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書藏古今」的天一閣藏書樓聞名世界,是最早的私人圖書樓,一般不對外開放。
1927年民國寧波市政府成立,在原寧波衙署所在地中山公園內的「薛樓」館舍改建了「寧波市圖書館」。據最新消息:在寧波市江東新區一座現代化建築新「寧波市圖書館」將於今年12月28日開館,屈指可數的「寧波市圖書館」建館至今已走過91年曆程,完成了歷史使命。
中山公園內涉水西側的「薛樓」於1927年改建成「寧波市圖書館」。
從中山公園假山方向可見的「薛樓」
清光緒十三年(1887),時任寧紹臺道(主管寧波、紹興、台州的提學、屯田、水利、海防等事務)的薛福成,見衙署區域有景致獨特的獨秀山,便以此為核心,構築了一處景色秀美的園林,循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意,名之曰「後樂園」。名字雖然很有境界,但屬官家園林,普通老百姓很難進入。這位薛福成還為寧波留下了不少藏書,後人於1914年專門在後樂園修了一座二層洋樓用以收藏他的書,名為「薛樓」,該樓因白蟻危害而成危房,1960年防颱風時拆除。
薛福成照片
三十年代初,「薛樓」改設國貨陳列室及民眾樂園,館藏圖書移至從府學遷建的中山公園內的文昌閣之中。
1953年至1962年「寧波市圖書館」仍在中山公園「文昌閣(現今的逸仙樓)開放。
後來,於1962年9月9日,搬遷到天主堂對面藥行街桑園巷前的「仁慈堂」舊址,從新開啟「寧波市圖書館」。相必去過那裡閱書的讀者可能還記得:進入館門裡面有不足二米的甬道,約50餘步轉東方向,入內便是圖書館。當時燈光昏暗,但是讀者孜孜不倦,足見寧波人勤奮好學,才會出了多位甬人名家。
藥行街「寧波市圖書館」
開革開放後的1987年,由包玉剛先生捐資,在永豐路與勞動路交叉口,建造了相當氣派的一幢二層建築改名「包玉剛圖書館」。
「包玉剛圖書館」由1989年開館。
本世紀初經重新裝修後的「包玉剛圖書館」雄姿。
2016年隨著寧波市向東部發展,開始建造新「寧波市圖書館」建設三年,經試運營三個月後,定於今年12月28日新館正式迎接讀者。
位於寧波市江東新區的新「寧波市圖書館」雄姿。
91歲的「寧波市圖書館」已經從建館之初的不足兩萬冊,增加到紙質圖書260萬冊,電子圖書350餘萬種,另外還有古籍,地方文獻、藝術、參考工具書等多個專題收藏。
自2008年1月1日開始,出借圖書全部免費開放,只要做100元押金的書卡,每次可借4本圖書,出借時間為1個月,而且可以在網上續借。
新「寧波市圖書館」閱覽室「新型雅致」。
新的「寧波市圖書館的開館」,新館功能擴展會更多,更方便讀者閱讀的需要,遂著新館的開館,讀者必將隨處可聞陣陣的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