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軍校,可能很多人會以為指揮類專業去部隊非常苦,都會首選非指揮類專業,這樣每年非指揮類專業錄取的分數都是比較高的。今年江西軍校招生還出現了往年少有的一種現象,出現了9所軍事類院校要缺額補招,也可能是有不少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只報考非指揮類專業,都不想報考指揮類專業,不服從志願調劑,這樣才導致有不少考生過了投檔線,由於所報專業人數較多,其他投檔分數稍低的指揮類專業又沒有報,而錯失了上軍校的機會。
對於好多非指揮類專業軍校學員來說,還是會有不少會分配到部隊,成為部隊的專業技術幹部。技術幹部,在部隊來說,相對行政幹部,相對比較「清閒」一點,他們不需要帶部隊帶兵,也不像指揮類幹部那麼辛苦。
從部隊的實際情況來看,並不是大家認為的那些高考高分的非指揮類幹部在部隊受歡迎,在幹部提升方面,那些「高分」幹部反而在提升上受到一些限制。
近幾年部隊改革,對技術幹部的要求有所提高,在晉升中也需要進行考評,不再像以前那樣時間到了就可以提升了,這也讓不少技術幹部覺得一些僅有的優勢也不在了。
技術幹部往往都是來自於軍校非指揮類專業的軍校,他們高考的分數比指揮類分數都要高不少,他們在部隊的優勢,應該比分數低的非指揮類幹部高。實際上,技術幹部受歡迎並不如指揮類的行政幹部。
一是想提升受崗位限制,發展路子窄。了解部隊編制和幹部情況的可能知道,我們通常看幹部職級大小,看他們是什麼級別,比如是營長、連長、排長,這樣也比較好比較,但技術幹部,畢業後副連職,授予中尉軍銜,技術十三級,這個不了解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幹部也是不太熟悉的。並且在部隊技術幹部的崗位也受編制限制,有的在連隊技術十級的工程師,實際是技術十級已經是正營級,但仍然要在連隊工作。以前機關工程師,衛生隊的軍醫,現在也都按要求編入營連,還要服從營連幹部的管理。技術幹部並不像行政幹部那樣,可以當營連長,基本沒有機會到機關當科、股長,部門領導或更高級別的崗位技術幹部也基本沒有機會。
二是想轉業經常會被卡,想走走不了。專業幹部的最高服役年限往往都要比行政幹部要多幾年,這也意味著,當了技術幹部就要比行政幹部在轉業中想走還增加了難度。通常會以緊缺崗位會對技術幹部在轉業方面設置一些限制。如果有一些部隊的軍醫和通信工程師,在轉業時基本都會被卡,他們想轉業的難度,只有經歷過的都會知道。只能說,這也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又沒有進大機關當領導的機會,又想走沒有辦法走。
三是轉業安置不如行政幹部。這一點可能是讓好多技術幹部最傷心的地方,技術幹部的轉業不管你職級高低,哪怕是技術8級相當於行政正團級別,由於不是行政幹部,不能夠參與行政正團安置選崗,技術幹部與營以下行政幹部進行選崗,只是安置後可以享受職級相當的待遇,從某些方面來說,職級比較高的技術幹部轉業到地方想當行政級別的領導幹部也非常難。轉業安置這樣的一些政策對技術幹部來說,這樣的限制不太應該啊。
雖然高分的技術幹部在基層並不受歡迎,並且好多技術幹部由於在轉業安置中,並不能選擇在到比較自己適合的安置崗位,有不少專業技術幹部,他們轉業時放棄了計劃安置,選擇了自主擇業。
從軍改之後,技術幹部進科研院所和院校的比例已經大降低了,現在很多具有碩博學歷的技術幹部,也都分配到了一線戰鬥部隊,對於今後技術幹部如何發展,也希望能夠出臺更好的政策和辦法,但目前來看,技術幹部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內還存在一些「爭議」!
在部隊想要有更大的發展,指揮類專業可能要吃一些苦,但之後的前途和發展要比非指揮類路子要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