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聖人異相,我們就得好好嘮嘮了。
首先,我們來聊聊我們的儒家創始人,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又叫孔丘。孔子出生在魯國陬邑,他的祖先孔防叔是宋國人,而他的父親叔梁紇在年老時有了孔子,因為他在家中排行第二,古時候老二叫仲,叔梁紇他們是在尼丘山向神明禱告之後的才有的他。而孔子出生時頭頂中間低,周圍高高隆起,叔梁紇給他起名叫孔丘字仲尼。據《史記》記載,「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原來孔子成為聖人早有預示,果然,孔夫子不一般。
傳說中的「堯眉八彩」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堯,是帝嚳的兒子,名叫放勳。據傳堯的母親在一次觀看黃河的時候,看見赤龍從天而降,颳起一陣陰風,她因此有了身孕,十四個月後生下了堯。傳說堯身高兩米多,臉部瘦削,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他的眉毛竟然呈現倒八字,又有很多的顏色,這裡的八字不是指有八種顏色而是形容他眉毛顏色多,故而有了堯眉八彩的說法。看吧,聖人都是可以看出來的。
司馬遷的《史記》中的《項羽本紀》也提到了「舜目蓋重瞳子」,「項羽亦重瞳子」說的是舜的眼睛好像是雙瞳孔,而項羽也是雙瞳孔。於是司馬遷發聲說「項羽其苗裔邪?」而歷史記載之中最有名的幾個重瞳之人除了上古帝王舜和西楚霸王項羽之外還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南唐李後主李煜,也就是那個說「春花秋月何時了」的詞人皇帝。看看這幾位帝王,回想他們的輝煌歷史,大家是不是有點相信「聖人異相」了呢。
《骨相篇》中提到了禹耳三漏。耳三漏又叫「耳滲漏」就是兩個耳朵各有三個耳朵孔。而大禹,眾所周知的是他的治水功勞,與此相關的就又典故「三過家門而不入」了。他先後治理水災安邦治國,又有他徵伐三國,統一華夏,而且他還建立夏國,創建了國家。不僅安排人民生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政策,還留下了一段讓賢的千古佳話。可見,聖人異相還是很厲害的呀。
我們不說劉邦的七十二痣,先說文王四乳。相傳周文王胸上有四個乳頭。周文王也就是姬昌也是一代明君。而劉邦不僅建立了漢朝,是一開國皇帝,而且就單單憑漢王朝穿越幾千年仍舊名字響亮,我們就不禁肅然起敬了。
其實,不論那些了不起的人物有哪些突出的聖人異相,他們都不是橫空出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