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讓我用最真心的文字,帶您感受人生!
01我的寫作問題
我之前寫文章的時候總是到了寫之前再準備素材,或者提前想了一個主題,但是也僅有一個素材,便開始下筆。
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我常常中斷,由於素材不夠,沒有更多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為了讓文章看起來更充實,我不得已在寫作過程中再去網上搜集更多的素材,或者停下來思考。
最後文章是東拼西湊寫出來了,可是花了大量的時間,有時為了湊字數還說了很多廢話。不僅如此,寫作對我而言也變成了一種壓力,每次寫作總感覺自己文思衰竭,身心俱疲。
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別人每天能高產出好幾篇優秀文章,而我僅僅寫一篇都像拼盡了全力,最後反響還不好。尋找答案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讀書,讀了幾本關於寫作的書後,我似乎找到了我「寫作困難症」的病因——未事先收集素材。
如果素材收集好了,寫作過程中只要確立中心觀點,然後只需運用已有素材證明自己的觀點,如此,不僅文章內容飽滿,而且邏輯清晰,才能算得上是一篇好文章。
同時,我的兩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寫作時間大大縮短,因為不用中途尋找素材,寫文速度加快了很多;另一方面,也不再絞盡腦汁湊字數,我有足夠素材可以輕鬆證明自己的觀點。
02如何收集素材
那麼,應該如何收集素材呢?
擁有幾十萬粉絲,創建自己的寫作教學品牌,培訓2萬多名學員的湯小小老師在《高效寫作》中關於收集素材這樣說到:平時看到的故事片段,一句話,一個想法,都可以是很好的素材。將這些素材歸納到不同分類,比如情感、感人、搞笑和勵志,最後從某一大類中選出具有相同主題的兩三個素材,組合成一篇文章。
其實之前就有看到別人分享寫作經驗說要收集素材,但是自己沒有太在意,一是感覺不知道哪些東西可以當作素材,一句話之類的感覺涵蓋內容量太少;另一個是分類也很籠統,完全可能一個故事既滿足情感又滿足勵志,那我應該如何抉擇?
結合自身情況,我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素材收集方法:先確定主題,然後平時看到相關素材就可以歸納到這個主題下,有兩到三個素材就可以著手寫文。
比如我最近想寫一篇如何提高寫作水平的文章,為了找到答案,我去找了相關的書籍閱讀。其他作者的觀點就是很貼合我文章主題的素材。像上麵湯小小《高效寫作》中關於收集素材的觀點,以及下面我要介紹的《蔡駿24堂寫作課》中的相關表述,就成為我本篇文章的素材。
如果運氣爆表,收集的素材超過三個怎麼辦?先選擇兩到三個完成文章的創作,剩下的可以以後再寫一篇同主題的文章。
蔡駿老師是一個寫小說的知名作者,所以《蔡駿24堂寫作課》主要是針對寫小說,但是寫文是共通的,我們可以把裡面的觀點運用到任何類型文章創作中。
關於收集素材,蔡駿老師分了兩步:
留住靈感:通過一件物品或一件事聯想它的前因後果,以及相關聯的其他物品。再聯想這些物品又和哪些事情相關,不斷思考,這就相當於引出一個龐大的素材庫。比如物品——一條帶血的絲巾,可以想像上面的血跡是誰的?帶血跡這個「果」的「因」是什麼?絲巾來源於一場車禍,車禍源於一場復仇……搭建框架:用邏輯關係把這些事情聯繫起來,完善故事結構。給我的一個很大啟發是多思考,我以前寫文章總是將注意力放在事件本身的表述。一個熱點出來,廣大的作者都能第一時間看到事件的表象,如果大家都去描述事件表象,適當給出幾句話作為觀點,那文章的同質化問題就很嚴重。
我們要想脫穎而出,只有通過聯想,找到事件相關聯的看點,才能寫出不一樣的文章。
03總結
湯小小老師的建議是生活中所有素材收集到對應的幾大分類中,挑選兩到三個素材寫出一篇完整文章;
我的想法,先想出文章主題,可以同時想出很多主題,生活中有意識留意自己所需主題的素材,比如在看電視劇、看新聞時,想想是不是和自己要寫的主題相關,有關就收集到對應主題下,挑選兩到三個素材寫文;
蔡駿老師建議大家看問題多聯想,找到相關聯的點寫文,避免文章雷同。
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可能不能完全照搬某一個人的經驗方法,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從以上三種方法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素材收集方法。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您的點讚、評論、轉發、關注,是我持續創作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