美國高校秋季可國內入讀大學!名校CP我磕了!
    Top 10中,唯一一所宣布中國留學生可在國內大學入讀秋季課程的美國大學。  杜克大學發給留學生的郵件中提出,考慮到今年將有一部分學生因籤證或旅行限制等原因可能無法按時返回校園,建議此類留學生可前往崑山杜克大學就讀2020秋季課程,開學時間為2020年8月28日。  而崑山杜克大學是美國杜克大學和中國武漢大學合作創辦。在這裡入讀的學生將接受與杜克大學相同教育質量和學術經驗的課程,學業上完全不用擔心。
  • 又有美國大學讓中國留學生秋季就讀國內大學,美國大學真是拼了
    隨著暑假的來臨,籤證、機票和疫情,讓國內的留學生們有點焦慮了,歐美大學秋季如何開學?會採取哪些措施?近期,有些美國大學的秋季措施出臺了,意料之中的意外情況將要發生。(國際生都在世界各地上大學)美國當地時間30號,美國常春藤名校康奈爾大學宣布秋季學期計劃康村同時宣布了具體措施有:一、學期安排秋季學期將於9月2日星期三開始,而且將入校時間將延長,以便對所有學生進行病毒篩查和初步隔離
  • 哈佛大學2024屆新生報告:入讀率創新高,這3類專業受追捧
    哈佛的大一新生到底「長啥樣」?TA們都有哪些特點?02.入讀率創1970年以來新高今年的訪校活動由於疫情原因轉為線上,這導致很多錄取者慎重考慮是否接受offer。但名校終歸是名校,哈佛今年的入讀率並沒有因此下降。到截止日期(5月1日),84%的錄取者接受了哈佛大學的offer。
  • 在香港讀大學到底有哪些優勢?
    有六百九十萬人口的香港擁有八所大學。香港有驕人的學術環境,豐富的社會和文化生活自不待言。香港的大學之間,以及與中國內地和海外的學術機構,都有緊密的聯繫, 非香港人若得到符合招聘外地專才條件的僱主所聘用,可獲香港政府發出的工作籤證。WHY CUHK香港中文大學除了是香港本地尖子的首選大學外,每年亦吸引眾多來自海外的學生入讀。
  • 【高考最強音】深圳大學:夢開始的地方
    目前,學校與境外201所高校(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遍布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合作夥伴不乏國際名校,如美國哈佛、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同時,深圳大學還與美國矽谷建立以科研、教學與實習為一體的海外基地,與法國南特商學院合作成立國際南特商學院,未來還將建立更多聯合學院,聯合實驗室,均為深大本科生提供與國際接軌的教育資源。
  • 深圳技術大學迎來2020級新生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19日訊(記者 金洪竹 通訊員 嚴雯玉) 「歡迎2020級新生」「SZTUers一起出發!」9月19日,深圳技術大學2020級本科生及研究生來校報到,校園裡迎來了朝氣蓬勃的新主人,為這所新興大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早上7點,參與迎新工作的老師及學生志願者們全部就位,在報到現場加固雨棚、打掃場地、清點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