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這個常識容易被忽視,不如說一般非科班出身學吉他的人即便知道或者有意重視最終也還是難投入精力貫徹這個顯而易見的必學知識,即,了解及摸透吉他指板。畢竟這是個非常無聊的東西,大家都知道。這個問題尤其集中體現在業餘學習木吉他指彈的同學身上。
一、為什麼要摸透吉他指板
首先一點,學樂器本質是學音樂,音樂不是玄學(學到某種程度上是,但對絕大部分學生而言不是),而是科學。作為一個接受了十幾年科學教育的正常人而言,從基礎以及進階的階段來講,不該區別對待音樂和數學物理化學,這是一個基本邏輯,否則將從開始便走向一段浪費時間與生命的道路。
那麼對待一門科學,作為學生,目標在於掌握以及運用。學而思,舉一反三,這麼個道理。在如何在吉他上運用所學的音樂理論知識這個問題上,最先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點便在于吉他指板。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知道你在彈什麼
在我看來單純靠肌肉記憶演奏沒什麼意義,除了鍛鍊技巧。別告訴我說自娛自樂就好,我雖然對自娛自樂沒什麼意見,但我對一點追求都沒的人意見很大。
言歸正傳,當你知道自己在彈奏什麼音符的時候,這一刻,音符對你而言產生了意義,因為在和弦和樂句等等的背後蘊含了豐富的音樂理論。只有認識到,才會有機會知道它們存在,以及為什麼在吉他上以這樣的方式存在。
2、視奏
看五線譜,看和弦功能譜,而不是看TAB譜。準確快速的找到需要彈奏的內容,將譜上的音樂用樂器演奏出來,重點在於音樂本身,而不是單純的演奏。這給你機會去熟悉內化各種音程關係,聲響效果。
3、Transpose
學了一段樂句,學了一串和弦,在指板上什麼位置去做12個調的transpose,以便在不同調中運用。
4、運用學到的理論
嘗試新和弦,研究新音階,創造一條樂句等,需要知道在指板上哪,以及怎麼樣去實現。
5、即興演奏
沒有對指板熟悉到一定程度,即興是不可能的,見以往答案。
二、怎麼摸透吉他指板
背!並非死記硬背,手與腦都要參與到熟記指板的過程中,那麼這必然牽扯到如何建立腦與手的聯繫。
一個方法:打亂順序慢速錄幾段音名(CDEFGAB),5分鐘左右。隨機挑選一段播放,然後跟著錄音分別在一根弦,一個把位上彈出叫到的音名。
慢速的意義在於給與充足的時間去反應,一口吃不成胖子。隨機的意義在於打亂順序以防對下一個音名有預測,畢竟不是讓你背順序。分弦或把位的意義在於橫向更加強化音名的固定位置,縱向更加強化音名的音程關係。接下來,同樣的錄音,做tonic shape練習,所謂tonic shape就是指板上五種不同的八度指法。
這個練習的意義在於強化一個把位內一個和兩個八度之內的音程關係。在掌握tonic shape之後,學習音階會簡單很多,因為tonic shape就是所有音階最基本的框架。
最後希望大家舉一反三,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請多多嘗試,也別忘了分享給其他人。
想要了解更多的吉他知識
那就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