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的期末考試馬上就要到來了,別看中小學期末考試不像高考那麼嚴肅盛大,但緊張刺激的程度可是一點不虛高考的呢。
有句話說的好,不論大考、小考、期末考,雞飛狗跳少不了~
如今,已有多少寶爸寶媽們將孩子的陪學工作當成了一項激烈且高危的體育運動:
而期末考試將近,又有多少家長心提到嗓子眼,生怕孩子交出一份畫風清奇卻能讓自己三高迸發的答卷?
這個時候,能決出父母水平勝負的就是心態了~
其實相比期末考試的成績和結果,考前複習的過程更重要~不僅是一學期知識點的梳理,更是孩子學習方法、考試心態,以及家長教育方法、教育心態的一個磨礪與成長。
而在複習中,家長和孩子也很容易掉進一些「複習坑」,來看看我們容易中招的複習誤區。
孩子在複習中的誤區
第一、只做難題,忽視基礎。
有的孩子在複習中大量地做難題。但其實,科學擬定的試卷都是難易結合的,且以基礎知識為主,即使是有難度的問題,分值也會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所以千萬別為了芝麻丟西瓜。
第二、加班加點,挑燈夜戰。
有些孩子很看重成績,會在最後這幾天抓緊每分每秒學習,有的甚至挑燈夜戰。其實連續的疲勞複習會降低記憶力,反而適得其反。複習期間更要注重規律的作息,讓大腦適當休息。
第三、臨陣慌,滿眼全是不足。
有些孩子,平時成績雖然還可以,但就是不太注意學習中潛在的不足。臨近考試,才發現還有一些問題理解得不透徹、掌握得不牢固,很多題目都不會做等等。開始慌作一團,連忙給自己布置一大堆新任務,重新學習一大堆知識。這種反應不僅會影響到已有知識的鞏固和複習,還可能會影響到對自己的信心。
家長陪伴複習的誤區
第一、全家的頭等大事就是你的考試」
有的家長在孩子複習時,躡手躡腳地送去飲料,讓孩子只管學習,什麼家務勞動都不要幹;有的家長想盡一切辦法做很多好吃的讓孩子吃,邊吃邊勸:「吃多了身體好,考得才會好」等等。這就會使孩子感到壓力:如果考不好,對不起家長。
第二、強行要求必須考到多少分
不少家長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愛把「至少要考多少分」「一定要考多少名」之類的話掛在嘴邊。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孩子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時間內不可能有「質的飛躍」,不妨告訴孩子:「只要盡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第三、開導為名,火上澆油
很多孩子靠前的問題都是心理問題。家長要注意採取開放式的交談方式,如當孩子說心煩時,如果你回答:「煩也解決不了問題」,孩子就覺得無言以對了。不如說「我能理解你考前的心煩,你感到最擔憂的是什麼?」這時孩子十有八九會進一步講到某些具體的科目或具體的問題。
那麼,正確的複習姿勢的怎樣的呢?
1.家長擺正心態 同時幫孩子調整心態
有的孩子平時學的不錯,但可能一到考試就會緊張。家長最好根據孩子的進步情況來評價孩子這學期的表現,而不是以期末成績作為唯一依據。另外,別提過高的目標,也別說一些消極的話。畢竟考試不是目的,是孩子對自己學習查遺補缺的一種手段,只要孩子盡力了就行。
2.提醒孩子跟上老師的節奏
不要再安排孩子做過多的試卷和補習,對於期末考試的內容、題目類型以及難易程度,任課老師較熟悉,也較清楚孩子易出錯的是哪些知識點。跟上老師節奏,自然事半功倍之效。
3.學會把書讀薄 知識形成體系
通常情況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口頭回顧複習。家長拿著書,看到書的目錄,讓孩子過電影般地回顧一學期的所學,口頭表述本學期的單元數、單元主題、單元重點;二是書面整理,畫「知識樹」,把學過的主要內容、重點知識、難點知識標識在「知識樹」上,「反覆幾次後,一學期的知識可能就只有簡單的幾條或者幾個公式了,這就是把書「讀薄」了。
4.制定時間規劃 保持優勢科目
和孩子定個簡單的複習計劃,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外,每天晚上重點複習哪一部分知識,大約用多長時間,如何複習,讓孩子按照計劃進行,提高複習效率。有些孩子偏科,不要期望利用這兩周的時間就能解決,可以放在假期中幫孩子慢慢補上。
5.注意勞逸結合 做好後勤保障
晚上,家長要督促孩子按時睡覺,即使沒完成任務,也要強制孩子休息,不能開夜車。
最後祝願寶貝們能在學期末收穫屬於自己的好成績!
本文圖文來源網絡綜合整理
營光山谷 EAGLE VALLEY
營地教育✦家校共育✦研學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