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用腳寫。
圖片說明:用嘴咬著寫。
圖片說明:左右手同時寫。
由於在鎮政府工作娶不到老婆,他毅然「下海」……
用嘴咬著寫,用胳膊掖著寫,用腳夾著寫,左手寫,右手側著寫,雙手同時寫……憑著這些絕技,他從一個鄉鎮賣字藝人,一躍成為書法作品入藏人民大會堂的書法名家。他就是本期人物主角江潤初。
江潤初,1964年生,一個自學成才的書法奇人。由於家貧,作為長兄的他從13歲開始就以賣字為生,掙錢養家了。1982年,18歲的江潤初高中畢業,因其有良好的書法功底和較強的組織能力,被選聘鎮的團委書記和政府辦公室資料員(兼負責宣傳工作)。
由於在鎮政府工作工資很少,每月才25元(20元交父親作家用)不夠生活所需,更別說討老婆了(正在談戀愛)。1988年,江潤初毅然辭去這份「鐵飯碗」工作,開始創業。
生意失敗到廣州打工
1988年~1989年,江潤初往來於江西與潮州之間跑運輸、做貿易——從江西運木材到潮州賣,再將潮州的百貨拉到江西賣。一年多時間,江潤初成為了當地的「大富豪」,擁有資產10多萬元,買了私家車。然而,僱工的一宗車禍就讓江潤初傾家蕩產,還欠下一身債。
1990年底,江潤初告別讓他受盡白眼的家鄉,來到廣州再謀出路。剛到廣州人生地不熟。江潤初跟著老鄉,做起了「走鬼」。三天之內被城管「掃」了兩次,以致「血本無歸」。
於是江潤初重操舊業,向老鄉借來一輛爛單車,到廣東電力三廠門口擺檔寫揮春。春聯每副1.2元,這讓他與妻子勉強度過了在廣州的首個「嚴冬」。
有一天,在大南路開鋪制招牌的兩兄弟路過電力三廠,見江潤初字好,於是詢問「能否寫大字」。江潤初以布代筆,攤開4張大報紙,寫出近2米的大字,結果被招到鋪內做寫字、界字工,每月300元,江潤初夫妻倆過上了安穩日子。
生計無憂棄筆十年
打工8個月後,江潤初跑到番禺大石,與妻子一同在家私城旁開起了大排檔,既做粥粉面飯,又做招牌界字。江潤初通常是一邊炒田螺,一邊幫人寫字、界字。生意很紅火,客人喜歡江潤初炒的「和味炒螺」,更喜歡他的一手好字。這段時間,江潤初以字會友,廣交朋友。
1993年底,江潤初的大排檔在競爭下熬不下去了。這時一幫武警朋友出手相助,推薦江潤初到「武警京宏發展廣東分公司」做辦公室主任,就不再寫書法了。此後,江潤初又應一家馬來西亞外資企業邀請,擔任副總經理一職。
認識龐中華重拿毛筆
2005年,中國社會經濟調查研究中心慧眼識才,任命江潤初為該中心廣東省辦事處副主任。
江潤初說:「這一年,中國社會經濟調查研究中心的領導推薦我到中央黨校培訓班學習,在朋友的一次飯宴上,我巧遇到龐中華老師。由於當時我忘記帶名片,於是以手寫卡片代替,結果龐中華老師看到我的字,很是欣賞,問我是哪個協會的。我答沒有入會,他不信,還馬上派人去查。了解我的人生經歷之後,他鼓勵我重新拿起毛筆,再寫書法。骨子裡熱愛書法的我,在龐老師的循循引導下,鼓起勇氣重拿毛筆。」
《龍騰虎嘯》入大會堂
由於江潤初書法技藝出眾,2005年10月,被廣東省書畫藝術研究專業委員會聘任為副會長。2006年1月15日,江潤初被中國書畫家協會聘任為副理事長。2006年8月,江潤初又被廣東品牌委授予「廣東省文化品牌十大風雲人物」稱號。2006年9月,江潤初獲得了國家文化部主辦的廬山杯書畫大賽書法類金獎和中華母親嫘祖頌書畫大賽書法類金獎。
2006年12月,江潤初的八尺大字《龍騰虎嘯》被人民大會堂收藏,現懸掛於人民大會堂南貴賓廳。
本打算生一支足球隊
採訪中,江潤初不止一次說到「廣州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喜歡在廣州生活」這句話,他對廣州有著一份特別的感情。在廣州打拼了整整16年,江潤初從當年帶著75元來到廣州,到現在有車有樓養洋狗(現有四處房產),他說,他最喜歡《愛拼才會贏》這首歌,是廣州寬大的包容性讓他更加熱愛這個城市,更願意留在這個城市生活。
回憶當年生意失敗的慘痛經歷,江潤初依然心痛不已:「生意虧了,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甚至連家裡人也看不起你——當我老婆背著我做了結紮手術後,我心痛得把家裡的東西砸了一地,抱著兩個兒子失聲痛哭。在廣州就不同。別人不會因為你窮而取笑你,也不會因為你有錢而眼紅你,只要有本事就可以出人頭地。」
江潤初的太太非常遺憾地告訴記者:「潤初特別喜歡小孩,剛結婚的時候,我們還打算生一支足球隊。生意做虧的那一年(1990年),我還懷著第二個孩子,孩子生下來後,我們的生活也到了最艱難的時候,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兩個小孩(一個1歲半,一個半歲)餓得呱呱叫,我一氣之下就睹氣做了結紮手術,發誓以後不生小孩了——現在還後悔得不得了,幸好潤初沒有因此另娶他人。」
8年前,後來生活寬裕了,江潤初抱養了一個小女兒,一家五口在廣州生活得很開心。江潤初笑著對記者說:「就是疼得這個女兒多,你看,她多調皮!哈哈,我將來既當爺爺,也當外公。」
絕技是怎樣練成的
江潤初自小喜愛書法,在同齡孩子玩耍的時候,就常用樹枝、木棍在家裡院子的沙地上練習寫字了。他剛讀完小學就到集市賣字。正如他舅舅所說:上街寫揮春,這樣既可掙錢養家,也有機會得到高人指點。
在集市擺檔寫字期間,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戶,他獨創了分別以左臂或右臂或同時兩臂夾毛筆書寫對聯的「絕技」,結果「生意」越做越好,甚至被人喻為「書法奇才」。就這樣讀完高中。
江潤初說:「雖然每一次落泊都是寫字『救』了我,但是挫敗多了,我只能責怪自己寫揮春寫多了,把好話贈予別人,把不好的東西留給自己。所以,1993年底,我到武警京宏發展廣東分公司做辦公室主任後,就發誓不再寫書法了,直到十年後遇到龐中華。」
江潤初對書法具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即便是放棄10餘年,拿起筆來也能隨心而動。在他看來,用手寫字與用腳寫字一樣,都是用腦指揮、筆隨心動,所以沒有什麼區別和難度,關鍵是先用心把字練好。他強調,「絕技」只是一種手段,熱愛書法才是關鍵。
他的目標是,全國各大藝術館、博物館將來都藏有他的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