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花錢報告」!每月多少生活費夠用 500多人參與本報調查

2020-12-23 山東商報

近日,一位大一女生對家長的「投訴」登上了微博熱搜,該生向家長索要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遭到拒絕,此事引發網友廣泛討論,有人說4500元太高,也有人說在大城市消費本來就高。對此,記者調查了山東學生的生活費情況,調查顯示,多數家長傾向於每月給孩子1500元至2000元左右的生活費,相比兩年前同樣問題的調查,整體提高了500元左右。但是也有學生一月生活費高達6000元的情況,還有學生愛好「文玩」,甚至有學生為了「交際」,用「花唄」等方式進行超前消費。  1500元至2000元佔多數    熱搜中的大一新生向家長索要4500元的生活費遭到拒絕,那麼每個月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是合適的?山東的家長一般會為孩子準備多少生活費呢?  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500多人參與「山東高考指南」的此次調查。記者注意到,從此次調查的結果來看,生活費金額主要集中在1500至2000元左右,選擇1000元及以下的家長只佔9%,就在兩年前本報進行的類似調查中,這一金額佔比高達40%,在2017年進行的調查中,提供1500元左右生活費的家長同樣佔40%,而選擇提供1500-2000元生活費的家長僅佔16%。從最近兩年的調查結果看,家長們為孩子提供生活費的整體水平提升了500元左右。  在這一事件中,這名新生自稱在新一線城市上學,有家長表示,學校所在的城市對於生活費金額的高低確實有比較大的影響。「孩子在上海上大學,消費確實比較高,一般一個月要花掉四五千塊錢,有時候不夠還要臨時再打一些。」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就算是這樣的消費金額,與其他不少上海本地的學生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從山東的小超在河南的一座小城市讀大三,他每月生活費只有1000元左右,「每個月得算著花才能幹成一件事,如果這個月想買件衣服,那別的支出就要減少。」而記者採訪到的最高的生活費來自山東藝術學院的大二學生小劉,一個月生活費6000元,「平時衣服和化妝品之類的日用品都會在這筆錢裡出,不會再跟家裡多要。」小劉表示,她每個月最大的消費是買衣服和吃飯。  半數家長願給「戀愛經費」    在網絡流傳的大學生生活費支出項目中,談戀愛一般都作為花銷相對比較大的單列項目,排除在日常的生活費支出之外,有的家長會為孩子談戀愛提供單獨的「戀愛經費」,記者就戀愛支出也調查了家長的看法。  調查結果顯示,對於給孩子單獨的戀愛經費這件事情,家長們意見分明,表示贊成和不贊成的家長各佔一半,表示贊成的家長認為,給孩子提供戀愛經費可以讓孩子在戀愛過程中不會因為缺錢而虧欠對方,這樣孩子在戀愛過程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  表示不贊成的家長也旗幟鮮明地分成了兩種立場,其中一半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在現有的生活費中合理分配戀愛的支出,而另一半的家長則不希望孩子在本科階段談戀愛。  而使用生活費談戀愛,學生們也有自己的方法,小超與女朋友也會時常一起吃飯,費用往往都是雙方輪流付,「再就是節日的時候送點禮物,我們一般都會買生活中用得到的,兩個人換著買對方需要的。」  兼職收入多用於非必需消費    對於不少大學生來說,由於課餘時間相對較多,做兼職成了很多學生生活費「開源」的方法。對於學生們通過勞動掙生活費,家長們普遍表示贊成。  其中63%的家長贊成孩子在大學期間做兼職,但前提是注意安全,不影響學習;另有13%的家長支持學生自給自足,認識到工作不易,更懂得珍惜,兩者相加,支持學生兼職的家長佔到了76%。這一數據比兩年前的調查結果增加了8%。  從今年的結果來看,還有20%的家長不贊成孩子們做兼職是考慮到大學生應以學習為重,不宜做兼職浪費時間。另有極少數家長因為擔心安全問題不支持孩子兼職。  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學生做兼職是為了滿足個人額外的心願,例如更換手機,遊戲充值,購買電子設備、化妝品、背包等等。其中,外出旅遊也是兼職收入的常見用途。「出去玩一般花銷比較大,生活費負擔不起,上了大學也不太好意思單獨向家長要錢。」大三學生小王表示,用自己掙的錢外出旅遊會更有成就感,旅遊過程中也會比較節省,更懂得合理計劃開銷。  對於大學期間的旅遊,家長們也普遍比較支持。84%的家長支持孩子利用大學時間多出去走走,少部分家長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不太贊成學生出遊。而這一比例與兩年前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  關注  一些學生會超前花費    根據記者走訪調查學生的消費情況來看,受訪中有95%的學生都持「吃飯不算亂花錢」的意見。很多學生都表示,舍友、好友生日出去搓一頓已成慣例。「一頓飯『AA制』的話,一個人需要花100元錢左右。」山東財經大學學生小曲說。  如今,在大學生中,「花唄」「白條」等超前消費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小峰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學校在濟南市長清區,進入大學後,喜歡交際的他飯局也逐步多起來,幾乎每天都會有朋友邀約出去吃飯,唱KTV,小峰只能硬著頭皮參與。「到了大學,班級聚會、朋友聚餐越來越多,你要是不去,就顯得不合群,平時生活費不夠,只能是用『花唄』來消費。」  記者還發現電子產品是學生產生超前消費的重要原因。小趙就讀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他在網上相中了一款5000多元的手機,因為生活費不夠,於是他用朋友的「白條」分期付款購買了這款手機,現在小趙需要從每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中,拿出600多元用以償還貸款。  生活費考驗規劃能力    昨天,當這一話題的討論在山東高考指南公眾號發起,立刻得到了家長們的熱切回應,留言區成了家長們回憶個人學生時光的平臺。「1992年上學,學校每月補貼18元,每月家裡給10元,我還能攢出5元買貼花,一年12個月中了七次末等獎(兩元),都拿來打『牙祭』了。」一位家長留言道。  從二三十年前一二十元的生活費,到如今一兩千元,即便是最近的兩年間,大學生生活費的水準也普遍上升了500元左右。學生手頭可支配的金額增加了,對學生管理資金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了。  曾經也是山東商報高考交流群成員,一位暱稱為「腳印」的大學生家長也分享了他為孩子支付生活費的方法,這種方式類似於「年薪制」,即在每年交學費的時候給孩子的帳號裡打入2萬元錢,學校扣除了這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後,剩下的就是孩子這一學年的生活費。「這樣孩子需要自己控制每個月的支出,如果某個月有花銷比較大的事項,支配起來也更加靈活。」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鄒元德 宗兆洋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編輯 崔妮娜

相關焦點

  • 每月多少生活費才夠用?大學生「花錢報告」出爐!
    山東大學生月生活費1500元至2000元佔多數2019年全國大學生消費TOP15城市從《2019大學生消費報告》可以直觀看出,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座城市的大學生月均生活費均超過2000元;而深圳、廣州這些一線城市的大學生
  • 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報告給出「答案」,「這個數」就夠了
    但是,當我們上了大學之後,對於生活費的標準也就提高了,可能需要父母多掏錢了。很多人上了大學之後,都會選擇離開家鄉,去往一個陌生的城市,而一個人在外地,父母自然也是不會很放心,所以會從經濟方面來多多寬裕子女。很多父母一來想給孩子更多的生活費,同時也會擔心孩子的自制力不夠,會亂花錢,導致生活費被亂用了。
  • 生活費不夠花,大學生一個月需要多少錢才夠用?
    一個月到底給多少生活費成為困擾家長的一大難題,「給少了怕不夠花,給多了又怕亂花」是不少家長的心態。之前有一個事件,一名大一女生有關生活費的求助帖登上微博話題熱搜。女孩在求助帖上稱,自己每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用,希望母親將生活費漲到4500元,但遭到拒絕,覺得自己很委屈。帖子一經發出,便引發網友熱議。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多少夠用?幫你算一筆帳你就知道了!
    教育發展越來越快,大學生也越來越多,雖然有一部分大學生靠著自己不用家長給生活費,但是因為一直上學沒有經濟來源,所以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是要家長給生活費的。那麼大學生到底每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呢?家長在給生活費的時候心理上肯定都會覺得給多了孩子會亂花錢,但是給少了,又會委屈了孩子。下面來看一下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統計圖,照著自己的省份看一下,你的生活費是比統計數據多還是少呢?
  • 大一新生要每月4500元生活費遭拒!到底多少才夠用?調查顯示…
    我學費大概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我想每個月讓媽媽給我4500,她拒絕了還給我發脾氣認為我根本花不了這麼多。可是女孩本來就花錢多啊護膚品什麼的,還有買新衣服,要是男孩肯定就花不了這麼多了。再說了高中肯給我好幾千補課怎麼大學就不給我了呢?
  • 2017大學生月生活費調查報告:49.28%高於1500元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調查顯示,49.28%的受訪大學生月生活費高於1500元——  超七成受訪大學生曾陷入「生活費不夠用」的窘境  西南交通大學 白羽 南開大學 伍玉婷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馬宇平  上個月,一條關於「大學生嫌1200元生活費太少而抱怨母親
  • 大學生活費多少才夠用?有人以為每月500就夠了
    距離9月開學越來越近了,最近看到一個熱門話題,大學生一個月需要多少生活費才夠用?準大學生們正在熱火朝天討論著生活費。大學生多少生活費較合理?父母給的生活費,其實都不經花!小零點相信,很多大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還沒到月底,生活費就超支了。自己內心暗暗糾結,是收緊褲腰帶開始吃泡麵,還是找藉口厚臉皮給家長打電話求生活費。
  • 大學每月生活費4500,要多了嗎?
    那麼,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有多少呢?華東政法大學新媒體數據研究院在21829份有效樣本量的基礎上發布了《2018中國大學生網絡生態和消費行為報告》,結果顯示,中國在校大學生月均生活費供給為1325.5元。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需要多少?
    大學生生活費給多少一直是個經久不衰的被廣泛討論的話題。家長擔心生活費給多了孩子學壞,但錢給少了又怕苦了孩子。那學生們呢?
  • 六成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一千多元 夥食交通佔主要
    日前,浙江義烏一位媽媽打算給即將上大學的女兒每月1200元生活費,卻被女兒怒懟「不是親生的」。該事件引發了網友對於「大學生活費」的激烈討論。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3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5.7%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之間,79.5%的受訪大學生生活費來自父母,51.5%的受訪大學生覺得日常消費受朋友和環境影響較大。
  • 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排行榜!
    大學生生活費給多少一直是個經久不衰的被廣泛討論的話題。
  • 大學生三千生活費都花哪去了?給多少生活費看看清華食堂價格再說
    今年疫情原因,大學開學選擇錯峰開學,大一新生開學也被延後,9月中旬各學校大一新生也會陸續開學,對於大一新生,生活費也是家長和學生開學前要考慮的一個問題。一個月給孩子多少錢合適?會不會不夠花?會不會亂花錢?這些都是家長比較糾結的。
  • 大學生生活費到底多少夠花?青島大學生:無論有多少,總是不夠花
    每月1500還是不夠花  根據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日前面向全國125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40.8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29.44%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500-2000元。每月生活費在2000元以上的佔19.84%,不足1000元的佔9.84%。
  • 大學生活費多少合適?大四學生:每月500
    今年高考,同學們成績都很好,不少同學,也即將邁入大學的門檻,成為一名準大學生。那麼,最為重要的一個話題就來了:大學生一個月花費多少合適呢?家裡應該為孩子準備多少生活費呢?在論壇看到有位大四生,公開了自己的生活費——每個月500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合理地借鑑一下,其實一個月可以省下不少錢,也能減輕家長的負擔!第一、生活費精打細算。
  • 大學生每月該給多少生活費才夠用?
    大家應該會很好奇,大學生一個月該給多少生活費?今天就以一名在校大學生的身份,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學生活費那些事!我在大一那年寒假,做了一項關於大學生生活費的社會調查。經過大量問卷樣本檢驗,發現72%的大學生生活費在1500-2000這個範圍。
  • 2020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排行榜!
    大學生生活費給多少一直是個經久不衰的被廣泛討論的話題。家長擔心生活費給多了孩子學壞,但錢給少了又怕苦了孩子。那學生們呢?每個月的前幾天,我們錢包鼓鼓,大手大腳,吃啥啥香。到了月末,不節制的同學就只能靠麵包泡麵活著了。網友們總結盤點了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生活費參考標準 ( 每月 )
  • 2020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榜單來了,給多少合適?家長心裡要有數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養育孩子真是不容易,尤其是供養一個大學生。孩子在大學期間每個月到底該給多少生活費,也是不少父母頭疼的問題。雖然有不少大學生通過兼職賺取生活費,但大部分人還是需要家裡的經濟支持。然而由於不同家庭消費能力不同,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費就成了一門學問。最近,網上公布了2020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榜單,從這份數據中可以看出不少有意思的事。顯而易見,北京的大學生生活費是全國之首,將近3000元,這也能夠理解,畢竟是首都。
  • 高校生活費調查:大學生一個月要花多少錢?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 隨著各大高校陸續迎來開學季,大學生的「開學裝備」和消費水平再次成為輿論熱話題。近年來,伴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大學生的日常開銷也隨之水漲船高。動輒上萬元的電子設備、每月上千元的生活費,讓不少家長感慨「壓力山大」。上大學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夠花?不同地域間的學生有何區別?
  • 大學生生活費給多少才合適
    大一到大三,每月生活費漲了600元大學生到底需要多少生活費?為了解這一情況,河南商報記者採訪了多名在校大學生。「大一1000元,大二1300元,大三1600元。」在許昌學院上學的小松(化名)開學後將上大四,她發現自己從大一到大三的生活費呈上升趨勢。小松說,大一的時候,一個月1000元,主要用於吃飯,沒有其他的開銷,但是進入大二後,她的生活費開始提高了。
  • 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
    大學生一個月三千元生活費會不夠用嗎?或者說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算夠用?像這樣的話題底下的回答總是五花八門,畢竟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