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中村拆遷三方式補償 將考慮房價地價(圖)

2020-12-23 搜狐網
集體土地上的住宅拆遷分貨幣補償、產權調換和農民自建三種方式補償。圖為獵德村拆遷"釘子戶"。王翔/攝(資料圖)
廣州出臺首個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違法建設住房不予補償

  城中村拆遷三種方式補償

  ■新快報記者 黃穎

  以後,廣州市城中村房屋拆遷將有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昨日,市建委、市國土房管局聯合出臺《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集體土地上的住宅進行貨幣補償、產權調換和農民自建三種方式進行拆遷補償,並確定廣州132片區的最低補償標準,最高的沙面片區最低補償單價達到4900元/平方米;對商鋪等經營性房屋採取貨幣補償。而違法建設的集體土地住房不予拆遷補償。

  四種情況不予補償

  《規定》明確四種情況不予拆遷補償。

  一是屬於《廣州市城市規劃條例》第六十三條規定的違法建設房屋。當中包括六種情況: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進行建設的;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臨時建設工程的使用期已滿,或使用期未滿但因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需要,城市規劃部門已作出提前拆除決定而未按期拆除的;擅自改變建(構)築物使用性質的;越權審批和其他違法審批建設的;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進行建設的。

  二是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設房屋;

  三是新房建成後應當拆除的舊房;

  四是地方政府建設通告或徵收土地預公告發布後的搶建部分。

  住宅拆遷補償分三種

  據了解,集體土地住宅拆遷有三種補償方式:一是貨幣補償。補償價計算公式: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重置成新單價×被拆遷居住房屋建築面積+宅基地土地使用權區委補償單價×核定的補償面積。

  二是產權調換方式,由拆遷人提供安置房屋,與被遷拆人進行產權調換。其安置房有兩種來源:一是拆遷人同意申請建設用地,統一出資建設安置房;二是拆遷人提供自由產權房屋(包括統一購買新社區安置房)。

  三是有條件的農民自建房。如果本村尚有宅基地的,可以安排宅基地給被拆遷人自建住宅或村統一建設。如是被拆遷人自建的,被拆遷人可獲住宅房屋重置價的補償,村集體經濟組織按宅基地土地使用權區位補償價獲得補償。如果由村統一建設的,則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獲上述兩部分的補償,再由村分房子給被拆遷人。

  經營用房主要貨幣補償

  拆遷已領取營業執照用於生產經營的房屋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該補償包括房屋補償、停產停業補償以及設備安裝調試等其他補償。

  其中經規劃部門批准的生產經營房屋,按規劃部門批准時所核定的具體使用功能、性質按重置成新評估給予補償。未經規劃部門批准擅自改變使用功能用於生產經營的房屋,按照集體土地住宅房屋重置價結合成新評估給予補償。屬於未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用於生產經營的臨時建設房屋,按照重置成新價、剩餘使用期限評估確定。

  補償金額考慮房價地價

  據了解,《規定》規定了對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拆遷補償金額將全面包涵"房價"和"地價"兩個部分,即根據"被拆遷集體住宅的重置成新價"和"宅基地土地使用權區位補償價"確定。

  具體計算公式為: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重置成新單價×被拆遷居住房屋建築面積+宅基地土地使用權區位補償單價×核定的補償面積。其中"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重置成新單價"是由專業評估公司根據房屋裝修等造價以及樓齡等折舊確定評估價,此是"房價"的補償。

  而"宅基地土地使用權區位補償單價"則是反映了宅基土地不同地段的價值,可算是"地價"的補償。"宅基地土地使用權區位補償單價"也是把廣州分132個片區,定出每區標準。其中價格最高的東山湖、珠江新城、天河北和天河南、濱江東四個片區,達到4200元/平方米。最低的是花都梯面鎮片區,為500元/平方米。

  溫馨提醒

  集體土地住宅拆遷設有最低補償金額、面積

  按期拆遷獎勵補償金5%

  與城市住宅的拆遷補償一樣,集體土地住宅拆遷也設最低補償金額,以便更好地保障拆遷戶的利益。如果上述公式計算出的貨幣補償金額低於最低補償金額的,按最低補償金額補償。

  最低補償金額計算公式:最低補償金額=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重置成新單價×(被拆遷居住房屋建築面積-核定的補償面積)+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最低補償單價×核定的補償面積。

  其中"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最低補償單價"也是分132個片區來確定,最低補償單價最高的區域是東山湖、珠江新城、天河北和天河南、濱江東,為4800元/平方米,最低是花都梯面鎮與南沙區南沙街和黃閣以外的區域,為800元/平方米。

  值得關注的是,核定的補償面積並不一定等於拆遷房屋建築面積。該核定補償面積確定標準是:被拆除房屋的批准建築面積低於25平方米/人的按人均25平方米核定,超過40平方米/人的按人均40平方米核定,在25-40平方米/人之間的按批准的建築面積核定;2人以下(含2人)的戶,按2人核定;已婚並達到法定育齡夫婦尚未生育子女的按3人核定。

  為了改善被拆遷人的居住條件,《規定》也設了集體土地住宅的最低補償面積。規定被拆遷人只有一處集體土地住宅房屋且人均建築面積不足25平方米的,按人均25平方米的標準予以補償。打個比方,城中村某一家三口居民其房屋建築面積只有60平方米,而且只有這套住房的,那麼他的最低補償標準可以達到75平方米,而不是60平方米。

  為了鼓勵城中村居民能按期完成拆遷,《規定》被拆遷人在規定期限內自行搬遷的,拆遷人可以在與其籤訂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補償金額的5%以內給予獎勵。而搬遷也有補助費。

  城中村住房拆遷案例分析

  珠江新城某集體土地住房的拆遷,羅先生夫婦加上兒子三口人,被拆遷住房建築面積為90平方米,則該戶享有人均建築面積30平方米/人,其核定補償面積為90平方米,如果評估房屋重置成新單價為1000元/平方米。由此計算:

  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重置成新單價×被拆遷戶居住房屋建築面積+宅基地區位補償單價×核定補償面積=1000×90+4200×90=46.8(萬元);最低補償金額=房屋重置成新單價×(被拆遷建築面積-核定補償面積)+集體土地拆遷補償單價×核定補償面積=1000×(90-90)+4800×90=43.2(萬元)。所以羅先生一家住房拆遷應得實際補償金額為46.8萬元。

  同樣是珠江新城的集體土地住房的拆遷,洪先生一家三口,被拆遷住房建築面積為150平方米,按人均最高標準核定補償面積為120平方米。如果評估其房屋重置成新單價為1000元/平方米,則由此計算:

  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重置成新單價×被拆遷戶居住房屋建築面積+宅基地區位補償單價×核定補償面積=1000×150+4200×120=65.4(萬元);

  最低補償金額=房屋重置成新單價×(被拆遷建築面積-核定補償面積)+集體土地拆遷補償單價×核定補償面積=1000×(150-120)+4800×120=60.6(萬元)。所以洪先生一家住房拆遷應得實際補償金額為65.4萬元。

(責任編輯:曾玉燕)

相關焦點

  • 城中村改造,能否按照國有土地房屋賠?能否參考周邊房價補償?
    城中村在徵地拆遷中是非常尷尬的,一方面還掛著農村的名頭,想拿城市房屋的補償總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另一方面這樣的農村已經納入了城市規劃區,地價、房價早就「起飛」了,補償給低了農民又買不上房。因此,城中村房屋在拆遷時經常遭遇補償糾紛。有位城中村的當事人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周圍房價上萬,拆遷補償方案卻規定賠600多元/平。他能否要求提高補償?城中村能否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來賠償?
  • 城中村被拆遷的補償金怎麼計算?如何計算無證房的補償?
    城市中的村莊將被拆除改造,農民將成為市民。我們不禁要問,人們的身份發生了變化,財富變了嗎?城市中的村莊被拆遷的補償如何計算?如何計算無證房的補償?城中村的情況是複雜的,例如,城中村的土地已經轉化為國有土地,有些仍然是集體土地,需要在實踐中加以調查和確定,並以不同的方式計算。
  • 廣州城中村改造徵安置意見 每平方補償萬餘元
    曾妮 攝  合法面積「拆一補一」 貨幣補償1.1萬/平方米    位於廣州新中軸線南端、有「城中村航母」之稱的瀝滘村,其改造的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記者近日獲悉,《瀝滘村城中村改造房屋補償安置方案(徵求意見稿)》已經向村民下發。其中明確,瀝滘村的補償安置可採取復建回遷、貨幣補償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
  • 非住宅房屋拆遷的補償與住宅拆遷補償一樣嗎?
    那麼住宅跟非住宅拆遷怎麼補償 對於住宅的補償,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中的規定,給予被徵收人的補償包括:被徵收房屋的價值,安置補助費、臨時搬遷費以及獎勵等其他補償。 補償方式一般可分為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貨幣補償價,包含兩部分內容:房屋的重置成新價、區位補償價。
  • 拆遷給的補償款不夠買房錢的零頭?不是說拆遷的人都富了嗎?
    雖然宋先生家的房屋處於城中村,但由於區位特殊,周邊商品房的價格居高不下,現在最便宜的小區房價也已經達到了一平五千餘元。倘若宋先生想在附近購買一套不使人均居住面積和家人原有的居住水平降低的房子,需要貼付將近六十餘萬元的房款。這也就是說,宋先生拿到的房屋拆遷補償款都不夠購房款的零頭。
  • 臨CBD的城中村價值幾何?實探深圳最土豪村的拆遷「變形記」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鄧雅蔓|攝) 被拆遷的城中村裡,獨居的租客和店家成為最後一批搬離的人群。「平常上班沒有時間搬家,而且行李並不是很多,所以打算周末每次搬一點點就差不多了。」一位居住在皇崗村地鐵站附近的租客陳先生告訴記者,他所在租房的房東也住在附近,由於行李較多、拖家帶口,十一假期期間就已經打包行李搬出去了。
  • 城中村拆遷,農民身份變了,財富變了嗎?
    (二) 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三) 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這兩種拆遷補償方式,各位被徵收人可以自由選擇。可知,城中村的房屋拆遷可以參照「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標準進行補償,此時,城中村村民可得公平合理的補償額。
  • 深圳「未拆先富」城中村,手握350億資產,未來房價直逼20萬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與發展,「城中村」的現象也隨之出現,「它們」夾雜在高樓林立之間,與現代化的城市格格不入,在北上廣深的「城中村」也不在少數,很多城中村像是給外地人準備的客棧,城中村的村民們因此也過上了收租的日子,未拆遷時當房東,拆遷後當「暴發戶」,大部分城中村村民都抱著這樣的心態生活的
  • 拆遷時感覺補償拿少了應該怎麼辦?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遇到拆遷都希望拿到合理的補償價格,至少要保障我們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現行的《土地管理法》規定:「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因此,各地方的拆遷補償並沒有統一的標準。那麼,當遇到拆遷時,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驗證拆遷補償款的合理性呢?
  • 廣州又要誕生一批土豪村!今年272個舊村改造,周邊房價直飈……
    世上有一種羨慕叫同人不同命這年頭,連投胎都是一項技術活每隔一段時間廣州都會湧現一批土豪村這次,又輪到哪?說起廣州城中村改造,很多人都會想到「土豪村」三個字。可見,未來幾年內廣州的新增用地規劃主要集中在外圍區域。據了解,在舊村改造中,針對村民改造意願強烈、條件成熟的城中村將及時納入年度計劃,優先實施改造。那目前有哪些村已經納入改造?模式又是怎樣的?位置和周邊房價如何?
  • 太原小店區將推進8個城中村改造,大馬小馬在列!
    太原城中村拆遷改造、回遷安置一直都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也是「地方領導留言板」諮詢最多的問題。 一方面,在目前高漲的房價下,普通工薪家庭買一套房太難了,按照「房價收入比」,太原一個家庭想要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平均需要14.6年,如果考慮到教育、醫療、日常開銷等支持,買一套房真的是關乎一輩子的事情;而另一方面,過去幾年太原在大力發展城市建設的情況下,為了鼓勵城中村拆遷,大幹快幹,拆遷補償款動輒就是100多萬/分地(66平米),因此造就了非常多的百萬
  • 今年的拆遷卻按照前年的標準進行補償
    法律規定,房屋拆遷和土地被徵收後要對房屋和土地所有人進行相應補償。最近,中師收到一些被拆遷人的諮詢,自己的房屋今年被拆遷,但是拆遷補償標準卻是按照前年進行規定的,對於這種情況自然感到不公平,周邊房價漲幅非常明顯,如果按照前年的補償標準,自己的房屋明顯補償不合理,那麼,對於這種今年的拆遷卻按照前年的標準進行補償,被徵收人該怎麼辦呢?
  • 「收藏」三種拆遷時房屋產權置換比例的計算方式
    被拆遷人都知道:如果房屋進行拆遷,需要對被拆遷時的價值進行補償。而補償方式可以選擇貨幣補償的方式或產權置換的方式。如果採用產權置換方式進行補償的,對於剩餘的損失,有一定的補償比例。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將告訴你三種拆遷時房屋產權置換比例的計算方式。
  • 農村拆遷沒城市賠的多?但這種房屋例外,補償很高
    可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農村的房屋,正常都會分為主房還有院落,主房我們可以按正常情況拿剛才的商品房均價來估值,而院落部分就要按照國有土地的基準地價來估算了,基準地價我們可以到國土局查詢。就在前段時間,住在雲南昆明有位被拆遷的女士找到律師,說明了自己的房屋是在城中村的,政府給的拆遷價格是每平方5000元,可是自己看了看自己周邊的商品房價格大多數都到達了15000元了,可是政府給的拆遷價格,自己根本無法在周邊購買商品房,生活水準因為這件事大打折扣,從這一案例,我們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這位女士的房屋在城中村中,完全是可以按照周邊商品房的價格進行賠償的。
  • 廣州一尷尬的城中村:「親吻樓」林立牆皮脫落,拆遷卻遙不可及
    廣州一尷尬的城中村:「親吻樓」林立牆皮脫落,拆遷卻遙不可及在廣州有件讓人倍感意外的事,大部分人都會翹首以盼的拆遷,在這裡卻有不少人避之不及,他們就是遍布在廣州的城中村居民。廣州的城中村稱得上是處處「商機」,只要有房,就等於有了穩定的收入源,一間屋子一個月房租動輒近千元,四五層的小高樓,一年穩定就有幾十上百萬的收入。下新村就是一座典型的廣州城中村,它下轄於白雲區嘉禾街道,數十萬來到廣州的打工者曾在這裡住過。
  • 城中村改造,補償方式成了談判的重點對象,你選用對了嗎
    城中村是指城市裡的村莊,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中村改造的項目同樣多了起來,大家都對城中村改造的補償尤為關注,但是,城中村的地理位置比較的複雜,拆遷改造補償又關係到老百姓自身的利益,拆遷改造的補償方式也是與拆遷方重點協商的事情。
  • 廣州楊箕聯社與富力地產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糾紛達成調解:標的近9億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通訊員 彭勇 柳瑋瑋13頁民事調解書,33冊卷宗檔案,9000餘頁證據,近9億元涉案標的額,刷新了廣州法院民事案件調解多項紀錄。2020年8月6日,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房產庭法官主持下,廣州楊箕聯社訴廣州富力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力公司)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案達成調解協議,楊箕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終於畫上圓滿的句號。
  • 廣州白雲一城中村拆遷 不是村民也能拿補償
    12月28日,田心村改造啟動改造範圍內非村民(即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籤約工作,籤約的非村民同樣將獲臨遷費、籤約獎勵金等補償費用。據悉,今年11月,田心村改造村民籤約率已達到90%以上,區政府在今年12月25日發布田心村實施城中村改造的通告。至此,歷時5年多的田心村改造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並將於近期對已交樓房屋啟動清拆。
  • 新《土地管理法》補償標準變化:提高制定「地價」依據的綜合性
    畢文強:潘律師提出了一個我覺得很尖銳的問題,就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區片綜合地價的依據,在此之前以前應該是傳統的,更接近於平均什麼年產值,或者什麼之類,因為它更是以農用地徵收為核心的,對吧?那麼現在在這一次這個土地補償過程中的,這個區片綜合地價的一種計價依據,按你的意思來講,就是沒有再提這個土地用途的問題,能這樣理解嗎?
  • 農村拆遷標準是什麼?為什麼有的補償多,有的補償少?
    然而,在新農村的建設中,拆遷和徵用也很常,雖然有些農民不想拆遷,但為了支持當地的規劃,他們還是選擇了服從。當然,拆遷是有一定的補償的,旨在最起碼能夠維持原先的生活水平,然而每次拆遷後,總會有賠償糾紛。很多人問德叔,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是什麼?為什麼有的人能拿到幾百萬的賠償,有的人卻只能拿到10多萬元?是基於人口還是基於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