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購買價格昂貴的演出票,也不用忍受堵車的煎熬往體育場館飛奔,只要有一臺平板電腦,坐在家裡就能觀看大牌歌星的演唱會,還能和歌星在線互動,更重要的是——免費。這絕不是一個夢想。上周末,騰訊視頻啟動了全新的Live Music線上音樂會直播平臺,宣稱要在今年免費直播55場大型演唱會,其中包括張學友、崔健、周杰倫等當紅一線歌手的精彩演出。對於樂迷來說,這不僅是一個免費福利,更意味著看了多年的演唱會從此又添了新「看法」。
百萬人同看一場演唱會
騰訊視頻此次大規模購買演唱會直播權,絕對是大手筆;但是提起啟動項目的初衷,騰訊視頻Live Music音樂總監鄧林海給出的答案卻有些出人意料:騰訊《2014年中國音樂白皮書》顯示,去年國內音樂演出市場雖一直保持增長,但一線城市演出市場的比例略有下降,二、三線城市的需求卻異常旺盛。「二、三線城市通常沒有合適的場地舉辦大型演唱會,但當地觀眾的觀看需求卻極為強烈。」鄧林海說,「只要他們可以上網,我們就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其實,騰訊視頻早在去年就曾試水直播張惠妹「偏執面」演唱會,開創了視頻網站免費直播演唱會的先河。那場演唱會,同時在線觀看的觀眾多達百萬人。今年2月28日,「國民男神」李易峰在上海開唱,騰訊視頻再度推出免費直播,這場演唱會現場可容納一萬餘名觀眾,但當晚在線觀看的人數卻多達219萬,相當於能坐滿27個鳥巢。據了解,這些線上歌迷來自全國30餘個省區市,其中二、三線城市的觀眾數量極為龐大,甚至還有來自偏遠地區的歌迷。
另外,「免費的午餐」對消費能力有限的年輕歌迷也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尤其是對90後、00後網生代來說,他們不僅對網際網路極其依賴,而且大多數身為「學生黨」,經濟條件不足以支付傳統演唱會的高額票價。面對免費直播的誘惑,這些年輕人自然是來者不拒。
給明星「獻花」要掏腰包
去年8月,樂視網曾經直播汪峰的一場演唱會,以30元的價格銷售了4.8萬張網絡直播電子票和2.7萬張回放轉播票,收入超過200萬元,一度引發業界關注。轉眼到了今年,除樂視堅持推行付費觀看演唱會直播外,以騰訊視頻為首的其他視頻網站則都開始轉向免費直播。這下歌迷是高興了,可網站和演唱會出品方又該怎麼賺錢呢?
目前,騰訊視頻的Live Music以廣告收入為主要盈利方式,但在騰訊視頻總編輯王娟看來,這不會是長久之計,「一旦新的觀看體驗促進觀眾把互動當作欣賞音樂之外的最大需求,在線直播演唱會就顯示出了它獨特的長尾效應,在網際網路時代催生出巨大的粉絲經濟。」在她看來,演唱會現場直播絕非把演唱會「搬運」到網上那麼簡單,為網際網路用戶創造全新的互動體驗才是關鍵。
時下視頻網站上流行的彈幕就是一種互動方式。今年3月,任賢齊在廣州舉辦了一場演唱會,當他唱起《傷心太平洋》時,直播這場演唱會的騰訊視頻頓時被彈幕刷爆,大家紛紛通過發送彈幕分享自己的心情,其熱度絲毫不比現場遜色。「鮮花」則是騰訊視頻今後主打的另外一種互動產品。按照設計,歌迷在觀看演唱會直播的同時,可以向歌手獻上「鮮花」等虛擬道具,而這些道具都是要花錢購買的。
在王娟看來,虛擬道具的使用不僅能夠激活網友的線上互動熱情,還可以培養網際網路時代用戶體驗付費增值服務的習慣,「在中國,具有付費習慣的用戶還比較少,讓用戶願意去付費體驗音樂的增值服務就是努力的方向。只有在服務上做到極致,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日後才能繼續推進定製化的服務,甚至讓在線的需求與合作夥伴一起反向推動線下的商業演出。」
明星給網友現場開小灶
免費直播演唱會不能光看網際網路的臉色,關鍵還取決於演唱會的出品方和藝人自己是否樂意。此前曾有人擔心,一般巡迴演唱會要辦很多場,每場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如果精心設計的噱頭提前在網上曝光,會不會影響後面幾場演唱會的人氣。更有人提出,既然上網就能免費看演唱會,還會有人樂意花高價買票看現場演出嗎?
對於同行提出的這些疑問,一些音樂公司看得很開通。「如果歌手在國內辦巡迴演唱會,我們一般會安排最後一場在網際網路上免費直播。」華納音樂中國區CEO馮珏認為,只要安排得當,免費直播不僅不會影響演唱會的票房,還能夠帶動粉絲的關注度,「用戶規模擴大之後,線上的版權收入與定製化的會員服務就會隨之增多,線上直播也就成為了創收的窗口。」
在美國Billboard排行榜中國區負責人Jonathan Serbin看來,演唱會免費直播是西方音樂人進入中國市場的低成本探路方式。他解釋說,如果線上播放數量可觀,就說明這些藝人在中國有可開拓的發展空間,「相比於美國,中國是一個更大的市場,我們對中國市場的興趣非常濃厚。」
此外,一些明星也開始玩新花樣,借著網際網路主動和粉絲互動。李易峰舉辦演唱會的時候,就把點歌權交到網友手上,根據網友在線選出的歌單來編排曲目。「我們還在演唱會現場準備了專門為直播設置的機位,藝人通過它們跟線上的幾百萬觀眾打招呼、做互動。」馮珏補充道,「藝人們越來越重視網友的反饋,這也是網際網路時代對音樂的必然要求,在未來,藝人與網友在線互動的空間將會更大。」(記者 李紅豔 實習生 韓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