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2020-07-31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前幾天,兜媽的一位同事在為給孩子起名犯愁,精心挑選了諸多好聽的名字,奈何老公就是堅持一點,要孩子名字裡的第二個字是「華」。

因為孩子是隨父姓的,而到了女兒這輩,就是「華」字輩,這是家族規矩,絕對不能違背。

同事為此很鬱悶,覺得老公太過迂腐了,新時代的孩子,誰家起名還要受限於這些傳統禮教啊,而且這個字一加上,原先的名字美感全無。

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同事最終還是隨了老公的意思,但關於「輩分」的話題卻遭到了大家的熱議。

有人說雖然是新社會了,但是家裡的老人還是很講究論資排輩的。

尤其是過年回家,面對一幫不怎麼熟悉的面孔,你要按輩分叫這個舅舅,叫那個姑姑,更誇張的是,有些明明年齡比你小得多的人,你還要喊人家一聲爺爺。

有什麼辦法,人家輩分大啊。

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什麼是「輩分」?

通常來說,輩分就是指在家族、親友的長幼先後中所居的地位,每個人的輩分,在出生時就已確定,無法選擇和更改。

在過去,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甚至命運都會受到禮教的影響和傳統道德的束縛,日常生活中,晚輩要向長輩表達出尊敬,例如讓座、讓路,座次上也十分講究。

輩分還體現在每個人的名字上,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更重行輩之序和長幼之別,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

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輩分相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傳統禮教由來已久,在日常交往中,很多人都十分重視輩分,哪怕是對方與自己的年齡相差甚遠,在稱呼上還是會按照輩分來喊。

雖然遵循傳統文化值得提倡,但這也免不了會造成尷尬:

網友A:我今年23歲,過年的時候帶女朋友回家見家長,我老家是山東的,家裡親戚特多,也特熱情。

吃飯的時候,女朋友坐我左邊,一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男孩子坐我右邊,因為不經常在家,大家也都不怎麼熟悉,我們寒暄了兩句就各自吃菜了。

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結果在敬酒環節,我右邊的男孩子忽然拿著酒杯站起來對我說:小爺爺,我敬你!

我當時整個人都蒙圈了,瞟了眼女朋友,就見她嘴巴張得老大,顯然是被這聲「爺爺」驚呆了!

這時候我爸趕緊笑著解釋:你倆雖然年齡差不多大,但輩分隔得大,所以他叫你爺爺也沒什麼不妥。

從那以後,我再見到那個「孫輩」的同齡人,都是一臉的尷尬,生怕他再叫我一聲爺爺。

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網友B:28歲,坐標四川綿陽。我們老祖宗是康熙四十二年帶著兩位妻子從山西晉城過來的,一共生了九個兒子,我們是老么。

從祖輩發展至今,我們家在村子裡的輩分都是最高的,所以在稱呼上,我們家特別討巧,前幾年一個80多歲的老奶奶自稱是我侄女……

這在別人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我們也都習慣了。

網友C:說多了都是淚啊,過年的時候我去給我二叔拜年,恰逢叔叔嬸子有事出去了,是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美女給開的門。

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覺得幹坐著等有點尷尬,我就找話和美女搭訕,年輕人嘛,相談甚歡,朦朧中互生好感很正常,於是加了微信,還約好下次一起出去開卡丁車。

就在我以為自己26年單身狗生活即將結束時,叔叔嬸子回來了,見我們已經相熟了,嬸子趕緊介紹道:這是嬸子最小的妹妹,按輩分你要叫小姨……

我當時身子一僵,差點沒哭出來。

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有人說,輩分是中國的傳統禮教,不管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遵循傳統文化,尊師重道,不可亂了輩分。

也有人說,隨著時代的發展,過於講究輩分會給人帶來許多尷尬,都是年輕人,隨性一點就好。

那麼在一些相關的場合裡,例如給孩子起名字、飯桌上敬酒稱呼,我們究竟要不要遵循輩分呢?

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贊同派:我是贊成將老一輩的傳統傳承下去的,長幼有序、注重禮教是為人的根本,並不是迂腐與頑固。

如果凡事都隨性而為,推崇所謂的「民主自由」,親情也就很難維繫了。

反對派:注重禮教並沒有錯,但是沒有必要非得體現在給孩子起名字上,也沒有必要在酒桌上一定要按輩分稱呼別人。

前者弄不好就會製造家庭矛盾,後者只會帶給別人和自己的無盡的尷尬,弄得彼此都很不自在。

輩分差太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23歲被叫爺爺,嚇呆女朋友

兜媽寄語:

在許多人眼中,輩分已經與我們的生活隔離很遠了,但在走親訪友中,又免不了被提及。

在兜媽看來,輩分之說是值得傳承與遵循的,但這種傳承未必非要體現在每一件事情上,它更是一種精神,提醒著我們要尊師重道,敬老愛幼。

你有輩分相差很大的親戚嗎?你給孩子起名時有考慮過輩分嗎?歡迎將你的故事和想法分享給兜媽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輩分差太大有多尷尬?外甥女去接舅舅放學,門衛:是孩他媽不?
    有一種尷尬叫「差輩分」,外甥女去學校接小舅舅放學濤濤是個剛上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子,因為平日裡爸爸媽媽做生意比較忙,所以接送自己便成為了問題。這不,正好趕上自己的外甥女放假回老家,於是爸爸媽媽也就有了新的接娃人選,但濤濤卻是百般不願意。說來大家也感覺奇怪,難道要讓比他更小的孩子來接他嗎?
  • 有種尷尬叫做「輩分差」,外甥女去幼兒園接舅舅,被門衛當孩子媽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輩分大是一種什麼體驗?「我一大學生,每次回家的時候,一位六十幾歲的爺爺,都會情真意切的喊著「老妹啊,回來了」,每次我就哈哈一笑了事,這聲大哥是真喊不出口啊。」「我哥的兩個女兒都有孩子了,我二十多年還是單身。」
  • 農村尷尬事:輩分小年紀大,要管小孩子叫爺爺怎麼辦?看完明白了
    說起來這個農村輩分所造成的尷尬問題,我想我個人最有發言權,因為我的老婆所在他們家那邊輩分特別小,而我在我們家這邊輩分比較大,所以每次去我老婆家我都特別頭疼,很多比我老婆年紀還小的我們都要管人家叫表叔之類的,甚至年紀比我大不了幾歲的,我還要管人家叫爺爺。
  • 爺爺的爺爺叫什麼?孫子的孫子叫什麼?
    中國是個講究長幼有序的國度,輩分不能亂,特別在重要場合,不論年齡大小,都按輩分來稱呼,有些人丁旺盛的家族就可能出現三歲做叔叔的現象,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我們比較熟悉輩分就是上至爺爺輩下到孫子輩,至於爺爺的爺爺叫什麼?孫子的孫子叫什麼?
  • 有一個當護士的女朋友,是怎樣的體驗?網友:換我給她「打針」
    有一個當護士的女朋友,是怎樣的體驗?網友:換我給她「打針」現在的生活當中,社會發展速度很快,讓很多的人思想得到了解放。漸漸地很多人在找另外一半的時候,也是都不會再被那些傳統的因素所束縛了,有些時候兩個人之間即使是相差了十歲的年紀也是變得很常見了,即使身高相差許多也變成了最萌升高差,甚至有的人直接就在網上找女朋友了,這一切都變得在人們的接受之中了。那麼,有一個當護士的女朋友,是怎樣的體驗?網友:我和女朋友兩個人當初是在學校的時候認識,那個時候聽說醫學系的女孩子很多,所以就主動找上去了。
  • 有種「尷尬」叫輩分小,網友去幼兒園接舅舅放學,卻被當孩他媽
    「在外面我可以給你面子叫你姐姐,但在家裡我可是你小舅舅!」這就是年齡大但輩分小的尷尬,一位90後女生如是說道。明明自己都成年了,而且已經上班了,但還要叫一個尚且上幼兒園的小孩子為舅舅,真是叫不出口啊!01有種「尷尬」叫輩分小,被誤認也是有苦說不出前幾天看見一個90後網友發的視頻,這天她早早就打扮好了,馬上就到點,要去幼兒園接小舅舅放學。本來她是不願意的,知道此行肯定不簡單,奈何「小舅舅」的父母都有事,只好由她出門。
  • 有種尷尬叫「輩分差」,外甥女去幼兒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作寶媽
    但有的時候僅僅憑年齡卻無法判斷誰是長誰是幼,因為在我國還有輩分一說。最近有一位網友就在網上和大家分享的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的趣事。這位網友是一個20多歲的女孩,正是青春洋溢的年齡,雖然她自己並沒有結婚生子,但是卻會經常被認為是孩子他媽,這是為什麼呢?這天這位網友和往常一樣出門前精心打扮了一番,雖然只是去幼兒園接孩子,但愛美的她依然不願隨意。
  • 隨女朋友回湖北老家,看見一個小姑娘叫了聲小妹妹,結果被鬨笑
    阿華是河北人,交了個女朋友是湖北的,交往一段時間之後你情我濃,終於可以見家長了,於是選了一個好日子,陪女朋友一起高高興興地回老家。到了女朋友村子,很多認識的人都熱情地和女朋友打招呼,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更是湊到跟前來拉著女朋友的手說話。
  • 爺爺叫秋日爸爸叫秋天,媽媽隨口給寶寶起名,網友:真有才!
    最近又發生了一則新聞,爺爺叫秋日,爸爸叫秋天,媽媽隨手給寶寶起了一個名字,網友紛紛誇讚真有才。秋先生最近剛剛結婚,要知道秋先生這個姓非常稀少,是中華姓氏之一,姓秋的人在我國也就兩萬多,所以說這個姓氏非常稀有。
  • 有一個逗比的女朋友是一種怎樣體驗?
    本期我們討論的主題是有一個逗比的女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一起來感受檸檬的暴擊吧~嗯,我們是真愛走在街上,女朋友「看那對情侶!郎才女貌哎!」我:「那我們呢?」女朋友愣了一下「我們……嗯,是真愛」。點心?什麼點心!
  • 男孩因輩分火了,他沒出現全村人都不能開席,網友:多敬幾杯牛奶
    接下來一幕卻讓人感到很是詫異,沒想到一個上了年紀的人竟然專門出門迎接,將男孩領了進來,後來網友才知道,原來這個男孩就是全場等待的人,男孩的輩分在整個村子裡面都是非常高的。原因為大家等的是個德高望重的老者,沒想到竟然是一個還沒成年的孩子,這也讓網友感到非常吃驚,網友稱:趕緊多敬幾杯牛奶。
  • 輩分相差很大是什麼感受?網友:那個六十多的是你表哥!
    一直到結束後問我爸,我爸才說二那兩個不到四十叫你表叔,那個六十多的是你表哥我姨夫和我家同姓(不是同村)按輩分姨夫要叫我叔,小時候只要和姨弟吵架,就讓他叫爺爺,事後沒少被爸媽說。最尷尬的一次是,和我舅一起去姨夫家,姨夫叫上他兄弟陪我們吃飯,一桌人輩分那叫一個亂,姨夫的兄弟叫我舅弟弟,叫我叔,姨弟叫我哥,姨弟的叔叔叫我叔,我叫姨弟的弟弟(他叔家的孩子)叫孫子我家也是背份高從小一起長大的大我一兩歲的是我侄子一次一個大侄子結婚要找個屬馬的人壓床(我們那的風俗結婚頭天晚上新房要找人來睡)找來找去結果找了我於是就變成叔叔給侄子壓床由於侄子初中畢業沒多久就結婚了還生了孩子孩子會說話的時候我上高三見我要喊爺爺
  • 有一個路痴女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一個路痴女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一個路痴女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
  • 有個胸大的女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總說不帶你們開車汙汙汙  今天在講文章之前  特地給你們推薦一個「黃暴」的  籃球號老司機  看完文章你就知道這哥們有多汙了  有個胸大的女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9】  在她還不是我女朋友的時候  我跟她打賭說追上你就是我女人了  哈哈哈哈~想當年我太霸氣了
  • 李金剛|教育變遷與鄉土社會「差序格局」的式微 ——以男性名字中的「輩分」為例
    輩分曾是維繫鄉土社會人際關係的重要元素,時至今日,甚至仍舊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年齡很大的人稱呼相對年輕的人「叔叔」「爺爺」。彼此按輩分相互稱呼,既是出於禮節,也是源於這是一種鄉風民俗:宗譜輩分。宗譜輩分常常在一個人(男性)的名字中(輩分出現在名字的第一個字上)得到體現。普通百姓家的輩分往往是過去某一代出現的「讀書子弟」抑或重要人物為後世子孫的美好生活寫下的祝願,一般是琅琅上口的易記之語。
  • 陪女朋友去迪士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拎包拍照,光城堡走了8趟!
    迪士尼公園夢幻浪漫,幾乎成為每一對情侶必打卡的地方,這裡會留下專屬於你們的獨家記憶,不過大部分都是女生對迪士尼公園的興趣大一點,男朋友自然是要滿足女朋友的公主夢啦!陪女朋友去迪士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們截取一部分來看看,首先女朋友會準備各種可愛的小道具,然而這個不一定是男朋友喜歡的喲,無奈也要戴著啊!拎包自然而然成為紳士的基本要求啦,一天下來,背著重重的背包也是很辛苦的事情,有時候男朋友也忍不住吐槽一句,你這包裡面到底裝了什麼東西,怎麼會那麼重!還有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拍照!
  • 有一個英語很好的女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
    不禁讓小編感慨,人美聲甜也就算了,英語還辣麼好,還讓不讓其他女活了啊,我想,哪個男生找個這樣的英語很好的女生做女朋友,應該都會很幸福吧?那麼,就來看看,大家覺得有一個英語很好的女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吧!
  • 公司食堂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面試想帶女朋友來看看食堂
    最近,一位網友分享了他的經歷。作為HR的他聽到候選人面試時的特殊要求被驚到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位網友就職於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身為HR的他平常需要經常和候選人聯繫,詢問意向,約面試時間等等。這天,一位約好面試的候選人主動聯繫他,問到在面試的時候可不可以帶女朋友一起去?
  • 有個逗比男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女朋友表示吵個架都能笑場
    我和女朋友小打小鬧,風風火火的一路走來,感情一直還不錯,但還是會吵架,女朋友屬於那種吵完就會忘記為什麼吵的人,而我剛好又是屬於那種不記仇又能讓她笑得人。有一次女朋友生氣了,我一本正經地看著她說:「你確定要生氣嗎?」女朋友說:「確定,我很生氣!」於是我走過去一把緊緊地抱住她,對她說:「快點吐氣。」女朋友生氣地說道:「你抱那麼緊幹嘛?都快窒息了,吐不了氣,你鬆開我。」
  • 數學題「爺倆相差123歲?」家長懵了,網友:生物老師該哭了
    宿遷網友曬出了一道小學奇葩題目,題目如下:看完題目,默默開始算題,小明8歲,爸爸的年齡是他的3倍,所以3×8=24歲,爺爺的歲數竟然是爸爸的6倍還多3歲,那麼爺爺的歲數是24×6+3=147歲。兜媽掐指一算,小明爸爸才二十出頭,就已經有了個8歲的兒子,這結婚生子也是夠早的啊,粗略一算,24-8=16歲。爺爺的年紀就更是離譜了,147歲,長壽老人我們可以理解,實在不行就理解成得道高人嘛!但是,爺爺和爸爸的年紀,竟然相差了123歲……家長都看傻了,一臉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