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區南湖小學全體老師和學生在背景板上籤上自己的名字。
8月31日,長沙市天心區南湖小學校長劉婷婷在2020年秋季開學典禮上向全校學生和家長發出倡議:爭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倡導者、宣傳者。
隨後全體老師和學生代表在寫有「弘揚勤儉新『食』尚,爭做勞動小先鋒」的背景板上籤上自己的名字。小手拉大手,一個人影響一個家,當孩子們相信並踐行光碟理念的時候,他們就有足夠的說服力,說服家人一起做好光碟這件事,來推動一個個家庭養成光碟的好習慣,進而推動全社會「同光碟,共節儉」。
痛心:「針尖大的窟窿鬥大的風」餐飲浪費現象驚人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此前有數據測算,中國每年僅在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環節造成的損失浪費就高達700億斤。餐桌的消費環節更是大頭,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課題組2015年撰文《我國糧食供求及「十三五」時期趨勢預測》指出,據估算,在消費環節,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1000億斤,可供養約3.5億人一年的需要。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兒時就已經朗朗上口,然而,念於口卻未記於心,單位、學校食堂,飯館、自助餐廳甚至老百姓餐桌上,浪費現象都相當嚴重。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某單位食堂實行錯峰領餐制,午餐時間過後,樓道垃圾桶旁總有大量的盒飯被扔掉,有的甚至原封不動。這樣的浪費並不少見,有的公司食堂收殘區,一中午能裝兩大桶剩飯剩菜,重量至少有幾十公斤。
在天心區倡導文明用餐的標識標語隨處可見。
用心:馳而不息治理「舌尖上的浪費」
近日,長沙市天心區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踐行長沙市關於「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的工作部署,天心區直屬部門以身作則,餐飲單位積極響應,監管部門加大力度,社會各界共同克勤克儉、珍惜糧食,營造出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文明氛圍。
「光碟行動」實施以來,「按量點菜」「按需取食」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倡導文明用餐的標識標語牌在餐館隨處可見,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打包成為不少天心區市民外出用餐的自覺行為。
崇尚「食尚」,黨員幹部先垂範
每個餐桌上都擺放著「尋找最美就餐人」的標牌,督導員會拍照記錄下來,這是習總書記發布當天,記者走進天心區機關食堂看到的場景。「早在2013年,我們就已開展這樣形式的活動,讓機關幹部職工深刻體會到,節約糧食的光榮,讓幹部職工養成吃多少打多少,節約用餐的好習慣。並且後勤也把好四道關口,食堂不多做,人員不多打,餐盤不剩餘,多餘再利用。」這是天心區機關事務中心主任盛春江對記者表達的。
記者還了解到,天心區機關食堂在食品加工時也做到了食材邊角料合理利用,並每天按照就餐人員食量、口味調整飯菜品種及數量。對於早上剩餘的饅頭、包子等易於攜帶的食品,機關食堂會在外賣預定群告知幹部職工,下班後可以到食堂購買一定量饅頭、包子。這樣保證了食堂剩餘的麵食基本上不會被浪費。
堅守「糧心」,企業節約有妙招
8月12日,湖南省旅遊協會和湖南省旅遊飯店協會聯合發布《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弘揚勤儉節約美德的倡議書》,號召全省景點景區、酒店、民宿、旅遊餐飲企業全面持續開展「厲行節約,杜絕浪費」行動。
天心區長沙冰火樓餐廳推出20道「位上菜」。
8月13日,天心區長沙冰火樓餐廳推出20道「位上菜」,把以前的大份菜品按照單人份製作。像香辣羅氏蝦,正常一盤有十幾隻,而按照一位來點,裡面只有兩隻,價格也划算。除了「位上菜」,餐廳所有的菜品都推出了「半份菜」。
公司副總經理陳彬介紹:位份菜適合兩人或者一人,這樣不浪費,也可以嘗到更多品種的美食。市民李某表示:按照大中小份來分,我覺得還是可以提倡的,價格也不同,比較合理。
天心區君逸康年大酒店各個角落都有標識積極提醒客人夠吃就好,剩餘打包。
為了積極響應政府,省、市旅遊飯店行業協會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樹立厲行節約的良好風尚,天心區君逸康年大酒店黨支部把學習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作為主題黨日活動,在全體黨員重進行學習落實。
8月31日,記者來到長沙網紅打卡地超級文和友發現,因為是中午用餐高峰期,餐廳內人氣爆棚,每張餐桌上都貼著「天心區文明餐桌行動」標識,提醒每一位消費者文明用餐、節儉惜福。
「我們對第二天客人的流量做好了數據預估,所有菜單裡面的產品都做了限量銷售,並要求工作人員告知客人儘可能的點小份長沙特色小吃,我們的客群都集中在18歲到28歲之間,和前期相比,他們的節約意識有了很大提高。」超級文和友負責人告訴記者。
暖心:同光碟,共節儉已見成效!
「過去訂餐講『排場』的顧客確實較多,但現在講品質的顧客越來越多。」某酒店趙經理告訴記者,以前訂餐,一些顧客會選擇加菜,用餐後剩菜較多,甚至有些菜品根本沒有食用過。這對酒店來說,不僅增加員工工作量,還增加餐廚垃圾處理成本,對社會來說,則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目前商務宴請、朋友聚會、同事宴請中,適度消費、餐後打包的情況越來越多。「現在顧客吃不完的都打包帶走,服務員也輕鬆不少。這個現象好,值得提倡。」某餐廳服務員肖麗莉說。
社會好風氣,「打包」成為習慣
近日,記者來到天心區網紅打卡地冬瓜山的幾家燒烤餐廳發現,近八成消費者打包了餐後剩菜。「以前外出用餐,吃剩的菜不好意思打包,現在提倡『光碟行動』,打包的人越來越多,讓我也打消了顧慮。」市民乞女士表示。
「光碟行動」不僅減少了浪費,還帶動了社會文明。過去顧客用完餐後,桌上幾乎都有剩菜,準備的打包盒也少有人用。如今,用餐浪費現象逐漸減少,消費者適度消費,吃多少點多少,剩餘打包已成為大家的好習慣。」一餐廳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在天心區文明餐桌行動的推動下,轄區舉辦喜宴也不再「有餘有剩」。
合理消費,「排場」宴席不浪費
受傳統觀念影響,請客吃飯一定要「有餘有剩」,這樣才能顯示主人的熱情。然而,隨著城市文明的提升,在「文明餐桌」的推動下,這一現象有所好轉。
日前,市民劉先生準備在七夕節預訂婚宴。最初,酒店為其提供每桌18道菜的用餐標準,在看過菜單後,劉先生決定適當減少菜品。「過去請客講究『排場』,菜要越多越好,現在人們更加注重菜品的品質和口味。」劉先生認為,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席體現了主人的用心,客人也更加注重宴席氛圍,滿桌剩菜不僅沒為客人帶來更好的用餐體驗,也是一種浪費。
全社會參與,共同促進天心文明
「光碟行動」「公筷公勺」「文明餐桌」的海報、桌籤、漫畫、公益廣告……隨著「光碟行動」的推行,各類文明用餐的提示在餐廳、食堂、學校、樓棟、電梯間出現,尊重糧食、文明用餐在天心區蔚然成風。
下一步,天心區將以「光碟,天心在行動」為主題,深化「新文明餐桌」行動,在全區持續深入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以實際行動制止餐飲浪費,推動形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文明餐飲的良好社會風尚,營造健康向上的節儉型餐飲文化。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