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工市場該「護理」了(圖)

2020-12-17 網易新聞

(原標題:護工市場該「護理」了(圖))

某醫院病房內,一位護工正在給躺在病床上的老人餵飯。本報記者 王蕾 攝

  隨著整個社會老齡化的趨勢,護工的需求量正在顯著增長。不過,由於行業缺乏監管,護工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叫價也較為混亂,由此引發的矛盾越來越多——

  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老年人和生病的人都非常需要專業的照顧,需要專人的照料,希望身邊有一個陪伴的身影。然而,親人無暇顧及,怎麼辦?普通保姆做不來,怎麼辦?

  這些現實難題,都將解決問題的關鍵指向同一類人群——護工。記者了解到,隨著整個社會老齡化的趨勢,護工的需求量正在顯著增長。不過,由於行業缺乏監管,護工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叫價也較為混亂,由此引發的矛盾越來越多。在此情況下,我省啟動「山西護工」

培訓

計劃,以應對越來越大的護工服務需求量。



  監管無序:攬活全憑「一張嘴」

  在朋友的介紹下,記者在一位家住興華南小區的太原市民家樓下見到了已經幹了4年護工的劉文。當他說起自己從事的這份工作,能夠感受到他並不情願從事,言語中全是無奈:「下崗在家,年齡大,沒有什麼技能只能做這低等活兒。」

  劉文今年49歲,4年前下崗後,經在醫院工作的親戚介紹,幹起了護工。因為這是個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想找到活幹全憑「一張嘴」。劉文表示,無論是通過家政公司還是護工自己攬活、談價,比較能說的護工會佔優勢,因為沒有證書或是考核,

護理

能力也就無法驗證。而有的護工由於人脈廣也做起了中介的活兒,給同行介紹工作也要收取100元-150元的介紹費。

  「護工是個比較累也比較髒的工作,選擇幹護工無非就是沒有其他特長,又想多賺點補貼家裡。」同樣也在護工行業幹了多年的趙素芬也告訴記者,這行按天吃飯,沒底薪沒淡旺季,一般照護一個病患在7-15天左右,有活就幹,沒活休息,就算是連軸轉一個月下來也不過3000多元。「護工畢竟不像月嫂的市場需求量那麼大,我們大部分時間與客戶是銜接不上的,所以很多人都是兼職幹。」趙素芬認為雖然看似一天收入不少,但是由於活太累,沒辦法長期幹,所以整月算下來,收入並不高。



  市場現狀:絕大多數是「遊擊隊」



  為了深入了解護工市場上的近況,記者7月初以病人家屬的身份走訪了省城幾家大型醫院。在一家三甲醫院的內科住院部,記者發現,每一層的樓道內都能看到護工的小廣告。記者詢問一名護士在哪裡能請到護工,該護士很快就找來一名姓陳的大姐。

  陳大姐說,自己是醫院的清潔人員,可以為記者找到合適的護理人員。陪護費用根據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可以提供12小時或24小時陪護,每天從120元到240元不等。

  至於這些護工是否有相應的資質證明,陳大姐表示,自己在醫院工作四、五年了,也為不少病人推薦過護工,沒有聽說過當護工還需要證明的。「當護工就是照顧病人的飲食起居,不需要啥技術,會照顧人、有責任心就行。」陳大姐說。

  記者又通過電話聯繫了幾名護工,他們表示,自己平時根據病人的需要在各大醫院工作,報酬與僱主商議決定。有時通過中介公司或者中介人牽線搭橋,則會被抽取幾十元的介紹費。

  事實上,醫院的工作人員對「個體護工」頗有微詞。一名姓呂的護士表示,這些年護工的工資一路水漲船高,但不少護工的護理水平沒有跟上來。「有些護工經驗豐富,但由於沒有經過培訓,在護理技術上還有很多不恰當的地方。」呂護士說,她就遇到過因護工餵食方法不當讓病人嗆到的情況。



  家屬犯愁:找稱心護工還得靠運氣



  大量未經培訓、沒有相對固定「單位」的護工,能令患者和家屬滿意嗎?在採訪中,太原市民孫先生講述了自己找護工的經歷。上個月,孫先生的父親因患腦梗入院,他想找一名男護工護理父親,誰知好多家政服務公司都沒有男護工,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那人的工作態度又不好,雖然孫先生支付給他每天120元的陪護費用,他卻常常趁家屬不在時就偷懶,最後孫先生只能請他走人了。

  市民施女士則告訴記者,她是通過家政公司請了位護工照看剛做了手術的母親,每天費用高達240元,人稱「金牌護工」。「人家有專業的培訓證和健康證明,怎麼給病人翻身、怎麼換尿墊都有一套,她來了我們省了不少心。」不過,施女士也感慨,「一天240元,一個月7000多元,長期請可請不起。」

  價格低的不專業,口碑好的價格又高,不少家屬在採訪中表示,找個稱心的護工比找對象還難,還真得碰運氣。

  省衛計委巡視員李書凱表示,因為護工的準入門檻低,護理水平也是良莠不齊,好的護工在市場上就是搶手的「香餑餑」。此外,不少市民在僱用護工時,沒有詳細了解其身體狀況、生活背景等,加上雙方在形成僱傭關係時,多數不籤合同,一旦出現問題,不僅僱主難以追責,護工的權益也得不到保障。



  專業培訓:規劃發展是必由之路

  我省護工市場的未來之路怎麼走?值得高興的是,6月29日,「山西護工」培訓就業計劃首批護理員精準扶貧培訓正式啟動。首批護工培訓由太原市衛校舉辦,第一批培訓一百多名學員,培訓結束後將走向臨床的護理領域。

  據悉,省長李小鵬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此前,他曾專門作出批示:「要精心組織,積極支持,形成合力,打造出品牌,為農民脫貧致富及醫、養、護服務業發展走出一條路子來」。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也對此表示支持,前不久,在我省呂梁衛校舉辦的中級護理員試點培訓班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專門安排了兩名專家授課,並且積極協調要對這批貧困學員在國家委屬委管醫院中妥善安排就業。

  記者了解到,「山西護工」培訓就業計劃將在「十三五」期間完成10萬名「護工」培訓,並承諾「立足山西需求,面向全國推送」,將形成「山西護工」特色服務品牌。

  對於輔助護理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李書凱告訴記者,到2020年,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557萬人,其中,有近17萬人進入養老機構或醫養結合機構進行養老,按照每張床位3.5名護理人員配備,需要護理員近5萬名。「面對這麼大的服務需求量,如果我們不能早期籌劃、及時應對,『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這個醫改目標就會是一句空話。」李書凱說。

  本報記者 王蕾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蘭州專業居家護工「有市無價」 缺乏培訓市場混亂
    蘭州專業居家護工難覓缺乏培訓市場混亂  居家護工「有市無價」然而,護工並不是單純的保姆,要做的也不僅是守著病患那麼簡單。  近日,北京市出臺規定稱,居家護工將有統一標準,並統一持證上崗。然而,記者近日走訪蘭州市場卻發現,業界尚沒有統一標準,持證上崗實現起來也困難重重。不僅護工市場價格混亂,從業人員缺口大,而且從業人員的素質也讓人擔憂。
  • 他研發的護理平臺,一個護工就能照護十個病患!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護理需求和壓力愈發突出。創業者陳哲潛心研發智慧護理平臺,讓人們用更少的錢,請更專業的護工,他是如何做到讓雙方受益的呢?據統計,2018年底我國老年人數量接近2.5億,同時,我國的註冊護士僅410萬人,相當於全國人口中每340人才有一名護士。專業護士資源的短缺催生了護工行業,而護工行業存在的水平參差不齊、不規範、運轉效能低等問題也困擾著醫療機構和患者。
  • 走出大山越過大海的呂梁山護工
    發端於呂梁山、初起於脫貧功能的呂梁山護工,5年連續為全國各地家政市場輸出3萬多人,漸漸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家政勞務品牌。12月16日,隨著首批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標誌著這一品牌走向國際市場,品牌質量實現新的提升。圍著鍋臺轉、圍著老公轉、圍著孩子轉,呂梁山上的農村婦女曾被社會戲稱為「三轉婆姨」。
  • 【綜述】一技傍身闖天下——呂梁山護工就業扶貧工作綜述
    圖為在好大姐職業培訓學校,呂梁山護工第二十八期學員正在接受新生兒護理培訓。創新獎背後的呂梁探索「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要洗手,穿衣服時動作要輕柔。」走進呂梁衛校的護工培訓教室,記者看到,學員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母嬰護理實際操作。專業化的培訓教學、軍事化的學員管理、統一的教材、統一的官方證書、統一的護工系列標準,呂梁走好了培訓、持證、就業三部曲。
  • 醫院護工深夜猥褻女患者獲刑1年,禁做護工4年
    被告人瞿某系某護理服務公司派駐到北京某醫院的護工。被害人李女士(化名)因消化道疾病入住該醫院住院部。李女士未聘請護工,平時由母親照料。在病房裡,護工瞿某表現得比較熱心,多次對李女士一家提供幫助。2020年4月的一天凌晨,李女士還未睡著,未穿護工制服的瞿某來到李女士床前,用手觸碰李女士的身體,對其實施了猥褻行為。因病無法動彈的李女士馬上叫醒了睡在身側的母親,瞿某見狀立即離開了現場。李女士一家隨即通知值班護士並報警。瞿某於當日主動到派出所投案自首,後對被害人進行了賠償並獲得諒解。
  • 育嬰師培訓3天就上崗 嬰兒護理專家實為養老院護工
    「醫護人員24小時貼心護理」「為產婦和新生兒提供強有力的醫療保健支持」……看到月子中心這樣的宣傳,準媽媽心動嗎?隨著「80後」「90後」進入生育高峰,二孩政策實施,為母嬰提供產後護理的月子中心迎來了發展的「美好時代」。
  • 穗部分醫院試行無陪護病房 護士兼當護工面臨兩難境地
    而所謂的「優質護理服務」,核心之一就是每名患者均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對其全程負責,包括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  這意味著以前由護工代勞的擦洗、餵飯等生活護理,將重新由護士接管。這樣的政策能在廣東推行嗎?筆者為此連日走訪廣州部分三甲醫院。
  • 郭蘭英:在青島打響呂梁山護工品牌
    3月4日,來自孝義市陽泉曲鎮的護工郭蘭英站在即將出發的掛有「疫情無情、政府有愛」橫幅的紅色大巴車前激動地說。54歲的郭蘭英是孝義市陽泉曲鎮人,2018年參加了政府提供的免費培訓護工職業技能學習,現在是青島市紫荊護理公司的一名護工。「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前,我主要在孝義的一些飯店做幫廚,一個月下來也就掙個2000多元,剛夠補貼家用。
  • 一號護工追記雷鋒精神 情系社區公益行
    本次活動,一號護工志願者深入了解到老年人的實際需求,為他們進行義務剪髮服務。在對老人身體體檢及護理服務的基礎上,增加了心理生理需求的服務,幫助老年人樹立健康的形象。還有一部分老年人因為身體的原因不能外出,一號護工金牌護工李師傅親自上門為老年人進行剪髮服務。
  • 貴州黔西南州總工會組織開展護工技能培訓
    中工網訊 7月24日,貴州省黔西南州總工會「護工就業行動」第四期技能培訓班結業暨就業籤約儀式在興義市萬峰林街道雙生村舉行。但年初受疫情影響,就連外面那份工作也無法繼續,眼見月嫂市場需求量大、待遇高,又沒有相關人才從業時,黔西南州總工會量身定製了該期「護工就業行動」月嫂(育嬰)技能培訓班。 培訓中,學員們參與積極性高,有的學員還在哺乳期,為了不錯過每堂精彩授課,讓婆婆或家人帶著孩子「陪讀」;有的學員則把放暑假無人照顧的小孩帶到培訓現場,安排小孩在教室外寫作業,只為能努力學到技能。
  • 石景山可靠的月嫂護工培訓機構_北京萬邦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石景山可靠的月嫂護工培訓機構,北京萬邦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萬邦家政無論是從規模、教學質量、服務品質在行業內都有口皆碑。石景山可靠的月嫂護工培訓機構, 2020年,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557萬人,按比例計算需要護理員近5萬名。而「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預計全省月嫂需求量可達2萬名以上。
  • 醫院護工私自出售物品,不按規定收費,醫院:不歸醫院管理
    住院前,護士向他說明,重症病房必須要有護工陪護,護工由一家護理服務公司設在二院的護工管理站統一提供,一天收費230元,鄭先生覺得價格可以接受,便請了一位。沒想到,幾個小時後,就有護工管理站的人找他,說傍晚6點前,就要收取當天的費用230元。
  • 涉惡團夥壟斷醫院護工市場受審,主犯獲刑8年半
    為壟斷武漢某醫院的護工市場牟取暴利,自2013年起,被告人呂某妹、王某忠等人有組織地多次實施暴力、威脅手段禁止本公司護工及外來護工私自承接業務,隨意毆打辱罵他人,肆意侵害他人的人身健康,破壞社會秩序、市場秩序,逐步在該醫院護工市場累積了一定的惡勢力名氣,使得其他經營陪護業務的公司迫於無奈退出、進城務工的護工為求得一份收入而被迫加入,形成了以被告人呂某妹、王某忠為首要分子,被告人孫某賓等9人為其他成員的惡勢力犯罪集團
  • 涉惡團夥壟斷醫院護工市場受審 主犯獲刑8年半
    為壟斷武漢某醫院的護工市場牟取暴利,自2013年起,被告人呂某妹、王某忠等人有組織地多次實施暴力、威脅手段禁止本公司護工及外來護工私自承接業務,隨意毆打辱罵他人,肆意侵害他人的人身健康,破壞社會秩序、市場秩序,逐步在該醫院護工市場累積了一定的惡勢力名氣,使得其他經營陪護業務的公司迫於無奈退出、進城務工的護工為求得一份收入而被迫加入,形成了以被告人呂某妹、王某忠為首要分子,被告人孫某賓等9人為其他成員的惡勢力犯罪集團
  • 加拿大護工培訓落戶南京 - 現代快報
    快報訊(記者 陳英)記者昨天從南京團市委了解到,為了幫助南京青年就業,團市委青年人才中心將和加拿大查頓學院共同合作開展加拿大護工培訓項目,本次培訓項目將為有志於從事涉外家政護理服務的青年開拓一條新的就業之路。  加拿大護理移民培訓是為期6個月的全外教、全封閉、全日制的專業培訓,由團市委青年人才中心組織,加拿大專業培訓師授課。
  • 超5000億規模的照護市場 31家護理企業聚焦四大方向
    而在院外市場,超過4000萬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的護理需求給予了護理這個行業巨大的機會,早在民政部2011年發布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徵求意見稿)》中就曾提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但同時,老齡化人口與慢性病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院外市場雖大,但也面臨著人才、商業模式、標準化等問題。
  • 福州從源頭加強醫療機構護理員(護工)管理
    這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福州打掉的首例隱藏在醫院護工行業內的惡勢力團夥。2019年,鼓樓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一例隱藏在醫院護工行業內的惡勢力團夥。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被告人蘇某山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蘇某川有期徒刑九個月,被告人萬某豔有期徒刑九個月。
  • 智能監測裝置裝進家裡 24小時護工比保姆專業
    負責該項目的越秀銀幸頤園大德路養護院院長周雯芹介紹,家庭養老床位有許多智能監測裝置:如安否傳感器可監測長者的活動情況、睡眠體徵,監測儀監測老人的生理指標,銀幸居家SOS呼叫按鈕可進行呼叫……這些智能化儀器監測到信息後,會統一傳送到銀幸安否居家社區服務調度中心,後臺有工作人員進行實時監測處理。
  • 「護工」乃中國醫療原創 該規範還是該取締?
    因此,護工行業隨即出現。"護工荒"問題一直被業內所關注,尤其是每年春節期間,護工身價時常瞬間"陡增"。然而,由於護工行業欠缺規範,又缺乏專業部門的管理,這讓外界看來,護工行業總顯得"魚龍混雜"。業內人士希望,要儘快對護工行業進行規範管理,或通過調整護理結構、培養專業護理人員最終替代護工行業,讓住院患者得到規範服務。
  • 全國扶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馬金蓮:從「三轉婆姨」到「呂梁山護工」
    2016年,作為精準扶貧項目「呂梁山護工培訓」的受益者,她走出大山到北京從事家政工作。2017年,開闊了眼界的她回家鄉成立了家政公司,當起了呂梁山護工的娘家人。3年多的時間裡,馬金蓮不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帶動了200餘個家庭實現了脫貧致富,成為呂梁帶領貧困婦女脫貧致富的創業就業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