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嬰兒車熱潮:低調炫富的大殺器,新手父母的救生圈

2020-12-12 36氪

編者按:許多新手父母常問自己:有了孩子之後,還能像過去那麼瀟灑嗎?本文編譯自英國《衛報》題為「Perfect prams for perfect parents: the rise of the bougie buggy」的文章,作者Linda Rodriguez McRobbie分析了豪華童車熱賣的現象,從童車歷史,設計改良以及顧客心理的角度看到了新一代父母們所流露出的焦慮,從理性和感性上解釋了這一現象,希望能為你帶來啟發。

高檔童車熱

懷孕之前,卡裡·博勒從未注意過街上的嬰兒車。但自從2001年,這位任職於阿姆斯特丹的廣告公司的美國人懷上第一胎後,她發現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都不乏同一種嬰兒車的身影。這是一款由荷蘭企業Bugaboo設計的嬰兒車:它光滑的外表就像只青蛙,具有未來主義的設計感。卡裡說:「這款嬰兒車充斥著整個阿姆斯特丹——你根本看不到其它款式。」

2001年年末,博勒家的新成員,女兒查莉迎來了她的一歲生日,他們計劃前往洛杉磯南部的曼哈頓海灘休假六周。博勒夫婦用紅色的Bugaboo嬰兒車推著查莉走在曼哈頓海灘的街道時,人們紛紛駐足,瞪大了眼睛仔細觀看。儘管當時Bugaboo嬰兒車風靡阿姆斯特丹,在歐洲以外卻無人知曉。還有一次,一個開著保時捷的男人突然把車停下,問他們這是什麼,哪裡才能買得到。

當時美國流行的嬰兒車有兩種:一種容易摺疊,骨架卻略顯脆弱;另一種結實卻笨重,像大型賣場的購物車。Bugaboo的嬰兒車兼具了兩者的優勢,不僅易於摺疊,單手推動也不成問題,還提供了可用於雪地和沙地推行的替換輪胎。父母還能把推桿翻過車頂,可以選擇看著孩子或者讓孩子看看外界。博勒夫婦很喜歡這款嬰兒車,同時意識到,這一定會受美國家長的歡迎。卡裡回憶道:「我們倆覺得,為什麼這裡不能有這種嬰兒車呢?」

回到阿姆斯特丹後,卡裡馬上與Bugaboo會面。Bugaboo成立於1997年,兩年後首次將嬰兒車投放至歐洲市場。儘管在2001年面世的那款青蛙嬰兒車銷售十分火爆,Bugaboo的規模仍然很小,員工只有7名。會議上,卡裡表示,要把Bugaboo銷往美國。對方問卡裡是否要收購Bugaboo。「我說,賣了你會後悔的!」然而2002年,她成為Bugaboo在美國地區的董事長,回到曼哈頓海灘,把15輛青蛙嬰兒車放進了車庫——這是公司可以騰出的所有存貨。

卡裡的策略十分簡單:讓這15臺嬰兒車去到合適的家庭手上,指的也就是洛杉磯的名人富豪。她嘗試尋找那個開保時捷的人,結果發現他竟是Nobu Malibu飯店的主廚,於是給了他一臺。但卡裡心裡盤算著,要把一臺嬰兒車拿給「米蘭達·霍布斯」——《欲望都市》裡的一個虛構人物,由辛西婭·尼克森飾演的紅髮律師。「因為那是當時最具標誌性的電視節目」,所以其中一名主角懷孕的劇情播出後,卡裡聯繫到了《欲望都市》的道具組。同年8月5日播出的第五季第六集片段中,一架紫色的青蛙嬰兒車,內襯著奶油色布料,出現在了米蘭達公寓的走廊上,她徹夜照顧自己的孩子,一臉瘋狂,正準備去工作。

劇集結尾字幕滾動後,全美的家長開始搜索那臺「別致的嬰兒車」,瘋狂程度不亞於對同劇中Carrie的Manolo Blahnik高跟鞋的興致。一年半之後,Bugaboo嬰兒車大批進入美國市場,在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的街頭都可以發現它的存在,儘管當時價格就已高達700美元。大批名人包括格溫妮絲·帕特洛和維多利亞·貝克漢姆都被拍到推著Bugaboo嬰兒車的畫面。Bugaboo在美國的銷量連續兩年翻了三倍,在英國也有兩倍的佳績。當公司宣布銷售新款嬰兒車,人們要排隊數月才能買到一臺。2007年Bugaboo bee推出市面時,排隊等候的名單和首款iPhone一樣長,而二者都是當年最熱的潮物。

這個現象,後來被認為是現代生育觀念引起的新世紀瘋狂消費的開端——由精美嬰兒車引起的消費熱。青蛙嬰兒車在《欲望都市》「首秀」後不到兩年時間裡,已經有6家公司根據Bugaboo的可更換輪胎,跟風設計相應的高端產品。Bugaboo也不落後,它們在設計和功能上更進一步,推出的產品不僅具有迴轉輪組和減震功能,而且各部件均可調節,它們讓嬰兒車不只是單純地滑行。這些新功能都反映在了產品的價格上,對一些家長而言,挑選嬰兒車更像是在買一輛轎車。

在過去,嬰兒車的定位是安全和合理的價格,家長思考的是:我願意為孩子付多少錢,或者是我要怎樣保障孩子的健康安全。但新式嬰兒車的出現反映的是現代家長內心嚴重的焦慮:孩子出生後,我會和過去不一樣嗎?這些嬰兒車給出的答案就是:你還是過去的那個你,那個熱愛設計,旅遊,潮流的你,儘管多了一件需要留心的事情。成為家長並不意味著我要被這個孩子束縛住。

2016年,美國的嬰兒車產業總值將近7.5億美元,有分析師預測,儘管生育率逐年下滑,全球嬰兒車產業總值將在2020年增長至35億美元。如今,二手高端嬰兒車市場也在蓬勃發展,維修服務前景大好:在英國哈羅的Buggy Pitstop,是英國首家嬰兒車修理專營店,每周要修理50多架嬰兒車。

儘管Bugaboo及其它同類企業的產品十分昂貴,不可能在銷量上完全佔領市場,但它們對嬰兒車的設計切中了家長們的心思——一款讓人夢寐以求,功能多樣,款式新穎,在費用上也能擔負得起的潮物。高檔嬰兒車面世後,孩子的坐具似乎也成為了父母身份的象徵。人們通常覺得,嬰兒車越好,說明家長經濟條件越好,也越關心孩子。結果,原本受眾面窄的高檔嬰兒車竟變成了大部分家長的選擇。

嬰兒車製造企業為何能輕易地吸引顧客購買如此昂貴的產品?不光是因為更佳的樣式與應用的先進科技,更深層的原因,在於Bugaboo嬰兒車等一類商品已經成為新一代父母的象徵。

嬰兒車的歷史

幾乎每位受訪者都認為Bugaboo讓豪華嬰兒車轉變為一個「社會階層的象徵」,此話不假,但這也反映出人們身處這個時代的焦慮,儘管他們一致表示這樣的嬰兒車是生活的必需品。

回顧人類歷史,幼兒的成長,大多數時間都由母親抱著。直至17-18世紀,歐洲貴族認為,他們的孩子也應該和他們一樣,有自己的坐具。在1800年前後,工匠為威靈頓公爵的長子打造了第一個「嬰兒車」,可由僕人,家犬,山羊和馬駒牽動。木製塗金的坐具有著貝殼的外形,鋪有藍綠色天鵝絨軟墊,十分精美。但坐具下的三個輪子讓它看起來也有點奇怪。

到了維多利亞時代,現代童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城市化的快速進程讓形形色色的平民百姓湧入市鎮。根據當時的報章記載,人們擔心保姆抱不穩孩子。因此不少富裕的家庭會為孩子製作更實用的坐具。在英語中,perambulator一詞原指推嬰兒車的人,後來還引申為推車這個動作。這個詞語的出現充分地將不同階層的市民區分開來。即將出版一本介紹嬰兒車歷史的書籍作者珍妮特·羅恩斯利告訴我「它意味著你生活的地方有可以推嬰兒車的場所,要麼是私人花園,要麼就是靠近公園的地區。」

後來嬰兒車迅速成為追捧的物件,而維多利亞女王是第一批讓嬰兒車變得時髦起來的名人之一。1846年,她在倫敦路德門山的嬰兒用品店購買了三輛嬰兒車,每輛價值四個基尼。幾年之內,倫敦出現了20多家嬰兒車廠家,其中6家還在牛津街上開設了體驗店。與此同時,嬰兒車製造商將目標人群定位在中產階級,它們的廣告大多描繪的是母親推著孩子的畫面,而不是由僕人來推。

20世紀20年代的嬰兒車

為了讓工薪階層也能買得起嬰兒車,廉價的同類產品也進入了市場。在20世紀20-30年代,嬰兒車從奢侈品演變成為生活必需品(有趣的是,如今不同的嬰兒車產品可以分別歸入上述兩類範疇之中,一般說來,新生代的嬰兒多躺在豪華童車裡,而過去的孩子一般用的是推椅和小推車)。後來,市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改變,他們開始長途旅行探訪家人朋友,或是到商場採購。父母們開始體會到用嬰兒車的便利之處。戰後的英國,人們可支配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郊區住房的爆炸式增長都讓嬰兒車的地位更加「鞏固」,就好比如果父親離不開他的小轎車,那麼母親也離不開她的嬰兒車。乍看之下,這仿佛證實了「母親的角色就是照顧孩子」的觀點,但這實際上是一種無聲的解放。羅恩斯利提到,作為母親,嬰兒車實際上給了你走出房子的機會。

嬰兒車企業的發展順應著社會的變化。在上世紀60-70年代,汽車價格下降,父母們希望嬰兒車能塞進汽車後尾箱。1965年,英國航天工程師歐文·麥克拉倫發明了一種鋁合金材質的輕質推車,它可以像雨傘一樣把骨架收成細長棍棒,因此命名為「umbrella stroller」。這一發明導致大批傳統嬰兒車企業倒閉結業。1984年,嬰兒車行業出現了新的變革,一位馬拉松運動員發明了第一款慢跑用嬰兒車——三個輪子的設計讓你可以邊慢跑邊帶孩子,緊跟80年代流行慢跑的風潮。

到了上世紀末,嬰兒養育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商品化,父母在保護和寵愛子女上更捨得花錢,開始買許多新奇的物品。許多父母由於晚育,收入和個人品味相匹配,他們希望在育嬰這一問題上,也能保持精緻。同時,蘋果公司把電腦設計成發光的貝殼,掀起了對日常物品進行「二次設計」的新潮流,比如垃圾桶和茶壺等。各式日用品的製造企業開始把注意力從降低成本轉移到在外形設計上。

聚焦產品設計的嬰兒用品公司蜂擁而入,它們常用這樣的故事包裝自己:在企業家和新手父母眼中,過去的嬰兒用品只是一堆花花綠綠的塑料,他們想要更好的東西。於是兒童日用精品店在全球遍地開花,賣起了有機棉睡袋,80英鎊一包的尿片和500英鎊一張的山毛櫸木簡易床。

但最大的轉變還與社會上性別的動態變化有關。越來越多女性一邊照顧孩子,一邊追求自己的事業,可她們並不清楚如何在母親和職場人的角色中做出平衡,此時企業抓住機遇,向她們承諾減輕負擔。同樣具有變革意義的事件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推嬰兒車,換尿布和護理嬰兒的男性數量有了顯著的增長。根據一項研究,從1975年到1997年,英國父親平均每日用於照顧孩子的時間增長了800%(儘管這一時長仍然低於母親)。

許多企業認為,比起過去女性買家的選擇,這批新手奶爸更願意購置樣式豐富,具有成熟感的優質嬰兒用品。絕大部分產品設計師為男性,他們嘗試從新的角度考慮嬰兒車的實用性和設計美學,他們發現開發新產品帶來的興奮感不亞於設計一輛新車。

Bugaboo的發展之路

在此形勢下,Bugaboo應運而生,它們的使命就是為了帶來具有現代感的產品,吸引新一代父親。「1997年我們進入這一行業時,市面上都是些不好看的嬰兒車,印著醜萌的泰迪熊,輪子還是白色的。」Bugaboo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麥克斯·貝倫布魯格告訴我,語氣裡還帶著明顯的鄙視。那時的嬰兒車設計得很臃腫,都是一大堆管子,條塊和極廉價的部件。

53歲的貝倫布魯格,瘦高的個子,長著一頭灰發,戴著細框眼鏡,外表充滿活力。我們的會面在阿姆斯特丹郊區Bugaboo公司總部會議室進行。這裡是產品設計和部分產品測試的中心。精簡的辦公室裝潢充滿親和力,和企業文化相一致,與其說是吸引小孩子,不如說更能吸引父母們的目光。同樣我們看到公司的標識:三個相互重疊的圓圈看起來就不討小孩喜歡,反而像007電影中,透過槍管看到的畫面。

1994年,貝倫布魯格才29歲,還沒有子女。就讀於埃因霍溫有名的設計學院,正在尋找畢業設計的靈感。當時他覺得嬰兒車實用度低,樣式單調,缺乏美感。因為荷蘭人普遍較高,父親們推起來很不方便(2016年一項研究發現,荷蘭男人身高是全球之最)。

可是嬰兒車的改良非常困難。即便是最基礎的修改都需要在推車人和承載的孩子之間相互協調。如果嬰兒車從孩子出生後就開始用,還必須要考慮到使用期間,這個孩子會至少長大兩倍,重量也會增加四倍。

而且毫無疑問,這些嬰兒車的乘客,大多脾氣多變,情緒乖張,卻又嬌嫩脆弱。因此嬰兒車需配備有效的減震裝置,儘可能減小對嬰兒大腦磕碰的損傷。靈敏的剎車,不易側翻的車身,既易穿戴又不易掙脫的安全護具也都是需要改良的目標(1990-2010年間,美國發生了近361000宗嬰兒車的相關事故,67%是由兒童掉出嬰兒車引起的)。此外,嬰兒能碰到的部件都必須無毒,嬰兒車摺疊過後也不能引起事故(2009年Maclaren公司召回了1百萬臺嬰兒車,此前有12名孩童由於摺疊鉸鏈夾斷了手指)

因此嬰兒車出廠前必須經歷一些考驗。「有些風險我們可以預測得到,但也有不可預知的危險存在」產品設計師兼皇家藝術學院的講師詹姆斯·蘭博告訴我。比如,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Bugaboo的產品會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在「不規則平面測試」中,嬰兒車放置在跑步機上,接受48萬個地面突起的考驗。「路沿測試」模擬了負重嬰兒車從馬路推上人行道的動作,並重複10000次。距離測試則是看嬰兒車最多能推多長的距離(變色龍3型的記錄是5592英裡,意味著你可以在邁阿密和西雅圖之間推一個來回)

無法預料的情況,包括嬰兒車卡在列車門;或者在高峰期下公共汽車時,被某些東西鉤住了車背。這些沒有相應的測試,但設計師對此早有準備。「所以我們會做充分的設計」蘭博說。

當貝倫布魯格著手解決嬰兒車存在的問題,他並沒有想那麼多。他只想著設計一款能體現「美感」、「愉悅」、「簡約」,並能吸引男性目光的嬰兒車。最早的設計至今還放在了Bugaboo接待桌背後的陳列架上,他讓助理把它放上去。「那是94年做出來的」他說。

和當時市面上其它童車都不一樣,這個改良款座位是L形的,腳踏板安在了銀光閃閃的彎曲金屬條的骨架上。他把車把手調低,接上了前胎的軸。這兩個大前胎是他從一個小孩的單車上卸下來的。連著後輪的金屬塊託住了座位底部,看起來像個英文字母X。與其說是輛嬰兒車,它倒更像個手推車。「因為這是設計給男人推的,所以我想要它能適應所有地形,還能跑起來。」貝倫布魯格說。這輛車可以和自行車連到一起——畢竟是在荷蘭。如果把操縱杆翻過來就可以換成由兩個輪子支撐。「不錯吧,這樣的話你還可以把車帶進樹林和山裡。」

但從家長的角度,這輛嬰兒車簡直可怕,座位處稜角分明,而且沒有遮陽板,完全暴露在外,也沒有安全帶,只有固定雙腳的卡口,像坐在遊樂場的旋轉木馬上。我個人感覺坐上這輛嬰兒車不會有多舒服,貝倫布魯格也表示,這個成品「簡陋得像給斯巴達人用的一樣」。

雖然配套設施還跟不上,至少骨架已經成形,為後面的改良打下了基礎。正如品牌的名字Bugaboo,它的意思是「妖怪」,但設計師認為它也有「可愛萌」的意思。初代改良款最重要的標誌性革新是嬰兒車的核心接合處,他將把手末端和座位承託處,以及前後輪的頂部相連。從視覺的角度,這樣的設計讓車身更簡潔和美觀,前輪處的直把手給人一種力的感覺。而在功能方面,只要翻轉操縱杆方向,就可以調整孩子的朝向。

Bugaboo的特色設計:把手,座位承託和輪子全部接到了一起

時至今日,儘管產品設計迭代經歷了20多年,這個接合處依然是眾多款式的核心樣式,也是貝倫布魯格最引以為傲的設計。「我覺得這就是最簡單的設計。前後輪,座位和把手全部接到一起,沒有更乾淨利落的了,」他補充道,「我實在沒有辦法繼續優化這個部位。」

貝倫布魯格最終以優等成績順利畢業,並獲得了嘉獎,然而在商業世界裡,這樣的設計只是小兒科。「我們都太過理想化,曾以為能把它推出市場。結果還是失敗了,人們在商店裡這麼評價『這樣的嬰兒車,孩子他媽才不想用,孩子他爸也不會買的』,於是我們還得繼續改。」

接下來的三年間,貝倫布魯格對嬰兒車重新設計,著重提高安全性和舒適性。1997年,他的親戚愛德華·贊尼籌集了啟動資金,在臺灣生產了一批成品,和他一起創建了公司。他們帶著10多款新產品,在科隆的Kind + Jugend展覽會設展,這是全球最大的嬰幼用品貿易展之一。那些曾對94年的設計款式無感的零售商和生產商,好像突然愛上了這些97年的新款。對設計調整後,他們又在1999年生產了經典款嬰兒車。他說:「我們沒有搞過任何促銷,那些產品就被一掃而空了。」

嬰兒車是一筆情感投資

試想你在購買豪華嬰兒車的畫面,你會感覺在向別人展示,你有多愛自己的孩子,你希望給予他最好的一切。但你在提供這一切時,其他的父母也在觀察你的行動,這讓你有所顧慮。你不想表現得太誇張,因為大家都覺得炫富不是件好事,這個度很不好把握。

於是當Bugaboo面世後,父母們找到了排解焦慮的方法。此前也有一些非常昂貴的嬰兒車——Bugaboo推出青蛙車的同一年,Maclaren公司推出了價值2000美元的限量版Techno嬰兒車,由皮革與鈦合金製成。但Bugaboo巧妙地放棄一切矯飾,推出了具有實用功能和醒目設計的產品,而不是大搖大擺炫富的遊行花車。

倫敦公園裡推著嬰兒車的家長們

Bugaboo抓住了人們的心理:嬰兒車充其量是一種實用的奢侈品,不會讓別人覺得你過於炫富。「當你推著車到公園,旁人不會覺得你是個勢利的人。」設計師詹姆斯·蘭博如是說。此外,嬰兒車是為你孩子而買的,這個理由充分解釋了你當初的「奢侈」。

某種程度上,Bugaboo公司在制定銷售策略時,並沒有把顧客群體單純地看作嬰兒的父母,而是把他們定位為普通的成年人。因此Bugaboo的廣告一般會投放到家居設計雜誌或者生活方式雜誌上,比如《Dwell》或《紐約》,而不是那些家庭雜誌。這樣就會給人一種感覺,這是家剛決定開始做嬰兒車的設計公司。Bugaboo的確有賣過行李箱,雖然按理也應該會賣其它嬰兒用品,但實際上完全沒有涉獵。

貝倫布魯格問我有沒有買Bugaboo嬰兒車。答案是否定的,我記得我以前和別人一樣,也想買一臺,但實在說服不了自己花那麼多錢買一個用不了多久的玩意。於是我們買了便宜一點的Quinny Buzz嬰兒車,它和Bugaboo差不多,不花哨,有著高度可調的推桿等等。美中不足的是,它的名字聽起來像維多利亞時代的俚語,意思是陰道。

「那太糟了」貝倫布魯格說,他推出Bugaboo變色龍3型嬰兒車,向我展示它的優越性能:有隨意翻轉的操縱杆;座位可以從底盤中取出,變成一個小嬰兒床(這可以在不吵醒寶寶的情況下把他抱出來,非常實用),還有許多直到Bugaboo升級後,父母們才知道他們實際需要的功能。貝倫布魯格幾乎大叫著說:「老實說,這些顧客真的太笨了,什麼都不懂。而這樣的人居然要生孩子!」

不是每個顧客都能體會Bugaboo的良苦用心和創新的功能設計,貝倫布魯格為此十分沮喪,而且像我這樣的消費者還寧願選擇買他們競爭對手的便宜產品。但市場營銷主管馬蒂蓮·克拉森認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包括當初從Bugaboo離開自立門戶的企業家對他們的發展十分有幫助。她說:「市場上對高價優質商品的接受度反而越來越高了。」

但貝倫布魯格表示不然,問題在於,Bugaboo在這個領域創了先河,但現在他們公司的表現並不突出。他說:「我們的對手越發強大,他們的產品和我們的也越來越像,有些人根本看不出差別。」

某些家長認為,沒有必要多花幾百英鎊買一臺豪華嬰兒車。目前,嬰兒產品嚴格的國際法規能保證廉價的嬰兒車也會有良好的質量,同時Bugaboo的技術創新推動了其它同類企業開發出具備更多功能的產品(即使真如貝倫布魯格所說,大部分競爭對手仍比不上他們)。可我們還是想問:一輛嬰兒車真的值1000英鎊嗎?這個問題常出現在各大報章雜誌,育兒論壇和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裡,它制約著Bugaboo公司的發展,也是我和我丈夫一直思考的問題。

經歷了銷量翻倍的年代,Bugaboo面對銷量下滑時,自身產品的價值何在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卡裡·博勒回憶道:「銷量神話已經一去不復返了。」5年前離職後,她成為了一名人生導師。「人們覺得,你這東西除了價錢貴一點,還有什麼特別的?我遇到的每個人,受採訪的每個報刊都會問我產品的價錢。」家長們對如此高價無法理解。2008年,根據企業提供的數據,Bugaboo年利潤達8000萬歐元。次年,利潤急挫15%,僅為6800萬歐元。

儘管Bugaboo的發展一波三折,但它努力讓顧客相信,它們的產品是值得投資的。在金融危機期間,他們還提高了變色龍嬰兒車的售價。2011年,他們推出了雙人嬰兒車。新產品又引起了一波狂熱:一家紐約的兒童精品店向想在開售前看一下嬰兒車樣子的家長,每人收取60美元。2012年Bugaboo利潤攀升至9400萬歐元,到了2015年,這個數字到了1.51億歐元。

許多在新千年初投入嬰兒用品行業的公司,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但Bugaboo依舊屹立不倒,每個星期,貝倫布魯格設計的2000臺嬰兒車會從廈門的工廠下線。就在這個月,Bugaboo還發布了最新款式,摺疊後可以放入小行李箱內,十分便攜。

上月,貝恩資本收購了Bugaboo,貝倫布魯格,克拉森等員工職位保持不變。收購價格沒有公布,但財經媒體估計價格約在2億歐元(1.75億英鎊)。

Bugaboo根本不需說服顧客,購買它們的產品其實是一種情感上的投資,因為事實就是如此。我們的大兒子出生後,那臺Quinny童車就是我每天碰得最多的東西,除了我的手機。大兒子享受了兩年半後,小兒子出生了,大兒子才依依不捨地「下車」。又過了四年,我們才徹底地閒置了這臺車,放在了閣樓裡。去年夏天,我們在加姆特裡用40英鎊的價錢把它賣給了一個不介意塑料車把手開始掉渣的買主。出乎意料的是,賣出的那一刻,我竟有點難過。

懷孕那時,比起許多你無法決定的事情,買一輛嬰兒車算得上是一件你可以做主的大事了。無論嬰兒車有多麼精美豪華,它都買不回你為了成為父母而犧牲掉的一切了,但它會引起你心底的共鳴。我們購物是為了反映我們的身份,我們想成為怎樣的人。如果還能做回當初那個自己固然是件好事。而孩子誕生後,你產生了和你擁有第一輛小車時那種依賴的感情,有時這種感情還會更深厚,因為它把你和子女,以及那些珍貴的時間聯繫到一起。當你賣出它的瞬間,它提醒你,你正在慢慢變老,你再也不需要任何嬰兒用品了,這會讓你感到無比沮喪。

薇琪·瑟利亞斯,用她的理論向我解釋了人們喜歡購買Bugaboo的原因。她認為原因是從眾心理在作怪。和你的朋友買一樣的嬰兒車,是為了向身邊人證明,我並沒有買錯東西,我和我的朋友之間有一個鞏固的小團體。這是一種對抗心理上假想敵的保護手段。也有人會覺得,給自己的孩子買這款嬰兒車,就證明了自己是個好家長。

其實,買最昂貴的嬰兒車也不能說明你就是個好爸爸,好媽媽。嬰兒車使用的時間畢竟也有限,因此買什麼價位的根本不重要。但人們總是活在這樣的幻想中:如果買嬰兒車這個決定我能做好,以後的決定大概也能做好吧

原文連結: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有錢人低調炫富的玩法 我真的看不懂了……
    很多人可能對炫富有概念,但低調又感覺和炫富完全不搭邊。 究竟怎樣才算一條「低調炫富」的朋友圈呢? 就是炫富炫得太明顯了,炫富做到了,但一點都不符合「低調」這個調性。
  • 愛慕虛榮的本體下是虛偽的「哭窮」和假裝低調的「炫富」
    因此,今天小伍想討論一下上述例子中的虛偽哭窮和低調炫富同時出現的情況是怎樣的心理。01 虛偽的「哭窮」心理一位心理學大神在文章中提到虛偽的「哭窮」,其中指出面對經常炫富和經常哭窮的朋友,人們偏向於更反感經常哭窮的人,因為他們的負能量讓人很消極。
  • 黃聖依女兒高調「炫富」,豪車鑰匙配低調文字,網友:基因的問題
    01黃聖依女兒高調「炫富」,豪車鑰匙配低調文字說起黃聖依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前段時間《乘風破浪的姐姐》又讓她賺足了熱度看到黃聖依女兒楊海潤高調的「炫富」,又搭配上低調的文字,網友們不得不感嘆:這絕對是基因問題。
  • 爺爺的「豪華嬰兒車」火了,高配置引路人圍觀:想要這樣的爺爺
    經濟不斷地發展,生活水平上去了,但是房價、學費等依舊非常的昂貴,對於薪資薄弱的工薪階層,根本沒有辦法負擔,早九晚五的生活,父母與孩子見面交流的機會都少了,為了能夠讓孩子得到照顧,父母把已經退休的爺爺奶奶請到了家裡,幫忙照顧孩子。爺爺的「豪華嬰兒車」,引路人圍觀網上一位爺爺為了能夠帶孫子出去散步,自製了一個高配置的嬰兒車,給寶寶的嬰兒車加上了一把商用遮陽傘。
  • 陸毅微博高調炫富?一個手機價值10萬,室內超豪華令人咂舌
    陸毅微博高調炫富?一個手機價值10萬,室內超豪華令人咂舌這幾年比較熱門的話題是關於明星的收入,明星的工作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背後更是天價片酬,這種現象一度引起人們極大的爭議,甚至於引發了相關部門的注意並給予了嚴厲的整改。
  • 孩子的教養,是父母最高級的炫富
    在現在越來越世俗化的觀念裡,大家對於炫富的方式,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也趨向了統一性:曬包、曬車、曬別墅、曬遊艇,曬私人飛機,才是炫富,而且曬出來的物質的價錢越高,炫出來的富就越高級。在這樣的共識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狂歡的隊伍,朋友圈成為了物質的大曬場。在這龐大的人群之中,其中不乏很多父母。
  • Priam+Mios,CYBEX嬰兒車滿足不同出行需求
    很多新手爸媽在計劃買嬰兒車的時候都會糾結是買高景觀嬰兒車還是買輕便型嬰兒車,這兩種嬰兒車哪種更實用,性價比更高?目前市面上嬰兒車品牌又那麼多,真是不知道該怎選。 今天,本文就通過對Priam與Mios這兩款CYBEX嬰兒車的介紹,讓大家具體了解這兩種嬰兒車的差異。
  • Babysing X-go嬰兒車:風靡好萊塢的全地形明星嬰兒車
    Babysing X-go嬰兒車是一款適用於0—4歲兒童的豪華高景觀嬰兒車,由法國明星設計師團隊傾心打造。以行業首創的全地形適應設計和全球領先的工藝水平以及時尚前衛的外觀造型,X-go嬰兒車很快成為風靡好萊塢的明星潮流單品。
  • 郭敬明曬豪華浴缸,胡兵日本節目曝光豪宅,論炫富都輸給這小女孩
    同時炫富的方式也是各有各的不同。胡兵曾在日本節目中曝光過自己的豪宅,據說胡歐巴住北京五千萬的豪宅,戴私人訂製價值百萬手錶,讓現場日本藝人都驚詫不已。不僅炫富,還愛秀英文!寫了一篇中文長微博,然後微博用英文寫的。。。大S曾經說過自己認為五位數以下的鞋子都好便宜,還因為這句話被痛批炫富。
  • 新手媽媽的嬰兒車選擇攻略:CYBEX嬰兒車與Stokke嬰兒車
    在當前的市場上,比較知名且口碑比較好的進口嬰兒車品牌有CYBEX嬰兒車和Stokke嬰兒車等,而CYBEX Priam與Stokke Xplory這兩款高景觀嬰兒車則是他們各自最重磅的車型之一。
  • 【童車】威可迪嬰兒車品牌 摺疊避震高景觀嬰兒車
    由德國著名設計團隊執筆設計,wikider為嬰兒手推車行業高端品牌,設計新穎、豪華大方、操作簡便、安全時尚,一直專注做安全嬰兒推車。wikider(wise聰明的+kid 孩子+er人稱)品牌寓意為聰明可愛的寶寶,每一輛嬰兒車都飽含深厚的愛意,有同學朋友間的友愛、有父母對寶寶的疼愛,代表著爸爸媽媽們對降臨獨一無二的 傑出生命的一種細心呵護及對寶寶未來成才的一種期盼。
  • 爺爺自製「豪華嬰兒車」,上街後引路人圍觀,網友:求大批量生產
    不過當天的天氣不是很好,外面下起了毛毛雨,可是小孩子卻一直又吵又鬧,為了不讓小孩掃興就自己製作了一款豪華嬰兒車,上街後引起了路人的圍觀。王大爺的這款嬰兒車確實很豪華,其實手推車和其他的手推車沒有什麼差距,主要是頂棚,因為當天在下雨,怕孫子外出的時候被雨淋到,就找了一把巨型的大傘安裝在嬰兒車上。
  • 曹雲金炫富曬嬰兒推車,卻意外透露孩子是雙胞胎
    提起曹雲金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可能就是「太愛炫富了」。之前拜託吧冰箱曾經有一期採訪的曹雲金。曹雲金今日發微博本身也是想炫個富曬曬自己買的嬰兒車,還專門和以前的車做了個對比。還說小時候的頂配如何,言外之意這次是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了個頂配嗎?
  • 炫富炫出橫禍來
    其實這家人的盈利狀況很一般,但他們卻高調炫富,龍鳳胎兒女渾身大牌服飾鞋帽,上學有豪車接送;夫妻倆還經常在朋友圈曬豪華遊照片以及奢侈品包袋及名表系列,而在與外人閒聊中,夫妻倆又不時營造出盆滿缽滿的印象。被害人一家的炫富言行引來了周圍三個涉賭人員的邪念,有次他們在宴席上將男主人灌醉後,復刻了他身上的那串家門鑰匙,趁著元旦各家都有客人來往的傍晚時分,擅自打開事主門戶闖進去揮刀就砍;被害人一家也曾奮力反抗搏鬥,但哪裡敵得過持有兇器的三名歹徒的絕殺,最終舉家命殞;而歹陡僅從被害人家裡搜到了1.5萬現金及
  • 虎貝爾幻夢系列「360度旋轉全景嬰兒車」 開啟潮流父母帶娃新時代
    M家族幻夢系列M360旋轉全景嬰兒車,系列提出#生而敢為,各自有光# #Born to dare, Born to light#的全新理念。無論在生活還是職場,年輕父母面臨著未來的重重挑戰,正因如此,虎貝爾幻夢系列M360嬰兒車以獨特酷炫的造型成為育兒新生活中最亮眼的存在,陪伴他們共同經歷。
  • 凱莉詹娜嘆完澳洲山火忙炫富,終於惹惱網民,奢侈拖鞋還用真貂皮
    然而全球流量第一名的女星,僅22歲就被福布斯雜誌封為史上最年輕白手起家億萬富翁,全球收入最高名人第 2 名的凱莉詹娜,也因為炫富炫出危機,網民們批評她只知道炫富,人膚淺虛偽到極點。為什麼呢?「你就不能少炫富,多救助這個世界嗎?」「你覺得你的鋪文合適嗎?」
  • 李湘炫富終於翻車了!住豪華酒店一晚6000元,網友留下幾千條惡評
    曾經在節目上,李湘就曬出了自己的浴室,像皇宮一般,富麗堂皇、金光閃閃、裝修豪華,看起來就十分奢侈,讓人簡直不敢相信,一個浴室就是我們普通人住的房子那麼大了。
  • 新手爸媽必看!育兒專家才知道的嬰兒車選購秘籍
    生了寶寶後,一大堆疑問撲面而來,要不要購買嬰兒車?如何購買嬰兒車?這些都困擾著新手爸媽,近日,育兒專家崔玉濤在微博上發布了選購嬰兒車的「六大金標準」,它們分別是:仿子宮設計、五重避震系統、順滑的推行感、側枕設計、可調節全罩式遮陽篷。
  • 【童車】momiko嬰兒車品牌_豪華高景觀嬰兒車
    作者:寶寶知道 慌博兒momiko嬰兒車歐式風尚高景觀設計,使寶寶眼界幵闊有安全感 ,讓寶寶遠離地表汙染及噪音。人性化車體乘坐舒適,雙向可調節寬大車體設計,座椅寬度36cm,多重避震設計,複雜路面輕鬆應對。
  • 爺爺自製「豪華嬰兒車」,「高配頂棚」引路人圍觀:求批量生產
    1)爺爺自製「豪華嬰兒車」,「高配頂棚」引路人圍觀:求同款爺爺安全指數:★★★★☆舒適指數:★★★★☆由於兒子、兒媳工作繁忙,劉大爺每周一都會趕到兒女家裡來照料孫子他拿起一把大雨傘,綁在嬰兒車後面,這樣他就可以推著孫子出門,不怕雨澆了。路人看到爺爺自製的「豪華嬰兒車」後,紛紛點讚,這嬰兒車自帶「高配頂棚」啊,不僅雨天遮雨,炎熱的天氣還可以擋太陽。所以,他們問向劉大爺:「求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