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正式啟動,網下打新分享改革紅利。4 月27 日,證監會和深交所相繼發布多個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配套業務規則,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創業板註冊制正式啟動。從徵求意見稿來看,創業板在發行審核方式、交易規則、投資者適當性、併購重組及退市安排等多個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參照科創板經驗,註冊制新股網下發行向機構投資者傾斜,其中中長線投資者獲配比例更高。同時市場化定價機制下,研究能力、定價能力及價值挖掘能力強的機構投資者可更大限度的分享改革紅利。
建議參與打新的投資者在6 月初完成6000 萬元底倉配置。由於創業板與科創板的審核註冊流程相同、企業屬性類似,我們認為創業板新股與科創板新股有一定的可比性。依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方法》、《深圳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發行實施辦法》及參考科創板已上市企業的相關數據,我們預測新股發行網下發行比例在50%-60%之間,中長線投資者獲配比例更高;底倉市值要求大概率為6000 萬元。預計首批創業板註冊制企業將在8 月左右掛牌上市,由於前20 個交易日的平均持倉市值要求,建議參與創業板註冊制打新的投資者於6 月初完成底倉配置。
首批打新收益率預計在1.31%-12.10%區間,選股能力至關重要。影響打新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融資規模、網下發行比例、申購上限比例、有效申購獲配比例、新股期望收益率及基金產品規模等。我們通過研究600-1000 億募資規模下打新基金產品規模與新股期望收益率的變動來測算打新收益率的範圍區間。假設創業板註冊制網下發行比例為55%,新股漲幅60%-100%,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全部頂格申購,申購上限比例為55%, A、B、C 類投資者網下中籤率分別為0.08%、0.07%、0.06%,產品規模在2-5 億元的情況下,A、B、C 類投資者打新收益率區間分別為1.74%-12.1%,1.52% - 10.59%,1.31% - 9.08%。鑑於個股差異較明顯,選擇上市企業對打新收益至關重要。
風險因素:政策細節較科創板有較大改動,發行規模不及預期,新股漲幅不及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