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吉祥藝術主要應用於民間風俗文化及日常生活之中,民間吉祥藝術體現的是民間生存群體納福求吉的情感文化心理,它在藝術的功能及文化內涵上始終沒有脫離民間風俗信仰的範疇。民族原始的生命精神和信仰內涵持久的積澱沉伏在民間吉祥藝術觀念的來層,成為民間吉祥藝術發展的文化根基。
(1)生存與繁衍
生存與繁行是整個民間藝術的生命主題,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核心《易經》中講到:陰陽相合,生命生生不息。」人類對生命的崇拜以及生命繁行的水生意識是永恆的。民間樣藝術正是圍繞著這個基本的主題,發展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的。在陰陽交互化生萬物,生命永生不息的民族古老生命觀基礎上,民間吉祥藝術形成自己通達樂觀,吉祥喜慶的文化感情特性。
吉祥圖形「三多」的文化內涵是多子、多福、多壽,其中多子的觀念表現得十分強烈,多子方可多福,福多自然長壽,子孫滿堂,家族興旺。在中國漫長的封建農耕文化中,多子的願望是婚姻、家族、種族廷續的十分重要的目的,這正是古老生殖崇拜文化的反映。多子依賴於生殖功能的強盛,因此,在民間婚俗的吉樣圖形之中,大量隱喻陰陽(男女)交合、鎮戲、化生萬物的題材形象,都是圍繞著一個生殖繁街興盛的主題。如蓮生貴子、娃娃坐蓮花。蝶撲瓜等等。北方農村青年訂婚、新房陪嫁,常常使用刺繡中的蓮花與魚的組合紋樣,以示吉樣。民這「魚兒鬧蓮花,兩口子好緣法」,實意是以魚比男、以蓮比女,確輸人類的性愛與生殖集行。魚鑽蓮、 魚穿蓮等等,都是男女構精、生租繁後天成觀念的題喻符號,表現的是男女愛情,圖形中沒有人通過魚和連含最地表達男女的情愛和性愛,是人類生命的藝術化和市美化的開華。
(2)納福求吉
納福求吉是民間吉祥藝術重要的文化內涵。渴望生存,讚美生命是人類的共性。在民間的生存意識中可以說萬事皆求吉,吉祥的功用更大意義在於,在滿足求生的生存心理上,在天、地、人共存的生命信仰空間中,人能順其自然,和諧平安的生存下去,藝術的吉祥內涵,更多是以象徵的方式來直接或間接的體現的。納福的文化內涵在古代常以五福觀論之,《尚書》中稱五福力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民間的春聯中常有析頌五福的古語,如「人體五福、化滿三春」等,《尚書》的五福觀在後世民間被衍化為福、祿、壽、喜、財的五福內前,這反映出民間社會化的世俗功利價值觀念。
(3)避邪禳災
避邪禳災是民間吉樣藝術信仰觀念中的又一種文化內涵,避邪的心理貫穿於不同習俗種類的吉樣藝術之中,這反映出民間吉祥藝術與民間信仰文化廣泛而又深刻的聯繫。民間吉祥藝術中具有許多避邪性質的藝術形象和藝術行為,更多的承繼了古老久遠的傳統信仰,如圖2-6南朝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石刻「闢邪」,漢代以前又稱翼獸,多置於漢代與南朝的陵幕前,為古代傳說中的瑞獸,形象似獅而帶雙翼。古代軍旗、盾牌常用避邪圖案,避邪圖案也常用於房屋建築裝飾,以避邪除災。圖2-7為雲南楚雄木雕師族吞口,屬鎮宅之物,擔負起驅逐邪惡不樣,1護家宅安康的重任。此外民間還有「五毒符」,由蜈蚣、蜥蜴,蠍子、蛇、蛙五種動物組成的圖形。陝西一帶常將「五毒符」剪貼刺繡在兒童服飾上,據說可以除魔避邪。端午節剪五毒葫蘆貼在門上或牆壁上,同樣是為了達到除魔避邪的目的。
正是由於民族原始古老的驅鬼、消災、避邪的文化心理作用,才促使了吉祥文化藝術的形成與成熟。吉祥觀念的實現,正是在系列避 邪的信仰儀式中, 在消退抵禦了兇邪幹擾的前提下完成的。只有避邪後,方可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