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宜樺李鴻源到臺中視察 拼經濟推土地規劃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12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行政院長」江宜樺跟「內政部長」李鴻源不約而同,到臺中出席活動,不過,場合不同,對於兩人是否有心結?江宜樺面對媒體追問,以一貫笑容進入會場,沒有響應,而李鴻源則出席大臺中發展高峰會,他指出,南投清境地區民宿問題,「內政部」是提出原則問題,後續則交給南投縣政府處理。

    據報導,「行政院長」江宜樺在「經建會主委」管中閔、「經濟部長」張家祝陪同下,到臺中福華飯店出席臺灣工商協進會中部工商午餐會,江宜樺提到,在過去幾十年來,臺灣經濟發展被譽為經濟奇蹟,在未來沒有理由感到悲觀!雖然國際大環境不是過去幾十年最好的時刻,但也慢慢看到轉機,包括美國債務預算問題逐一獲得解決、歐債問題也慢慢成為過去,大陸的成長並沒有像許多人擔心的急速的下降。這些大環境的存在,讓我們更有機會,把臺灣的生命力跟活力展現出來,現在除了已經推出的種種政策以及自由經濟示範區之外,臺當局還會繼續使用政策、工具,創造經營上的利多。

    此外,「內政部長」李鴻源也到臺中中興大學出席「大臺中發展高峰會」,他說,對於未來不可測的氣候災難,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就是土地規劃,不單是土地的合理開發、分配和利用,而是一套涵蓋價值觀念、「法令」制度、行動實踐以及管理執行的體制,而對於南投清境地區民宿問題,李鴻源指出,「內政部」是提出原則問題,後續交由南投縣政府處理。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李鴻源:若臺北發生南投大地震 恐倒4千棟房屋
    臺中市政府在市政中心舉辦環境教育專題演講,邀請臺「內政部長」李鴻源以「氣候變遷的因應與調適」為題演講,他以土地永續經營與環境保育、社會公益及經濟發展等,闡述對氣候變遷的因應與調適。李鴻源指出,臺灣年均溫度升高率約1.5%,排名全世界年均溫度升高率的2倍。他提醒民眾要有心理準備,各地年均溫度將全面上升,臺北年均溫度將像臺中、臺中將像臺南。
  • 清境違法民宿 李鴻源:兩周後公布拆除名單(圖)
    記者賴香珊/攝影     華夏經緯網12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內政部長」李鴻源昨指出,以清境做為處理超限利用首例,「是『行政院』選的,不是我們選的」;兩周後才公布違法民宿拆除名單,是為擬定完整配套,不是政治考量。
  • 江宜樺參訪金門最大免稅店 拼消費10分鐘花5300元
    華夏經緯網7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江宜樺昨天赴金門拼觀光,參訪升恆昌在金門榜榜亞洲最大的免稅店,他特別青睞臺灣文創產業,花費5,300元(新臺幣,下同)挑選據報導,江宜樺昨天由升恆昌位於金門金湖廣場的BOT案免稅店進行參訪,這是亞洲目前規模最大的免稅商城,目前商務旅館工程仍在施工中,江宜樺特地前往工地視察,盛讚此一商城緊鄰太湖邊,地理位置甚佳。
  • 臺商看好臺中商機!盧秀燕允諾與企業攜手拼經濟
    臺中市長盧秀燕允諾與「中央」共同解決土地問題,利用地方稅提供鼓勵,減少企業投資行政幹擾,與企業攜手拼經濟。    據報導,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工業4.0是機械業及資通訊產業的結合,臺灣有很強機械業及資通訊產業,臺灣要抓緊工業4.0這波浪潮,臺灣擁有密度高的精密機械產業,臺中大肚山下60公裡黃金縱谷更是精密機械產業聚落,有了這些聚落,讓臺灣得以和其他國家和地區一起競爭。
  • 李鴻源鐵腕斬桃花 與高金素梅分手後官運亨通(圖)
    中新網4月2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新任「公共工程會主委」李鴻源昨天正式上任,全家大小都盛裝出席交接典禮,外界仍關心他與「立委」高金素梅的緋聞。但據悉,李鴻源和高金素梅半年前已經分手,兩人也很久沒有聯絡了。李鴻源的太太李慧馨昨天臉帶笑意,連說兩次:「現在我們家非常幸福!」李慧馨滿臉笑容表示,李鴻源出任「工程會主委」,她覺得「很高興、也很驕傲」。
  • 江宜樺請客撞上土地公生日 「立委」趕行程沒空
    「行政院長」江宜樺13日邀「立委」餐敘,但碰上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立委」趕行程,請「行政院長」多等等。  東南網3月1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立委」寧願赴土地公餐會,舍「行政院長」江宜樺的邀約。
  • 臺黑幫大佬張安樂返臺 李鴻源:一下機就逮捕
    李鴻源29日出席公開場合前受訪表示,警方掌握有數百民眾會去接機,航警局、臺北市警察局已做好萬全規劃。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臺黑幫大佬張安樂返臺 李鴻源:一下機就逮捕
  • 臺灣臺中土地漲勢兇猛!臺中豪宅一哥表示:未來主推這個
    今年房市熱騰騰,熱區更是首推臺中。但若細究結構會發現,臺中這一波總價市場牽動的買盤,主要拉高的是中心區的溫度,這對於一向在高價地段推出高價產品的豪宅建商,其實是風向改變的訊號;因此手腳快的豪宅建商,早已擬定轉型策略,以應未來發展趨勢。
  • 李鴻源:約有七成基隆市民贊成與新北市合併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日前與北基黨代表進行「紮根座談」時,有黨代表當面提出合併的建議,當時馬英九並未表態,「內政部長」李鴻源則答覆,縣市合併可以通過「由下而上」或是「由上而下」的方式處理,「內政部」傾向「由下而上」,也就是由基隆市議會與新北市議會達成合併共識,「內政部」就可以進行規劃。
  • 高雄氣爆 臺「行政院長」江宜樺:儘速釐清真相
    華夏經緯網8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赴高雄氣爆災區視察,強調當局全力支持地方政府救災,並要求在最短時間內釐清真相。    據報導,「行政院」昨天晚間發布新聞稿,前日深夜高雄市發生多起氣爆火災,江宜樺昨天趕赴高雄災害現場及高雄市災害應變中心視察,了解救災情形,並前往高雄市五權小學前進指揮中心、高雄醫學院附屬醫院及高雄市榮民總醫院探視災民及受傷民眾。
  • 臺中市長「一日赴港」 推銷產品 宣示全力拼經濟決心
    一些臺媒注意到,「中華出進口商會」今年採購的伴手禮就是臺中的茂谷柑。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商會訂購的14噸、近百萬元的臺中茂谷柑禮盒,日前已裝上貨櫃出口。盧秀燕28日稱,商會有4000個會員,4000個專門從事貿易採購的專業買家;大會用臺中茂谷柑當伴手禮,可讓他們看見臺中的產品,「而且茂谷柑不是我們送的,而是商會買的,這是最好的營銷方法」。
  • 建商臺中七期搶地土地交易創高
    根據商仲最新統計資料,前三季光建商購地金額就達到1,296億元,又以臺中七期購地最為火熱,在興富發、聯聚、中悅等重量級建商爭相搶地下,目前已知至少八筆土地交易案、預估總購地金額超過300億大關,囊括建商全臺總交易金額逾二成,不僅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更大幅超越2019全年七期土地交易總金額167億元。
  • 李鴻源:臺北市與新北市兩年內合併不大可能
    中國臺灣網1月6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當局「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雙北合併(臺北市與新北市合併)現在是有法源依據的,但整個行政流程將會相當冗長,因此不大可能是在這一、兩年之內就可以看到的。  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表示,雙北合併需要漸進式地進行,或許10年後就可水到渠成。
  • 為營銷臺中 盧秀燕香港拼經濟送漆藝餅盒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臺中市長盧秀燕到香港拼經濟,準備豐原地區所生產的漆器餅盒作為祝賀的主禮品。
  • 江宜樺:治水要先確定策略再籌資金
    中國臺灣網9月4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灣當局與地方為了水患較勁,南部民進黨籍5縣市首長認為,「頭剃一半不能半途而廢」,要求續編6年600億元(新臺幣,下同)預算;臺中市長胡志強也表示「救災錢不能拖」。
  • 臺中土地交易不斷新地王每坪高達350萬
    【網路地產王/綜合報導】興富發建設集團5日豪砸32.2億元購入臺中市七期惠中路、市政北七路口920坪黃金角地,換算每坪土地單價達350萬元,成為臺中的新「地王」。然而,不只有興富發建設在7期砸重金寫下總價、單價雙地王紀錄,包含舊市區、新興重劃區也頻有建商豪氣購地,出現區域新高單價的交易。
  • 臺中機場開發延遲遭批 "交通部":提前啟動2040規劃
    華夏經緯網10月1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原推動「臺中機場2035年整體規劃」,又宣布延至2040年才完成,17日引發市議員抨擊「搞什麼飛機,21年後機場才升級, 臺中人比較好騙?」市長盧秀燕也為市民抱不平,籲臺當局「勿重南北,輕中部」,將全力爭取縮短完工期程。
  • 李鴻源:勿因黃季敏涉貪案汙名化臺當局「消防署」
    李鴻源:勿因黃季敏涉貪案汙名化臺當局「消防署」 2012年09月04日 18: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內政部長」李鴻源:2年內打造大臺北都會公園
    華夏經緯網2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表示,「內政部」準備在2年內打造符合「水利法」的「大臺北都會公園」,面積比大安森林公園大16倍;將利用地政手段疏導大臺北居民住到高質量、親水的郊區,讓居住正義與城鄉風貌發展結合,成為陳「內閣」的「施政」重點。據報導,李鴻源上任十天,昨天在「內政部」開講,邀科長級以上幹部聽他的理念。
  • 江宜樺:臺灣經濟新開發案研議導入節能
    中國臺灣網9月5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表示,未來桃園航空城與高鐵周邊新市鎮等規劃新興開發案,可研議導入節能減碳思維。  江宜樺指出,各「部會」規劃能源、產業、運輸、生活、法規制度等各面向的後續工作重點,包含離岸風力、陽光屋頂、節能技術服務業、低碳產業、車輛等,應考慮結構性與系統性節能減碳策略規劃,納入臺灣節能減碳總行動方案推動機制。  他說,未來並應結合臺灣產業優勢,善用既有節能減碳工具,帶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