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對於我們來說,生養我們,對我們有無限的恩情。餘生我們都還不清他們的養育之恩,到底是有怎樣仇恨,才至於兒子拿刀捅死父親呢?跟隨科普一起去看看弒父案背後的原因吧!
捅死父親
父親長期對家庭不負責任,且對家庭成員有家暴行為,導致其與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 24 歲的兒子小程不堪忍受,持匕首連捅父親十多刀,致其死亡。
責任是什麼
責任對於一個男人,特別是已經身為父親的男人來說意味著什麼?一個人,在你選擇了成家的同時也就別無選擇地承擔了家庭責任,不管你願意與否。責任是不可選擇的,不去承擔就是逃避。家庭成員之間不是服從與被服從、主要與次要的關係,他們是平等、互愛的關係。誰沒有自己的理想,又有誰不懂得幸福之甜蜜。家庭不同於社會、不同於單位之處就在於家中充滿自覺的愛,而這愛來源於每個家庭成員無私的奉獻,這奉獻源於對家庭的責任感。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其實在自己為對方作出犧牲時,其潛意識中都希望得到愛的回報,包括情感上的、言語上的和物質上的。
矛盾激化導致悲劇
然而程某長期對家庭不負責任,導致其與家庭成員之間矛盾日益激化。經常因家庭瑣事在電話中發生爭吵,甚至還和小程打架。一次父親和小程吵架後,一氣之下的程開車從外地趕往三姐家中。但是第二天,父親對小程窮追不捨,趕到三女兒家附近,再次在電話中與小程吵起來。怒氣之下的小程下樓開車撞向父親,小程因擔心他報復,又持事先準備的匕首連續捅刺父親背部、胸部等處十多刀,致其死亡。
產生殺父的想法
小程的父親經常對妻子、兒女有家暴行為,小程姐弟四人由母親撫養長大。2019 年 6 月,小程的父母離了婚。雖然離婚了,但父親還經常騷擾母親,並威脅讓母親活不過 2019 年。這還不算什麼,當幾個子女都勸母親再找個伴,這樣一來,父親找母親麻煩時,能有人保護。但就在家人商量時,程某揚言如果要給前妻找對象,就把他們都殺了,小程便產生了先弄死父親的想法。
是父親不仁在先,且不說他人品問題,從他行為和語言上,可以說根本不配做一個父親,不配做一個丈夫,更不配做一個男人。非君子所為。
沒有反抗
小程殺死父親後,並沒有想過逃跑,他想過要自首,在公安來抓他的時候,他也沒有反抗。最終經法院判定小程有期徒刑13年。
這件事上,父親雖然有錯在先,但是小程的做法太極端了,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整個家庭。
對於小程弒父案,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