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群裡有位媽媽挺著急的,說孩子發燒就給吃了退燒藥,可一個星期了還沒見自愈,精神狀態也不好,問是不是應該醫院了?
問了大致的情況後,我建議她先去醫院看看,孩子可能是尿路感染了,這可不是小事。
昨天她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後,確定是尿路感染了,因此今天想重點跟大家說說這個問題。
0101並非所有的寶寶發燒,都能在家等待自愈
首先要肯定這位媽媽的做法,發燒不超過38.5℃,先在家觀察是對的,物理降溫後適當吃點退燒藥也行。
但一定要注意評估寶寶的狀態,如果不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不知道發燒的原因,就讓他等自愈,是盲目的!
的確,很多情況下寶寶發燒都能自愈,但若是尿路感染引發的高燒,請看好時機將寶寶送醫,別傻傻在家等自愈了,寶寶會很「受傷」。
雖然孩子咳嗽、流鼻涕等,但精神依然活潑,眼神靈動愛玩愛笑,那就沒有大問題,在家裡觀察一周,基本可以自愈,頂多吃點退燒藥。
但如果孩子很沒精神,愛吃的食物不吃,愛玩的玩具也不玩,精神萎靡不愛笑,那就說明情況有點嚴重,儘快帶去看醫生。
0202為什麼尿路感染的發燒無法自愈?
尿路感染同樣會有發燒的症狀,也會咳嗽,但孩子並非因咳嗽而發燒,而是泌尿系統被細菌感染才導致的。
也就是說,根本致病因子是細菌。
病毒感染很難進行藥物治療,多數只能憑體內的免疫系統自愈,而細菌感染則不然,不單單有藥可醫,還需要儘早醫治。
泌尿系統由膀胱、尿道、腎臟等器官組成,如果患了尿路感染,不及時醫治的話,很可能會導致腎臟炎症,重則引起腎臟癜痕,影響腎功能和孩子一生的健康。
但家長也別太緊張了,不要因為擔心尿路感染,就孩子一發燒立刻送醫。這也不對,我們必須學會判斷孩子發燒的原因,再決定是否去醫院。
否則慌裡慌張地到了醫院,都不知道應該去看哪一科,該做哪些檢查,如沒頭蒼蠅般亂轉,徒增緊張心情。
0303關於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因為細菌入侵泌尿系統而引起的感染症狀,簡稱「尿感」,是小兒常見病,任何年齡段都有感染的可能,以2歲以下寶寶發病率最高。
孩子們之所以容易患這個病,主要與經常包裹的尿布或開襠褲有關。
嬰兒下體潮溼或暴露於不潔的環境中,長期受糞便等不潔物的汙染,易使大腸桿菌等在尿道口滋生,沿著尿道上行入侵至膀胱至腎臟。加之嬰幼兒免疫力差,基本無法抵抗。
尿路感染是一種嚴重的細菌感染疾病,孩子不可能像普通感冒、發燒那樣精神活潑,很多時候即使吃藥後退了燒,也仍然沒精神,不愛玩鬧,平常喜歡的玩具、零食、動畫片都不能讓他重新活躍起來。
同時還需要注意,有些患尿路感染的孩子,還有腹痛症狀,特別是膀胱的位置,輕輕按壓會有痛感。
稍大點,比如2歲以上的兒童,患尿路感染的症狀就更好判斷了。
如果有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或者小便失禁甚至小便出血,同時伴有背痛腹痛的症狀,就說明患上了尿路感染。
為了方便,最後給大家做個歸類,因尿路感染髮燒需要及時送醫的幾種情況:
孩子39度左右高燒,且原因不明;持續高燒且沒有精神,退燒後仍然不活躍,沒有玩鬧的興致且貪睡易疲累。兩歲以上的兒童,小便出現異常,有腹痛、腰背痛的症狀。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後,要告訴醫生懷疑是尿路感染,通常醫生就會根據孩子的情況要求驗尿。
0404家長應該了解的知識:
如果寶寶患了急性感染,要讓他臥床多休息,多喝水增加排尿次數,以減少細菌在身體內的停駐時間,尤其要注意給孩子做清潔。
抗菌治療:對於尿路感染,需選用在尿液中濃度高,殺菌迅速而對腎臟無害的藥物。家長不要給孩子亂用藥,不要聽信XX藥物能治感染就給孩子用,有好些藥物只適於成人,最好還是遵從醫囑。
日常做好預防:認真護理幼兒的尿道口,每次便後都要及時清潔臀部,尿布常洗常換,開襠褲能不穿就不穿,寶寶很脆弱的。
矯治畸形:如果檢查中發現尿路結構異常,為了孩子的健康,應及時配合醫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