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吳彥祖喜劇愛情《滾蛋吧!腫瘤君》,國產小妞電影巔峰之作
用朋友的話說「是一個傷心的故事,卻是一部開心的電影。」白百合很適合演這種角色,二卻不傻。張子萱本色出演勇敢自黑哈哈哈。吳彥祖,帥就一個字,我不需要多說一次。穿白袍的醫生彥祖帥得人合不攏腿。淚點很多,煽情也恰到好處,整場都默默流淚,散場看到很多女生的眼睛也哭紅了……歡樂和悲傷、現實和超現實穿插得當,一直用輕鬆、歡快的腔調去講悲傷的故事,我也許習慣了生離,但卻抵抗不了死別,這一秒還笑成傻逼,下一秒就已經哭成狗。這部電影讓我銘記亮點:不論到了什麼境地,都要有樂觀的態度;愛與被愛,比什麼都重要。白百何負責搞笑與感動,吳彥祖負責帥,閨蜜們負責打醬油……很多漫畫式橋段、奇異笑點。白百何表現很好,那段獨白戲準確自然,「非嚴肅煽情」效果不錯。之前不了解熊頓,想去多看看她和腫瘤君的故事了。積極樂觀改變不了客觀現實,但能使生命變得自由瀟灑。
即將迎來29歲生日的青年漫畫家熊頓(白百何 飾),卻接二連三遭遇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打擊。工作被炒,男友跳票,還莫名其妙到警察局走了一遭。更糟糕的是,她在聚會上突然暈倒,經檢查後才發現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一向樂觀開朗的熊頓並未被病魔嚇到和打敗,她笑嘻嘻地調侃吐槽周遭的人和事,一臉花痴地望著英俊帥氣的梁醫生(吳彥祖 飾)。最重要的是,身處逆境的她身邊還有父母(李建義 & 劉莉莉 飾)以及夏夢(李媛 飾)等一班好友的鼎力支持。無論駛向哪裡,熊頓永遠不會孤獨,不會放棄…… 本片根據已故漫畫家熊頓以自身經歷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
《滾蛋吧,腫瘤君》這部片子選擇的檔期很好。正值炎炎暑假,除了影院自帶冷氣,片子一開頭便又給了一個誇張的徹骨寒冷。失業+失戀我的心傷到全世界都似冰凍,大夏天拿著冰激凌掉進了冰窟窿。 生命本是無常,不如意十之八九,能與人道者不過二三,其餘的都滾蛋吧,這就是故事名稱的由來,原著中有一種當生命被畫上休止符,我雖然無法擺脫苦難,但可以選擇對待苦難的態度,樂觀溫暖通透的感覺。就像媽媽包的餃子,柔韌的外皮,把豐富的餡料溫柔的包容。 然而影片夾雜了太多女主自我想像的yy情節,莫名其妙的韓劇feel只彰顯了女主的沒心沒肺,絲毫沒有感受到女主對病魔的抗爭和對生命的爭取。也許導演並不想在做這一道火鍋時選擇鴛鴦鍋而摒棄了清湯鍋底,只取色澤和味道激烈豐富卻也失去了某些食材的原味。在影片結束時,我並沒有感到有向原作者致敬的誠意,儘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且佳人已逝。
小毛豆和父母的出現時最戳淚的,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一種令人絕望的痛徹心扉,對此我哭的一塌糊塗,有一個紅色塑膠袋在寒風中漫捲飄飛的鏡頭,讓我想到一句歌詞「我需要一種無須代價親切的慰藉」,但是當男主那枚色澤鮮亮的橙子帶著一种放的時間太久都蔫吧了的狀態出現的時候,我的內心其實是崩潰的。這個電影是後來補得,還挺後悔當時沒進電影院看的。我屬於淚點還比較高的人,結果這次哭得一邊抹淚一邊抹鼻涕,有些東西我能夠知道自己並不是被這些個情節這些個話感動,是被包含在背後的同樣的情感給感動了。特別是當熊頓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跟媽媽一起窩在病床上,媽媽織毛衣,她問媽媽,「你知道我銀行卡的密碼嗎?」這裡我感覺自己的眼淚是噴出來的,我覺得80後的獨生子女們到了這個年紀特別能理解這種情緒,有時候你怕的不是生命的長短,而是當你離開後,你還來不及報答養育之恩的父母孤獨的留在這個世界上怎麼辦。
電影裡有一些情節有點跳,最後視頻的地方真的扎心了。突然聯想到自己。如果自己也有這樣的經歷,也要和熊頓一樣,瀟瀟灑灑的走完這一生。電影從一個活力的旁白開始「我叫熊頓,狗熊的熊,牛頓的頓,再過一天我就29歲了。貝爾29歲發明了電話,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小說,史匹柏29歲拍出了大白鯊,賈伯斯29歲發布了蘋果電腦。我一直堅信,下一個在29歲呼風喚雨的人肯定是我。」給人一種錯覺,這不會是一部悲劇…然而想錯了,隨著劇情的開展,一系列的鋪墊,都在告訴觀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終於,該來的還是來了,檢查結果出來了,少女開心的說「腫瘤而已嘛,切掉啦」,接著下面的鏡頭是少女默默的用電腦查著淋巴癌…淋巴遍布全身,這是真正意義上得絕症,在我看來,從這開始電影就真正的開始了…
熊頓是幸福的。親情,友情,愛情,在最後的時間她沒有錯過任何一個。也許有些不如人意——她本來可以擁有這些更久的,但這也更顯得彌足珍貴。每次看到父母的鏡頭都忍不住流淚,強顏歡笑,隱忍著的悲傷,聯繫一下自己,都覺得:啊,人生,還能在殘忍一些嗎?導演很厲害,能在一部電影裡把所有要說的要表達的,表達的淋漓盡致,沒有明顯的缺漏瑕疵。每個鏡頭的運用都有一種質感在裡面,對於細節的刻畫更讓人動情。結尾的「遺書」實實在在讓人難受,強裝的歡樂更令人悲傷,看完後如鯁在喉。時隔很久寫這篇影評,回想影片仍然忍不住流淚。
這部由同名漫畫改編電影,本身原漫畫就很好,再加上導演拍攝的手法和演員的表演,使片子更加路由可觀性!片中用到大量的想像,熊頓想像的紅圍巾,還有她追梁醫生的過程也讓人啼笑皆非,這是她住院以後的事,她還能對生活充滿著嚮往!其實在現實中常常聽到一個關於癌症的故事,救治無效的人去遊玩一圈之後就好了,其實就是一種樂觀的心態!有一堆好基友是多麼重要,有人陪你一起購物,一起剃頭,一起瘋!這裡面的親情是最自然,最戳人的。熊頓的報喜不報憂。熊頓告訴媽媽銀行卡密碼那段是全劇淚點。很佩服她能夠以這種方式和媽媽告別,哭的稀裡譁啦!後面還有一段就是在葬禮上放的那段獨白,那是對腫瘤的對抗,也是對生命最後的告白!在男主和女主這樣一段朦朧卻乾淨的曖昧中,雙方都是冷靜而克制的。我倒不覺得是因為時間不夠他們才戀人未滿,而是既然結局已定,就不必徒增傷悲。
我們無需相愛,而我已凋零。其實在這段關係中,雙方都充當著病人和醫者。梁醫生治療著熊頓生理上的病痛,而熊頓的出現,則是對梁醫生初戀病逝一事的救贖。相同的故事再次上演,反而更利於困於局中者破局。當面對必然的結局,熊頓傻呵呵的樂觀有著無與倫比的治癒作用。梁醫生的戲份中最喜歡兩個片段,一是病例被搶走時的一臉無辜甚萌;二是熊頓第一次病危被搶救過來時,男神雙手劇烈的顫抖。那麼害怕,怕到失去了身為醫生的應有的冷靜自持,只因太在乎。之後是友情。
不得不說熊頓何其有幸有了這樣的一群朋友,他們之間的友情美好得仿佛只要相互扶持,就能熬過所有漫漫長夜。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一向堅強的程伊在出租屋情緒的突然爆發。因為太害怕失去,本來漢子一般的人才會遷怒、會手足無措、會痛哭失聲。但後期熊頓與張子萱的矛盾卻有些超出我的理解範圍,感覺有「為悲劇而悲劇」之嫌。像是為了讓朋友趕不上熊頓的離世,才硬生生地安排了一場本不必要的決裂。不過因為疾病從而對生死無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健康有了遠超乎常人的關注,加之因疾病造成的更加敏感脆弱,卻也可以理解。最後是親情。
飾演熊頓父母的演員都是熟悉的面孔,卻是我第一次這麼深刻地體會到什麼是老戲骨。兩人坐在醫生辦公室不見落淚,可哀傷卻凝重得幾可化形;李建義老師在醫院超市的那場戲看得我哭到崩潰,劉莉莉老師獨自一人頹然坐倒的樣子亦是剜心刺骨。事實上,從父母提著水果探病的那一刻起,我的眼淚似乎就沒有斷過。怎麼敢想像那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悲,心念一起就已幾乎痛到窒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