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產會」7日認定「救國團」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將全面凍結「救國團」共56億餘元(新臺幣)資產。「救國團」隨即召開記者會,主任葛永光(右三)駁斥「黨產會」指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8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黨產會」7日召開會議,決議認定「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理由是「救國團」曾受國民黨實質控制其人事、財務及業務經營。「救國團」名下的56億元(新臺幣,下同)資產,原則禁止處分,是否因此影響「救國團」旗下單位的營業和消費者,「黨產會」稱短期內不會,但不排除長期可能有部分單位停止營業。
據報導,「黨產會」從2016年開始對「救國團」與國民黨的關係展開調查,舉辦2次聽證會後,昨日認定「救國團」是國民黨附隨組織。
「黨產會主委」林峰正稱,「救國團」資產達56.1億元,營業活動遍及全臺,依據2017年度財報資料,「救國團」的主要收入包括青年活動中心共15家,營業收入6.8億元;運動中心共13家,營業收入8.8億元;立案補習班共62家,營業收入10.9億元。
林峰正稱,「救國團」經認定為附隨組織後,應在4個月內向「黨產會」申報財產,之後才能確定哪些是不當財產需收歸公有。但「黨產會」如何判定是不當財產?林峰正稱,「救國團」既被認定為附隨組織,所有資產都先被推定為不當財產,但還不涉及具體認定,正式認定是下一個階段的工作。
「救國團」主任葛永光表示,「黨產會」是「強搶民產,違背人權」,「黨產會」本身法律地位就有違法之虞,卻做出這樣的決定,「救國團」不會接受。
1952年,蔣介石為做島內青年人政治思想工作,於3月29日的文告中倡議成立一個青年組織。同年5月31日,該組織在臺北市成立,蔣經國任主任。2000年10月30日,組織正式更名為「中國青年救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