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34;,又出現&34;,除了同類事件重複發生以外,每間隔幾天還會有孩子溺水事件,還有地震頻發,還有,未成年性侵犯……
所以,安全教育,是為人父母和即將為人父母的必修課,而不是簡單的想到哪裡就對孩子提醒到哪裡。安全教育,其實可以做的更徹底一些的。
在孩子2歲之前,大部分安全教育都是父母去學習去做的。父母要給低齡寶寶提供適齡的安全性環境。
而隨著年齡增長,認知發展,父母就需要不斷的引導孩子如何認識危險,遠離危險,做好對自己的安全保護。
那父母應該通過哪些方式來對孩子做好安全教育呢?
我們從安全教育方式和不同情境下的安全教育兩個方面概述一下,要做的全面透徹,還需要父母多學習多成長。
安全教育方式
1、 低齡寶寶時期,因為寶寶認知有限,大部分安全教育都是父母要做的。這時候父母要給寶寶提供安全環境,能考慮到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紗窗是否安全,陽臺處是否有圍欄,門後防止折手指,洗澡單獨把孩子留在浴室(15㎝深度的水也足以造成孩子溺水)、桌角床腳,抽屜,易倒的柜子、吸入性物質、電路插排、開水壺、鋒利用具、衣物材質、嬰兒車安全……很多網上都有相關的防護材料。不知道哪一個點需要規避的危險,可上網搜索。比如易倒的柜子,很多家長不注意,網上有大量相關視頻,鞋櫃倒掉瞬間砸到孩子身上,後果不堪設想。
2、 隨著寶寶認知增長,可逐步提升引導意識。但不要過度保護,任何枯燥的道理講解都不如孩子自己的體驗學習來得牢靠。放手讓孩子體驗適度的危險,比如摔倒了就會下次避免,水熱了就睡縮手。
3、 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認知給與不同形式的專業引導教育,一定要專業,而不是想當然的寥寥幾句,孩子是不會想到危險的複雜度和嚴重度的。可以找經典安全教育相關的繪本、小動畫、音視頻等,帶領孩子一起學習,提升自我保護的意識。
4、 這一條與上一條區別出來,是因為效果可能會很好。那就是家庭情境模擬演習。模擬能想到的各種場景:地震、小孩丟失、性侵犯……
5、 即使買的書籍再詳盡,也可能有覆蓋不到的,而且也未必存在疏而不漏的安全教育大全。所以關注時下有關安全教育的新聞,可能會出現教科書以外的想不到危險(比如新冠疫情、乾燥劑等),然後詳盡的專業的給孩子做安全教育。
6、 即使出現了可能存在的危險,不要有過度的情緒反應。我知道這一點有點難,看到孩子掙脫大人的手在馬路上奔跑,或是不安全的乘坐電梯,沒有幾個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不擔心不生氣的。所以如果沒出什麼危險,有潛在危險的情況下,請家長深呼吸,冷靜一下。如果父母情緒過激,孩子接收的點只在父母的情緒上,而完全沒有接收到關於安全的話語。
7、 可以適當讓孩子學習一些身體技能課,不是為了用技能打敗誰,是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讓他學習一種精神。我們最終教給孩子的是讓他們學會自我識別並自我保護。
安全教育的情境
隨著年齡增長,會涉及到的安全教育內容非常之多,大致羅列如下,作為家長選取書籍之外的補充。
· 飲食安全
· 衛生安全
· 家庭日常生活安全
· 消防安全
· 交通出行安全
· 水的危險
· 社會安全
· 自然災害中的自我保護
· 校園安全
· 預防性侵犯
· 應急急救
· 環境安全
· 網絡安全
· 情緒安全
· 戶外安全
· 毒品安全
· 其它意外事故
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很籠統的概括?其實每一項下面都包含了非常之多的需要注意的事項。單獨拿出來一條都能寫上幾頁,所以最好是家長帶領孩子看一些圖文並茂的書籍或者視頻,家長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結合當下新聞事件引導和孩子,效果會更好。
暑期來臨,又有很多點需要家長們注意了。
小寶寶老人帶的,可找相關音視頻一起學習。
小學生以上就可以更深入針對性的學習安全教育知識。
重視起來,預防起來,才能降低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