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中央組織部公布了第4批國家萬人計劃的入選名單。作為國內一項重要評比項,此次公布的名單也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此次公布的名單中,包括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教學名師等。由於教學名師很多情況下都為榮譽性質,而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頭銜含金量更高一些。小編對此次公布的萬人計劃高校入選名單進行了梳理,排名如下:
中組部此次公布的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有645人,青年拔尖人才有274人。而高校佔據了其中絕大多數的名額,從入選情況來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位列前兩位。作為國內的招牌高校,清北在這些重量級獎項評比方面一直成績不錯。
國內誰是第三高校一直備受爭議,不管是復旦大學還是浙江大學,都有成為第三的潛質。不過,從最近幾年的排行榜來看,似乎浙江大學憑藉體量優勢慢慢在第三的競爭中取得了先機。雖然清北復交一直再提,但伴隨著浙大排名的提升,第三的位置確實競爭越來越激烈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雖然規模最小,但競爭力一點不差。尤其是其本科生培養,本科畢業生質量甚至不弱於清北。當然,中科大的研究生由於擴招的緣故,實力相比其它高校不佔優勢了。武漢大學此次公布名單的人數排名相當不錯,尤其是青年拔尖人才,入選數位居國內高校的首位。上海交通大學從排名來看並不是特別理想,但相比於其它高校差距也不大。
從入選高校排名來看,985工程高校還是佔據明顯優勢。在前30名高校中,僅有4所211工程大學,分別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其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最高,兩項入選總數達到了9位。從某種意義來講,西電雖然僅僅是211但實力卻不弱於一般的985。
從整體來看,名牌大學還是在此類重量級評選過程中佔據優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普通大學和重點大學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尤其是985、211工程之後,一批未能入選的原重點大學像燕山大學、湘潭大學、山西大學、江蘇大學等都走了下坡路。雙一流更是985、211工程建設的延續,鄭雲新三所高校是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