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辦函〔2015〕93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2015年全省服務業發展工作要點》已經省政府領導同志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5月13日
2015年全省服務業發展工作要點
2015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堅持以市場化、產業化、信息化、社會化、國際化為導向,深化服務業改革發展,促進服務業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逐步增強服務業尤其是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的支撐作用。力爭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幅8%。其中,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25%;物流業增加值增長10%;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5%;科技服務業總產值增長15%;養老服務設施覆蓋90%以上的城市社區、50%以上的農村社區,養老床位總數達到50萬張以上;健康服務業總產值佔GDP比重超過6.5%。
一、深化服務業改革發展。加快推進服務業市場化改革。支持成都市深入推進國家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繼續推動自貢、德陽、廣安、簡陽、資中5個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試點、旅遊綜合改革試點、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和中國(成都)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推進服務業領域國有企業綜合改革。制定出臺省級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管理標準和引進社會服務管理辦法。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落實服務業「營改增」政策措施。召開全省服務業改革發展推進大會,總結推廣服務業改革發展經驗。
二、加快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優化消費結構,鼓勵大眾消費,促進養老、健康、家政消費,壯大信息消費,穩定住房消費,擴大文化娛樂體育消費,提升旅遊消費。加強智慧旅遊建設,促進文旅、農旅融合發展,爭創1—2個國家級、10個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和5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創新消費業態和商業模式,推動電子商務進社區、進農村、進市場、進企業。繼續開展「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和「萬企出國門」三大市場拓展活動,形成千軍萬馬拓展市場的良好局面。
三、分類推進區域服務業發展。加快特大城市、區域中心城市、百萬人口大縣、新型小城鎮等重點區域服務業發展。支持成都市以運籌決策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服務中心為重點的服務業核心城市建設。推進天府新區現代物流、金融、科技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發展,打造服務業新增長極。推動綿陽、瀘州、樂山、南充、達州、涼山等市(州)加快建設區域性服務業中心城市。引導其他市(州)、擴權強縣試點縣(市)改造提升商貿流通、文化娛樂、休閒旅遊、居民服務等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農村服務業。支持地震災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服務業,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四、大力推動重點行業加快發展。加快發展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建立健全行業統計指標體系和運行監測報告制度,完善統籌推進機制和政策支撐體系。實施「全企入網工程」,全面推廣應用電子商務。組織實施《四川省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加快推進物流通道建設。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加快建設金融機構中心、交易中心和後臺服務中心,培育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成都高新區、綿陽科技城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建設。加快發展基本醫療、健康體檢及諮詢、健康保險、公共衛生等健康服務業,著力擴大健康服務供給。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位造業轉型發展。制定「網際網路+」行動方案,重點發展網際網路物流、金融、教育、旅遊、醫療、養老健康等產業,促進服務業轉型發展、提檔升級。實施「創業四川行動」,建設「天府創客」創新創業示範區,堅持以產業帶動就業,增強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
五、啟動實施中心城區轉型發展工程。調整優化中心城區產業結構,統籌中心城區改造、城區老工業區和新城新區建設,推動舊街區、舊廠區、城市新區實現「退二進三」、「優三強三」,建設服務業繁榮繁華標誌區,鼓勵發展商貿流通、總部經濟、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研發設計、專業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制定出臺中心城區轉型發展實施方案,推進瀘州市江陽區、綿陽市涪城區、南充市順慶區、宜賓市翠屏區、資陽市雁江區5個中心城區轉型發展試點。推進成都市溫江區、廣安市、南部縣開展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改造提升中心城區服務功能,完善電子支付、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平價菜店、家庭服務中心等便民利民服務網絡和生活服務圈。積極探索社區便民生活綜合服務中心和養老服務產業發展試點。
六、深入實施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工程。加快改造提升已建成的3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能級,推動集聚區由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新建1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打造一批千億級、百億級、十億級集聚區。完善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認定管理辦法,制定集聚區招商引資導向目錄。面向集聚區企業開發建設智能服務平臺,重點推進檢驗檢測、信息服務、企業孵化、研發設計、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依託天府新區、成都電子信息與汽車製造、攀西釩鈦稀土、德陽重裝、綿陽智能家電等重大產業基地,建設一批區域性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七、加快實施主輔分離發展工程。制定主輔分離發展推進工作方案,促進我省產業逐步由生產製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鼓勵一批有條件的製造業企業發展總集成總承包服務,選擇一批龍頭企業開展製造業服務化試點。繼續開展生產性服務業示範區、示範企業認定培育工作,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級、省級服務業企業技術中心。實施工業設計促進創新創業工程,積極建設省級「創客空間」示範點。
八、大力實施服務業雙百示範工程。完善省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庫、重點企業名錄庫,建立重點項目跟蹤服務推進機制和監測分析制度,定期開展督促檢查並通報發展動態。省級層面統籌推進10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及100個服務業重點企業,重點推進省政府領導聯繫指導的50個重大項目,市(州)級層面建立健全服務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統計臺帳,落實責任機制,實施動態監測。大力實施服務業品牌戰略,鼓勵爭創中國名牌、地方名牌或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加快標準化建設,繼續推進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準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企業做大做強。深入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提升工程,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九、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強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以及泛珠三角、長三角、北部灣等區域合作,組織實施「一帶一路」戰略「251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天府新區、川渝合作示範區、綿陽科技城、中法生態園、新川創新科技園、港澳(成都)現代服務業園區等載體建設,積極爭創中國(成都)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組織舉辦「科博會」、「酒博會」、「旅博會」、「農博會」、「進口展」、「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等重大活動。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積極創建國家服務貿易特色功能區,深入推動成都市建設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重點培育5個省級服務外包基地。落實國家擴大服務業領域外資開放政策,加快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的開放合作,放寬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外資準入限制,提升利用外資水平。
十、加大服務業投融資力度。加快天府新區、產業園區、國際合作園區、服務業集聚區等平臺建設,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投資力度,鼓勵投資發展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重點推動全省5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創新招商方式,推動省市聯動、部門聯合招商,組織舉辦「四川服務業推介會」等招商引資活動。組織開展服務業銀企對接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拓展投融資渠道。
十一、強化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服務業聯動發展工作機制,強化目標績效考核、統計運行分析、人才培養,建立重點工作督促落實機制,落實部門責任分工,做好統籌協調和跟蹤督查工作。啟動編制《全省「十三五」服務業發展規劃》及其重點行業專項規劃,認真落實國家和省一系列支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化政策執行、政策落實、政策創新,健全服務業產業發展政策體系,推動全省服務業平穩健康發展。
附件:2015年全省服務業重點工作任務分工表
附件下載:
川辦函93號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