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東、北京、天津、海南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
而今年這些省份在錄取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我們明年高考注意的「異象」
根據山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2020年山東省一分一段表來看,雖然今年山東省高考實行「3+3」的自由選考制度,但頭部高分段依然被「理科生」牢牢把控著。
其實高分段理科學霸多倒也沒什麼,要命的是專業!
我們就用中央民族大學做例子吧,先看今年的招生計劃,文史類專業39人
我們再來看一下省教育廳發布的關於公布2021年擬在遼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通知中,中央民族大學這些文科專業的情況。
理科學霸們能填報的專業幾乎不受限!尤其是名校!
也就是說以前文科生的高分學霸們,以後要面臨著和理科生的直接競爭了!
不過這份專業選考科目最終是否會有變化也說不準,如果未來有改動,本公眾號將第一時間推出,歡迎關注。
老牌名校集體「沉沒」
同樣是在山東,今年一些老牌名校集體「沉沒」,幾乎所有的名校,都是理科起家的,再說得直接點,就是名校幾乎全部都是重理科,輕文科的典型。而重視文科的學校很難成為名校。而因為山東今年也是賦分模式,由於賦分制的存在,考生並不是以實際成績計分,而是以排名計分。必然有大量理科中分段學生因為自相殘殺而被賦了個極低的分數。而普通學生甚至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選擇了相對容易的科目反而被賦高分。這已經明顯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換句話說,中分段的理科生很掙扎。
而在「3+1+2」模式下,因為物理也是首選科之一,那麼受到衝擊最大的可能就是化學了。
選專業還是選學校這個讓廣大考生及家長矛盾的問題在新高考上將尤其凸顯。
以今年山東省高考為例,北大2019年投檔分數線為文科650分、理科687分,分別位居文科第30名和理科第84名。同樣,清華2019年文科投檔線為662分,屬於文科前20名隱藏成績範疇。而理科投檔線達684分,位列第133名。
今年投檔表顯示,北京大學投檔位次最低的專業是新聞傳播學類,投檔位次為225名。清華大學投檔位次最低的則是核工程與核技術,投檔位次為405名。對照清華北大以往投檔錄取成績,上述兩位考生稱得上成功「撿漏」。
不過作為新高考這種波動再正常不過了,事實上,在同為新高考改革地區的北京,今年分數線最高的前20個專業組分布的大學和去年是一樣的,甚至連排位都和去年理科前二十的學校差不多。
這說明什麼?說明高分段考生填報志願,還是更看重院校。
當然,這個暫時只能說明北京的情況,至於遼寧的報考邏輯,誰也不敢打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