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無疑是關於扶貧題材的命題作文。命題作文不好寫,最高境界是觀看過程中讓人忘記它是命題作文,而又能感受到它傳達的主題。
一些片段,簡單聊聊。
| 《北京好人》單元
葛優當然是難得一見的好演員,最佳表現來自《活著》和幾部馮小剛電影。這些年隨著年齡增長,他沒再遇到適合他這個年齡的優秀作品,有些可惜。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的張北京與這一次的角色是同一個,比起此前幾年一些角色表現稍好,但與當年相比還是差很多。這一次的張北京,身份證顯示1969年生人,葛優明顯過於老態。別看表舅是他的長輩,從農村進城也顯得土氣,但看上去葛優並不顯得比他年輕。扮演表舅的人叫張佔義。他並不是專業演員,上一次演電影是在《平原上的夏洛克》當中。他是衡水深州人,在《家鄉》中說的也是衡水話。他用家鄉話說不再看病準備回家吃蒲公英的時候,讓人感到心酸。電影海報上寫這個單元的主演是葛優和劉敏濤,劉敏濤的戲份其實非常少,而且不太出彩兒,只不過由於知名度遠高於張佔義,也只能這樣做宣傳。委屈表舅了。表舅開著三輪車北京趕往村委會的鏡頭,讓人想起《平原上的夏洛克》,幾個老哥們兒開著機動三輪破案歸來的樣子。另外,目前《平原上的夏洛克》豆瓣評分高於《家鄉》——應該的。
| 《天上掉下個UFO》單元
黃渤扮演的黃大寶,原型當然就是保定之光手工耿,我看到片尾字幕中也專門感謝了他。無用良品,這次有用了。王寶強和劉昊然主演的《唐人街探案3》,上映時間推遲到2021年,這一次兩人同時亮相,出場音樂就是《唐探》的慣用配樂《往事只能回味》。王硯輝這幾年開始「改邪歸正」,不管在《祖國》還是《家鄉》中,都沒有再犯刑事案件,而且每次都綻放出笑容。順便提一句,這兩部電影都屬於歌頌型電影,很難出現反派,因此人物衝突都會少一些,故事也都不夠精彩。彭昱暢在《奪冠》中扮演黃渤年輕時的樣子,到《家鄉》又是如此,看來影視圈已經默認彭昱暢將來會長成黃渤,也就是長裂。佟麗婭只出現了幾個鏡頭,但貴州水田中走來的慢鏡頭,魅力十足。
| 《最後一課》單元
這個鄉村故事,有點兒像《我愛我家》「失落的記憶」那兩集,都是還原當年情景幫助當事人找回記憶。範偉演的是一位從外地到千島湖鄉下教書的老師,所說的普通話與當地話音格格不入,如果故事發生在東北農村,效果應該更好。一般來說,有徐崢出演必有小陶虹。只不過就像片中大部分演員一樣,短短鏡頭的隻言片語,幾乎看不到演技的高超。這種拼盤式合家歡電影,也許要的就是這種浪費。張譯、雷佳音、于和偉、李易峰,誰出現在這所鄉村小學都不太違和,只有陳數出現在這裡尤其穿得過於素雅,多少讓人感到出戲。
| 《回鄉之路》單元
五個故事中,相對較弱的一個。欲揚先抑的情節,在意料之外,卻不在情理之中。賈玲和嶽雲鵬在開頭出現,兩人的角色名字分別是賈俞玲和嶽龍剛,這正是兩人的原名。在這部電影開始之前,影廳放映的幾部預告片,正好包括賈玲首次執導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其中一個梗是「歡迎光臨」。鄧超和俞白眉是多年的老搭檔,這一次又是兩人聯合執導。兩人各自的妻子孫儷和代樂樂,都在片中扮演了空姐。那位最終化成一棵樹校園的女老師,是嶽紅扮演的。
|《神筆馬亮》單元
這是五個單元中故事性最強,戲劇感和喜劇感最強的部分。開心麻花再次發揮團隊作戰的力量,讓幾乎每個演員都有戲,每句臺詞都出彩兒。不足之處還是麻花電影的老問題,故事更適合假定性更強的舞臺,而不是真實性更強的電影。不管是《神筆馬亮》的諧音梗,還是片中大量出現的「西虹市」、「夏竹」、「茴香村」,都是麻花埋下的小彩蛋。扮演上廁所老漢的演員叫趙鐵人。我對他最初的印象來自情景喜劇《候車大廳》,他演總是笑嘻嘻的董六,後來他又出演過很多情景喜劇。
| 結語
看《家鄉》的過程中,有些片段真的讓我忘記這是一篇命題作文,但大部分時間還是感覺痕跡過重。
《神筆馬亮》在這方面把握得比較到位,比如最後「馬麗」發現真相開始高調抒情,直到說起「全國各族人民」,這時候的氣氛有些尷尬,「沈騰」立刻補了一句「這是觀景臺,不是主席臺」。點題的同時,也抖了包袱兒。
片中最後響起的主題音樂是《我的祖國》,這當然沒有問題,「我家就在岸上住」,這本來就是先唱小家再唱大家。不過如果讓我列舉關於家鄉的歌曲,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熱戀的故鄉》。
《我熱戀的故鄉》的開頭唱的是,「我的故鄉並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澀的井水。一條時常乾涸的小河,依戀在小村周圍」。最後它唱的是,「親不夠的故鄉土,戀不夠的家鄉水。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變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肥水美。」