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客戶逃稅涉880億人民幣 瑞銀招徠近4萬富人到瑞士逃稅洗錢

2020-12-25 騰訊網

10月8日,瑞銀集團因被控嚴重稅務欺詐、洗錢和非法招攬客戶等罪名在法國巴黎受審。若罪名成立,瑞銀可能面臨約50億歐元的罰款。

據《費加羅報》等法國媒體報導,法國檢方指控瑞銀集團於2004年至2011年期間,非法招攬法國富裕階層客戶到瑞士開設帳戶以逃避法國政府稅收,尤其是通過離岸公司、信託基金等渠道替客戶隱瞞,並轉移未向法國稅務部門申報的資金,並為掩蓋法國與瑞士之間的資本流動情況而設立「陰陽帳本」。此外,瑞銀還被指控「協助客戶洗白沒有向法國有關部門申報的錢財」。

10月8日,瑞士銀行在法國巴黎接受審判之前,瑞銀法律總顧問馬爾庫斯-戴特爾姆來到巴黎法院。圖源:新民網國際臺

據檢方指控,2004年至2012年間,瑞銀派員工前往法國, 通過打高爾夫球或參加音樂會,他們試圖結識富商名流,推銷業務。他們行事謹慎,從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還會給不同的人取不同的代號,所有客戶都會用假名,例如「麗茲的朋友」。

調查報告顯示,該案涉及法國客戶約38000人,金額達130億瑞士法郎,約合110億歐元。

目前,瑞銀對所有指控都予以否認。

協助客戶逃稅,手段堪比007電影

10月8日,瑞銀集團六名現任和前任高管在法國巴黎出庭受審,瑞銀被控通過「堪比007電影情節」的手段鼓勵富裕客戶將現金存放在海外以逃避法國稅收。

此案的首席調查員在起訴書中表示,瑞銀派遣員工越過邊境來法國尋找新客戶,但他們缺乏在法國相關許可文件,如銀行牌照或歐洲護照。

據檢方描述,當瑞銀員工來到法國後,採取了類似於007電影中的技術措施以避免被當局發現,其中包括使用加密的電腦、用沒有貸款人標識的名片、定期更換酒店等。此外,他們在法國組織客戶活動,包括高爾夫錦標賽、狩獵郊遊和藝術展覽,以鼓勵客戶將未申報的資產轉移到瑞士。

據央視報導,為了掩蓋法國與瑞士之間的資金流動情況,瑞銀還會設立所謂的「陰陽帳本」,也就是真假兩套帳本,「假帳」用於納稅申報,「真帳」才體現真實交易。與此同時,瑞銀還幫助客戶洗錢,而這些客戶並未向法國當局申報。

調查報告顯示,該案涉及法國客戶約38000人,金額達130億瑞士法郎,約合110億歐元。

被前員工舉報,調查歷時四年

如此高明的手段,是如何被發現的?

事件起於2009年,瑞銀法國分行的幾名前僱員向法國司法部門報案,稱瑞士銀行的推銷員專門向法國富人兜售非法避稅的門路。

據瑞銀前僱員向法國司法部門交代,瑞銀集團的推銷員在法國「無處不在」,他們通過舉辦高端招待會、藝術展覽會,組織狩獵、高爾夫或網球比賽等活動,尋找有錢的客戶,比如富商、名流、政客、體育明星等,鼓動他們將資產轉移出境到瑞士。瑞銀法國分行的員工使用的都是加密過的電腦,分發的商業名片上也沒有瑞銀的標誌,並且還被公司告知要定期變更住址,活動頗為隱秘。

檢方稱,「他們行事謹慎,從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還會給不同的人取不同的代號,比如客戶顧問叫『獵人』、理財經理叫『農民』,所有客戶都會用假名,例如『麗茲的朋友』,通過離岸公司投資基金等渠道將客戶資金秘密轉移到瑞銀。」

據央視報導,法國與瑞銀間的恩怨緣起於2012年。當年12月,法國前預算部長卡於扎克在瑞士和新加坡的未「秘密」銀行帳戶被曝光,引起軒然大波。2014年,法國司法部門對瑞銀正式以涉嫌稅務欺詐和洗錢罪名立案,調查瑞銀在2004年~2012年是否有幫助其客戶轉移資金以躲避稅務局的監管,進行逃稅和洗錢的行為。司法部門還曾於2015年逮捕了三名前瑞銀公司高管。調查人員在2016年2月結束了對瑞銀長達數年時間的調查。

不過目前,瑞銀對所有指控都予以否認。

多次談判和議未果

據中國稅務報報導,在調查期間,法國政府和瑞銀之間也經歷了多次的談判博弈。

2014年,法國檢察官要求瑞銀繳納11億歐元保證金,如果瑞銀最終被認定有罪,這筆錢就會折抵罰金。雙方的第一輪談判因為瑞銀集團不肯承認罪行而破裂。

此後,法國政府又提出一項新的和解方案,該方案走民事程序,提出罰金的金額應根據瑞銀公司從違法行為中獲取的平均利益來確定,大致為瑞銀公司在過去三年中平均收入的30%,約為22億歐元。

但瑞銀認為金額過於龐大。經過和法國財政官員幾次秘密會談之後,瑞銀集團的總法律顧問表示,他對雙方能夠達成協議持非常悲觀的態度,法國政府即將正式提起公訴。他表示:「一些具體的細節問題我們將會在庭審時予以回答,我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瑞銀不同意對本公司的各種指控、懷疑和將要作出的所謂司法解釋。我們將堅決扞衛自己的正當權益,並積極尋求通過公平公正的程序來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在2014年,瑞銀曾因類似的罪名在德國被調查,當時瑞銀向德國政府支付了3億歐元了結此事。據稱,瑞銀打算交納法國政府的罰金金額要小於其之前給德國政府的,因為瑞銀覺得法國的財富管理市場比德國小得多。

曾被美國指控,繳納7.8億美元和解金

瑞士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管理著2.2萬億美元的離岸資產、且多為秘密開設的帳戶。很多國家的富人都選擇將資產轉移至瑞士。然而自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為堵漏增收,緩解財政壓力,部分歐美國家頻頻出手加強打擊逃稅等金融犯罪行為,矛頭最終都指向瑞士。

美國檢察官曾在2009年2月對瑞士銀行發起指控,稱其幫助美國客戶向美國國稅局隱瞞資產。隨後,瑞士政府於2009年8月宣布與美國政府就該行協助美國客戶避稅一案籤署了正式的和解協議,瑞銀對自己曾合謀幫助數以千計的美國富人逃避稅款的罪行供認不諱,並向美國司法部門繳納了7.8億美元的和解金,其中包括非法利潤、罰金、罰息和賠償金,以免於因與稅務有關的刑事犯罪行為而受到指控。

瑞士政府還與美國達成了稅務信息共享協議,答應向美國政府披露其客戶的詳細信息。為配合美國調查,多家瑞士銀行要求美國客戶證明其已合法納稅,否則將凍結其帳戶。

目前,瑞士已弱化銀行保密制度,開始向其他歐美國家交出相關的海外帳戶資料,與他國合作追回某些未經申報的隱匿資產。

避稅天堂風光不再,已與多國共享帳戶信息

10月5日,瑞士聯邦稅務管理局發布公告稱,按照金融帳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AEOI)標準,該機構已於9月底同其他國家稅務機關交換了金融帳戶信息。這個擁有世界上最獨特的保密制度的銀行正式打開了客戶資料庫大門。

首批與瑞士進行信息交換的國家為歐盟國家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根西島、冰島、曼島、日本、澤西島、挪威、韓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

公告稱,瑞士當局已向合作方共享了約200萬條金融帳戶信息,也收到數以百萬計的信息,這將令各國得以確認納稅人是否如實申報了海外帳戶。到2019年,如果合作國家滿足保密性和數據安全標準,那麼數據共享方將擴展到約80個國家和地區。

共享客戶信息宣告了瑞士「避稅天堂」時代的終結。1934年,作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士出臺《銀行保密法》,被兩次世界大戰的交戰各國視為財富保險柜。另外,外國人在瑞士開戶無需繳納利息稅,在歐美高到令人瞠舌的「遺產稅」在瑞士也可以避免,這使瑞銀在戰後成了各國政要名流及黑幫藏匿離岸資金和不義之財的避風港。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讚

相關焦點

  • 瑞銀被指控幫客戶逃稅 秘密帳戶不再是秘密?
    10月8號,法國政府將瑞士銀行巨頭瑞銀集團告上法庭,指控瑞銀利用「陰陽帳本」等手段幫法國客戶逃稅。如果罪名成立,瑞銀或將面臨50億歐元的巨額罰款。10月8號,法國巴黎。六名瑞銀集團的現任和前任高管出席庭審,該集團被控嚴重稅務欺詐、洗錢和非法招攬客戶等罪名。不過,目前瑞銀對所有指控都予以否認。
  • 勝利涉嫌參與洗錢並以此完成逃稅
    原標題:勝利被曝涉嫌為外國投資人洗錢並以此完成逃稅網易娛樂3月28日報導 據昨晚播出的MBC新聞節目爆料,勝利參與經營的夜店被一名國外投資人用於洗錢。這名國外投資人通過在該夜店花費6000萬韓元(約人民幣35萬元)購買實際只有2000萬韓元(約人民幣12萬元)的酒,再通過匿名帳戶接收Burningsun4000萬韓元(約人民幣23萬元)返款的方式大量洗錢,而Burningsun通過參與洗錢也達到了逃稅的目的。
  • 羅馬尼亞涉腐總理請病假一月 被控逃稅洗錢
    羅馬尼亞國家反貪局5日證實,檢方正啟動對蓬塔的刑事調查,指控他在2007年至2011年涉嫌文件造假、參與逃稅和洗錢。當時,蓬塔還是名律師。總統約翰尼斯公開要求蓬塔辭職,但遭到後者和社會民主黨的拒絕。法新社報導,約翰尼斯對蓬塔離開羅馬尼亞前往土耳其一事並不知情。現階段,反貪局對蓬塔的調查仍在進行中,這是羅馬尼亞第一次出現在任總理接受反腐調查。(劉曦) 【新華社微特稿】
  • 新加坡會成為美國IRS眼中的「新瑞士」嗎?
    她說,「在這一點上,我們對個人和實體企業的調查都遠遠超過瑞士。」瑞銀髮言人Gregg Rosenberg拒絕就此事發表任何置評。Hsiaw也未就此事給出評論。新加坡的保密能力近些年來,伴隨著不斷加大打擊離岸避稅行為的力度,美國在很大程度上將矛頭主要指向了瑞士。包括瑞銀和瑞信在內的80多家瑞士銀行,同意支付50億美元左右的罰款。
  • 同樣逃稅行為 最後結局怎麼差距這麼大?
    同樣逃稅行為 最後結局怎麼差距這麼大?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發布的一份逃稅罪一審刑事判決:所涉逃稅、補稅的範冰冰,所涉金額8億餘元,補繳稅款後未被追究刑事責任,而該案僅涉及幾十萬元的稅款也補繳了稅款,卻被扣上逃稅罪的帽子?
  • 央行數字貨幣來了,「4+1」試點先行,偷稅逃稅或成歷史?
    8月14日,商務部發文稱將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分析指出,這將重構支付生態,引爆萬億規模的市場。 消息出來後,數字貨幣指數大漲近3%。
  • 「韓國版範冰冰」——張根碩母親竟逃稅10億韓元!張根碩發文回應
    他自2018年以社會服務要員(公益兵)的身份服兵役後,就極少出現在公眾面前,沒想到這次「子憑母貴」,他母親全某涉嫌逃稅數十億韓元被不拘留起訴,把他也牽扯進這場逃稅風波中。原來全某於2012年將在日本的53億韓元銷售額轉入在香港新開設的分公司進行提取、使用,藉此逃避法人稅近10億韓元。另外,在2014年的時候,也有通過類似手段逃稅5億韓元的嫌疑。
  • 美警突查20個「月子中心」 運營者涉嫌欺詐逃稅洗錢
    但在突擊檢查中被扣的中國孕婦中,至少有些人仍還有可能在加州呆到產子。究其原因,是美國移民官員正在對「中國月子中心」涉嫌籤證欺詐、逃稅和洗錢進行調查,並期望勸誘這些孕婦客戶提供針對月子中心運營者的證詞和證據。 聯邦官員對涉嫌捲入南加州三大「生育旅遊」網絡的逾50個場所進行了突擊檢查,但拒絕說明突查中遇到了多少孕婦客戶。
  • 丸子小利潤大:日本一章魚小丸子店逃稅近8000萬元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大阪城天守閣傍邊的一家小賣店的店主隱瞞出售章魚小丸子等食品的銷售額,沒有進行所得申報,逃稅金額超過1.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945萬元),被大阪國稅局告發。據有關人士透露,伴隨國外遊客的增加,章魚小丸子等食品的銷售量大幅上升,在截至前年的3年時間裡,銷售額超過了5億日元,但店主卻沒有進行任何稅務申報。大阪國稅局認為,店方隱瞞了約3.3億日元的所得,逃稅金額超過1.32億日元,從而以違反所得稅法的嫌疑向大阪地方檢察廳告發了店主。據悉,店主將逃稅所得的金額主要進行了存款。
  • 西班牙法院駁回梅西基金會前僱員逃稅和洗錢的指控
    馬德裡法官Maria Tardon已經駁回一個來自梅西基金會前僱員的上訴。去年,就有媒體透露,司法部門正在調查梅西基金會涉嫌挪用資金和洗錢。
  • 瑞士銀行保密制度走向終結 缺乏透明屢遭詬病
    同時,為了避免洩露這些人的財產狀況,瑞士銀行開始形成保護私人帳戶隱私的傳統。1713年,日內瓦議會制定銀行法,規定銀行人員有責任記錄客戶信息,但是禁止將客戶的信息透露給他人。  時至20世紀,這種保密傳統遭到一次決定性的挑戰,從而上升到了國家法律的高度。20世紀30年代,德國納粹上臺後加緊迫害猶太人,造成德國資金紛紛外流。
  • 「偷稅」、「逃稅」離「坐牢」有多遠?
    2004年4月,法院判決公司構成偷稅罪,罰金人民幣710萬元,同時判決公司總經理靖某構成偷稅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同年5月,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書》,對曉慶姐個人不予起訴。2009年,國家認識到逃稅數額在不同時期對社會的危害程序也有不同,對逃稅罪的處罰應更好地體現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所以出現了「偷稅」、「逃稅」與「坐牢」之間 「防火牆」,即刑罰阻卻事由。
  • 逃稅的臨界點與案例
    逃稅是指納稅人故意不遵守稅法規定,不履行納稅義務的行為。逃稅罪是指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廣義的逃稅應包括偷稅和抗稅。後者是被列入刑事犯罪範疇的,世界各國已經明確規定,逃稅在稅收違法行為中屬於比較嚴重的行為。
  • 逃稅會不會判刑?逃稅罪如何處罰?
    >一、逃稅罪1.行為方式(1)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的方式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而逃稅。3.多次實施逃稅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未經處理」是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5年內多次實施逃稅行為,未受過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
  • 逃稅罪行政處罰程序前置爭議案
    2010年7月到2014年12月期間,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曹某、副總經理王某某、財務部長王某等五人採取設立公司「帳外帳」的手段,將未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銷售額計入「帳外帳」的帳戶內,隱瞞公司銷售額,逃避繳納稅款共計917萬餘元,佔應繳納稅款的69.99%。2015年8月6日,天水市公安局麥積分局將被告人曹某等涉嫌逃稅一案立案偵查。2015年9月2日,甲公司向稅務機關補繳相應稅款,繳納滯納金。
  • 臺灣"炒房夫婦"8年買近2000套房 逃稅20億遭判刑
    臺灣炒房名人黃勇義夫婦涉以人頭戶在大臺北地區購買1919間房屋,交易金額達264億元(新臺幣,下同)且逃稅20億元,遭檢方起訴。臺北地院今天認定逃稅逾17億元,判黃姓夫婦各4年徒刑。可上訴。臺北地檢署於2012年底偵結起訴黃勇義和妻子郭枝芬,臺北地院歷經4年多審理,今天依共犯「稅捐稽徵法」的逃漏稅捐罪對兩人判刑。臺北地院指出,黃男從2003年間起至2011年止,以臺北市士林區葫蘆街一處為辦公地點,專營買賣、出租不動產,黃男選定及決定不動產的標的及買進、賣出及出租價格;黃妻負責資金調度、帳務記錄、繳付銀行貸款及報稅等。
  • 企業涉嫌逃稅罪,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何種責任?
    但是,本裁定書在說理部分存在兩個嚴重瑕疵,按照《刑事訴訟法》第253條的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申訴啟動審判監督程序,重審此案:首先,裁定書認為上訴人劉宜斌及其辯護人關於對公司土地性質提出的異議,不屬於本案審查範圍。
  • 共青城企業老闆涉逃稅339萬被逮捕,三年後判無罪公司已變菜地
    2015年1月,代小權因「逃稅339萬」被刑拘。三年多後,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宣判:代小權偷稅罪名不成立,無罪釋放。共青賽龍遭抽貸致資金鍊斷裂2017年10月30日,共青賽龍和代小權的故事被媒體曝出,一場有關偷稅和抽貸的糾紛就此展開。媒體報導稱,代小權是海歸博士、名聲斐然,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在美國市場取得的成就至今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