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郵筒,致未來的自己

2021-03-01 NCUTpsyc

時光郵筒,致未來的自己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日子,待到夏日炎炎,又將是畢業生離校之際、大一的懵懂少年也將成為學長學姐。大家對自己一定有好多話要說,也會有很多不好意思開口的話想對TA說。不管是反思還是總結,不管是對未來的期望和現在狀態,抑或是大膽的表白和遲來的道歉。都可以用筆寫下,給未來一份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感動。

心理協會將為你創造這個平臺,讓你與未來的自己對話,在收到信件的剎那發生時空錯位,讓現在和過去重新連接,讓你重新審視時間與生命的意義!


活動內容:

時光郵筒的活動時間是貫穿整個學期的,由學期初開始學期末結束。投信人在學期開始後,以活動開始日期為開始,時光信箋到達的日期可自行決定。

投信人須在信封上標明收件人姓名,聯繫方式,送達地址,送達時間。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進行投遞,也可以投遞小件的時光膠囊(物品)。在學期期間,全校同學及老師可以在每周四中午將時光膠囊或信箋交到位於小廣場的相關工作人員處。

時光郵筒是一個延續性的活動,自第一次公開徵集時光信箋開始,每周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及地點進行信箋的收集工作。後續工作會另行通知。


注意事項:

1、送信時間為每學期的1-15周,並且在收件人畢業之前。

2、收件人可以使自己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人(本校師生)

3、若收件人非本人,送信人可以選擇匿名或實名

4、送信地址僅限於校內(包含金鼎公寓)

5、信件中不得放置貴重或危險物品,如有遺失、損壞或者其他後果,本社概不負責。

6、時光郵筒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北方工業大學心理協會所有。

時光郵筒,許你所思,許你所想,許你所念,許你一墨相惜。

相關焦點

  • 去廣府廟會DIY明信片 郵寄給未來的自己
    >>> 2013廣府廟會(時間+主要活動)信息一覽市民拿著DIY的明信片,準備投入郵筒中。信息時報記者 陳文杰 攝信息時報記者 陳文杰 攝  昨日是廣府廟會的第四天,忠佑廣場的「DIY明信片區」前排起了長龍,許多遊客在活動區內的「財神爺」布景板前拍下照片,並現場DIY屬於自己的明信片。據了解,製作一張含郵票的明信片需要5元,可以當場寄出,也可以投入時光郵筒設定在未來的某一天寄出。
  • 800個郵筒的深圳堅守
    自己集郵的方式也由過去從一封封書信上收集郵票,日積月累,變成直接購買首日封或者郵冊。雖然也是文化傳承,但是過去那種收集到一枚好郵票如獲至寶的感覺,再也找不到了。 未來郵筒不會撤出城市 「一個綠娃娃,整天站路邊,開口不說話,能把消息傳。」市民許女士告訴記者,這是一道他兒子稱「全班都答不出來」的謎語。
  • 監獄開了「時光郵局」 服刑人員對未來的自己寫了啥 
    「慢遞郵局」的創意在吳小波的心裡久久不能忘懷,他想,也許這種寫信給未來自己的做法,可以用到服刑人員的教育上。讓服刑人員給刑滿釋放後的自己寫一封信,信紙不僅可以盛放他們對未來的渴望與追求,也可以讓走出監獄後的自己,回頭看看當初的心境。小劉,就是當時吳小波試點「慢遞郵局」的第一個服刑人員。
  • 畢業季 致未來
    6月23日,學生們在畢業課堂上展示寫給未來的信。畢業季來臨,山東青島重慶路第二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們,寫下自己憧憬未來的美好願望,通過寄存信函的方式,存在學校提供的郵筒中,以期多年後返校,重溫在母校讀書的童年記憶。王海濱攝(人民視覺)《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4日 06 版)
  • 拍照用力推 臺北「歪腰郵筒」愈來愈歪(圖)
    臺北市龍江路歪腰郵筒吸引民眾圍觀拍照。(圖片取自臺媒)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龍江路歪腰郵筒爆紅,許多民眾拍照時用力推郵筒擺姿勢,造成郵筒愈來愈斜。   即使夜間九點多,仍見排隊要和歪腰郵筒合照的人龍;非假日早上,歪腰郵筒旁也站滿了人,遊客也拉著行李趕來「到此一遊」。為了拍攝效果,合照人群排在慢車道上,人車爭道、險象環生。   臺灣「中華郵政」表示,最近各界對於郵筒的保存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要原地保存,但也有民眾反映影響交通,近期內會找來文化、文史等各界代表討論歪腰郵筒未來的保存方式。
  • 郵筒開箱時間模糊 天津市民:郵筒還能正常投信嗎?
    也許是郵筒的日漸落寞和開筒次數的模糊,讓那些仍然採取郵寄方式的人們對郵筒是否處在「工作狀態」產生懷疑,對此天津市郵政公司表示均可正常投寄。  市民疑慮  路邊郵筒還能正常投信嗎?  近日,市民張大爺找到記者,對自家附近的一個郵筒是否還在正常使用提出了疑問。
  • 廈寄信越來越少郵筒不減反增 郵筒成新建小區標配
    他說,目前,廈門島內外共有289個郵筒。其中,島內外共有街面郵筒201個,主要人口聚居區平均一至兩公裡服務半徑會設置一個郵筒;各郵政支局門口也會設置一個郵筒,數量為88個。  「以前廈門的郵筒數量更少,近兩年數量則呈漸進式增加。」康火燦說,隨著新區的發展、延伸,基本上只要有新增樓盤小區,市民投(寄)信有需求,就得按行業設置標準和郵政企業履行普遍服務的要求,增加郵筒設置。
  • 時光郵局丨他用三年前的信封,寄來三年後的期許
    原標題:時光郵局丨他用三年前的信封,寄來三年後的期許齊魯晚報「時光郵局」活動自13日開啟以來,十多天的時間裡,有上千名讀者通過平信、電郵和新媒體客戶端參與互動。他們寫下自己的心聲和夢想,期待2020年重新收到這段回憶。
  • 「拾信者」神秘郵筒地點大公開!
    在回顧當天擺攤情況前,先看看更重要的,郵筒的放置點在哪吧。予未來參與方式將想對未來的自己或者是對他人說的話,寫成一封信,在信封上寫上收信的時間和地址,並將信投到我們的郵筒裡,我們會在那一天將信送到收信人手上。
  • 「歪腰郵筒」曾一夜成網紅,致道路堵塞,如今已不再紅
    2015年,颱風「蘇迪羅」給臺灣帶來強風豪雨,各地都傳出不小的災情,不過在臺北市卻意外「製造」出兩個可愛的「歪腰郵筒」,成為民眾拍照「打卡」的新景點。(圖片來源:銳圖)2015年8月8日,臺北市區許多大樹和招牌都傾倒、掉落,沒想到連郵筒都被吹歪。
  • 上海人民廣播69歲了 聽眾開放日、時光郵筒玩轉「生日派對」
    不同於往年的開放日,在這次「聽眾開放日」中,每個頻率將通過特別策劃的線上節目,各自集結30位對頻率「知根知底」的忠實聽眾,由主持人與製作人親自帶隊,在頻率的專屬時段走進廣播大廈,參觀被稱為「廣播夢工廠」的全媒體製作中心,了解廣播節目與融媒體產品的製作過程;探秘直播間,留下自己的「主播紀念照」;還能和主持人一起坐下來面對面交流,為廣播的創新發展獻計獻策;最後,向「時光郵筒」裡投遞一封寄往未來的明信片,
  • 清華學子重返母校 時間郵筒給30年後自己寄信
    情人坡"應該是校慶活動當中的主要活動場所,今天下午和昨天下午一直以來最主要的活動叫做時間郵筒,它其實就是我身邊一個透明的郵筒,會裝滿很多的信件,是寫給30年後自己的,據說清華已經為這次校慶發放了15000份這樣的信件,而大家30年後會憑藉著信件上的郵號找到自己的這封信,信究竟寫了些什麼呢?
  • 明日之後郵筒怎麼建
    1、回到101接取郵筒任務,沒有刷出任務的話退出重新卡;2、等到郵筒任務刷出來的時候,再消耗材料建造郵筒;3、建議把郵筒放在空曠的地方,不要擋住做其他任務的道路。 1、回到101接取郵筒任務,沒有刷出任務的話退出重新卡;2、等到郵筒任務刷出來的時候,再消耗材料建造郵筒;3、建議把郵筒放在空曠的地方
  • 88完美郵箱跨界中國郵政 打造「時光郵局」用聲音連接未來
    此次活動是完美世界控股集團首次在金山城市沙灘開展V-PERFECT品牌周活動,以「奇幻沙灘 不負時光才完美」為主題,充分整合了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在影視、動畫、教育、商務網際網路等方面的業務優勢,並結合金山城市沙灘的資源優勢,為遊客帶來了一場奇幻而有趣的沙灘之旅。   其中,「時光郵局」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圍觀打卡。
  • 明星郵筒變身「開心果」/朱穗怡
    圖:臺北有酒店推出「超萌郵筒專案」,住房就送限定明信片和郵筒造型杯子蛋糕/ 中央社  颱風「蘇迪羅」上周橫掃臺灣,暴風豪雨給島內帶來嚴重災情,卻令兩個被颱風吹歪了的郵筒一夜爆紅,成為連日來島內坊間的討論焦點
  • 2019展望未來的句子 致未來自己的唯美說說|2019|展望-滾動讀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展望未來的句子 致未來自己的唯美說說 相信大家在上學的時候,都憧憬過自己的未來,還寫過致未來自己的信。就算我們無法把握自己的未來,但我們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無限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憧憬未來的句子,一起來看看吧!
  • 早上致自己的勵志金句,願你不負時光,迎難而上!
    分享一些經典的勵志句子,一些早上致自己的勵志金句,新的一天,新的目標,在勵志的路上,為自己加油。1、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不要放棄太早,多堅持一會兒,你會收穫驚喜。願你不負時光,迎難而上。早安。Today’s efforts determine where we will be tomorrow. May you live up to the time and face difficulties. good Morning.
  • 郵筒是需要珍視的文化符號
    馬路兩側的大郵筒,日日吃灰。誰曾想,上班路上能偶遇郵政小哥來取件。希望這道美麗的綠色風景能一直被保留。」近日,一名杭州市民在街上看到一名郵遞員在郵筒邊開箱取件,他拍下照片傳到網上,並寫下以上感慨。隨後在網上掀起一波回憶殺——「郵筒真的還在啊」「我小時候還有過筆友」「下課會去學校傳達室翻信箱的我」……  正如新聞所描述的,綠色的郵筒,黑色的郵遞口,加了把鎖的箱門,在手機還不盛行的年代裡,那裡積聚著最濃烈的情感期盼,期盼它能捎來遠方親人、師長、朋友、同學、戀人的關愛、問候、交流或相思。
  • 郵筒寄信,豈能失信?
    中國最大郵筒竟然只是藝術品!昨日下午,廣州市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郵筒」不是郵政通信設施,也從未開辦寄給30年後的慢遞服務。  寄出一封信,三十年後再送達,寄託了很多人的浪漫期許和夙願,也正基於此,15米高的大郵筒自2011年立起來之後,幾乎成了廣州的一張文化名片,將被拆的消息傳出之後,請求保留的聲音也不絕於耳。
  • 郵筒被撤,寄信要走半小時
    編輯同志:人民中路曙光集團門前的郵筒怎麼移走了?強烈要求恢復移走的郵筒。方園數裡都得坐兩站車到火車站才能投信,百姓十分不便。白沙古井對面長沙銀行門前有一郵筒,該郵筒已經壞了一兩個月了,郵筒的投遞口也被貼了封條,但是一直都沒有人來維修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