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最怕碰到「小黑飛」,這東西可不好,影響花卉生長,趕緊消滅
在上期文章中,小花就自己所知,和以往累積的經驗,分享了些實用的養花技巧,很開心能看到評論裡,大家的積極回復。鑑於有朋友提到小黑飛,今天小花就來,跟大家聊聊和它有關的二三事。那麼,何為小黑飛?它的存在,是否會對植物產生影響?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日常養花時,大家又該怎樣進行預防?別急,今天小花便就這些問題,一一為大家作出解答。
首先,小黑飛,學名叫做尖眼蕈蚊,本質為暗淡蚊類小飛蟲。表面看上去無辜、無害,既不咬人,也不以動植物為食,實則,該蟲繁殖能力極強,可在潮溼環境裡迅速生長、繁衍,一旦發展壯大、形成規模,不僅會破壞環境,影響衛生,其幼蟲還會不斷啃食植株的根系和多汁葉片,有密集恐懼症的小花,更是受不了它們密密麻麻趴在葉片上,看著就不舒服,不光影響花的健康,還讓觀賞性大大降低。
期間,它們的存在可能傳染真菌,致使植物患有真菌性病害,輕者黃葉,重則爛根、枯萎而死。此外,小花看調查發現,小黑飛幼蟲的主要啃食對象,是多肉,不少常見多肉皆有遭遇毒手。最麻煩的是,小黑飛行動靈敏,可在人們噴藥的當下,及時感知到危險,並迅速飛離,之後等到藥效逐漸消散,再捲土重來,這些小黑飛也真是夠機智的。這便是很多朋友,無法徹底消滅它的主要原因。因此,再三研究後,小花發現,要想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大家還是得從蟲子的屬性入手。
第一,保持植料乾燥通透。
前面有提到,小黑飛的活躍程度,與環境溼度成正比,水是它們賴以繁殖、存活的重要因素。以生石花為例,大家可儘量以顆粒土,取代泥炭土或其他土壤,讓植料保持在相對乾燥的水平。冬天,受氣溫影響,盆土內多餘的水分不能及時蒸發,若等到2~3天後,情況還未得到改善,那麼,這時就需要大家,抓緊想辦法控水。要小花說,保險起見,從立冬開始,除了一些必要情況,人們都應控水或斷水養花。
第二,增加光照。
起初,植物尚處在幼苗期時,抗性弱,對陽光的承受力有限,養殖時得避開直射光。而當它們逐漸趨於成熟時,大家便可在不灼傷、曬死植株的前提下,將盆栽養在陽光充沛的露臺、陽臺,充足的光照,就算不能直接殺死小黑飛,也會把它們趕走。
第三,多多通風。
可能很多花友,都未意識到通風的重要性。事實表明,良好的通風狀況,成效非同一般。一方面,小黑飛是一種體型小、飛行能力不佳的蟲子,但凡風力大點,它們就會被吹得潰不成軍,無法著陸在植物身上。另一方面,大風還會將出沒在,淺土層的幼蟲風乾成屍體,殺蟲於無形。
第四,噴藥。
目前,市面上已然成功研發出,各種能夠殺死小黑飛的藥劑,它們無疑都卓有成效,唯一的弊病是,毒性較強,不宜在封閉環境裡使用,否則可能會波及到人類自己,畢竟是藥三分毒。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如果大家還有別的養花問題,可繼續向小花來信,小花會根據來信中反映問題最多的,在下一期集中為大家解疑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