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二貴的礦泉水價格是400多美元一瓶,可以買幹玉米1噸多,雖然這只是個例,但是最近這些年礦泉水的價格也在上漲,以前一元的礦泉水價格翻倍已經是比較正常的了,以前我們農民抱怨一斤糧食就能買一瓶礦泉水現在已經不適用了,應該說一斤糧食買不來一瓶礦泉水了。無論我們怎麼抱怨也改變不了糧食價格低的問題,但是我們卻可以從礦泉水的問題上學到一些至關重要的東西。
糧食和水都是我們所必需的生活物資,為什麼水的身價可以實現倍增?
水是自然中本身就存在的資源,經過了過濾,消毒,然後通過管道輸送就成了我們5元一噸的自來水。而我們的糧食雖然也是自然的產物,但是糧食種植需要很大的成本,所以糧食價格就會高很多。但是自來水裝進礦泉水瓶之後,水的身價就從5元/噸的身價增長到了1元/平瓶,按噸算就是2000元/噸礦泉水。
我們發現我們只有把資源(水,糧食)變成商品,他的價格就會倍增。所以我們可以從礦水身上學到了,要想要糧食價格倍增,就要讓糧食變成商品。
價值5元/噸的礦泉水突然變成了2000元/噸的礦泉水,人們為什麼能夠接受這麼大的價格落差?
我記得十幾年前我在外面工地幹活的時候,對於礦泉水的印象並不好,我實在不明白在我們農村免費的水,在城市居然賣到了1元/瓶,要知道那時候我們的日工資才不到100元,普通的力工工資比我們還要少。但是即使當時對於我們來說十分「昂貴」的礦泉水,我們也會時長的購買一些,因為他真的很便捷,當我們渴了的時候,我們只需要付出1元的代價,就可以滿足我們對於水分的強烈需求。我想我們真正地接受礦泉水,並不是因為他真的物有所值,而是因為他足夠的便捷。
有的時候我們為了便捷,總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的,比如說水由5元/噸變成了2000元/噸的礦泉水。
我們從礦泉水學習到了,人們有的時候願意為便捷付出一些代價,所以便捷很重要。
有的礦泉水的價格比飲料都貴,為什麼人們還會選擇喝水?真的是因為健康嗎?
在商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今社會,還有眾多的可替代品的衝擊,為什麼礦泉水受到的衝擊沒那麼嚴重,而且價格依然故我的上漲?而我們的糧食價格卻被壓制,被眾多的同類產品替代?
首先眾多的同類飲品的出現其實只是繁榮了飲用品市場,而且這些所謂的帶有競爭關係的企業,實際也是利益共同體。他們的應對方式是產品升級,以及個性化的人群定製。還有就是潛移默化的健康知識傳播,比如說喝某某品牌的水更健康,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在影響你的消費觀念。
礦泉水行業的營銷理念,就是整個行業都利用健康知識宣傳的辦法,或者是其他的辦法在潛移默化地灌輸「礦泉水的理念」
拼到最後根本就不是這個東西值不值錢,而是我們的產品是否能夠得到認同。至於健康……誰知道呢!
年強人拿著5塊錢一瓶的礦泉水其實並不是為了喝水,只是因為這個很酷!
很多的年輕人收入並不高,甚至可以用拮据來形容,但是我們見到拿著價格較高的礦泉水的人,就是這樣的人群居多,為什麼?其實沒什麼原因,就是因為這些人感覺拿著這樣的水很酷。不管這些人真的是為了健康,還是單純的認為很酷,我們都不得不承認這些礦泉水的營銷做得很好。
所以我們要想賺取超高的利潤,那就要讓人覺得物有所值。
我們看到礦泉水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有著其艱辛的歷程的,而我們的糧食呢?到目前為止連商品的轉化率都沒上來,我們怎麼和人家比較?人家是商品我們是資源,這就是本質的區別。礦泉水比糧食貴雖然很不合理,我們既然無法改變就只能向人家學習了。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